大众锐评|文化“两创”,关键要找到“连接点”

大众日报记者 邵方超 任宇波 李岳岳

2021-09-30 16:10:4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在今年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叶小文先生说,谈传统文化“两创”,山东是最有资格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我们的先天条件优势。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是孔子、孟子、孙子等古代思想家的故里,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一个月后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就首次提出了“两创”要求。

文化的精神内核恒久稳定,但其表现形式却会随着时代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两创”就是要用合宜的话语体系和表现方式,来回答时代之问、社会之问、发展之问、人民之问。怎么才能搞好“两创”工作呢?关键就在结合融入。这也正是总书记最近在陕西榆林考察时所强调的——“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一个好的“连接点”,就是一个好的创意,一个好的创新创造。有的看上去似乎举重若轻,背后却有大量的艰辛探索和巧妙构思。这里面既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程度,又考验对当代人心理特点、情感诉求、审美标准的精准把握,还要看能不能在表达方式、载体形态、传播手段的选择应用中做到游刃有余。

比如,在今年全国文化市场上,能够称得上现象级产品的不多,河南卫视“中国文化传统节日”系列算是一个。从年初的《唐宫夜宴》,到后来的《端午奇妙游》,再到《中秋奇妙游》,出一个火一个,为什么?其一,深耕地域特色;其二,体现艺术匠心;其三,古董级复原与现代性表达完美结合,三者缺一不可,必然激荡出浓浓的烟火气和民俗风。

“两创”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有其内在规律,需要精耕细作,急功近利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

有的地方为了快出政绩,单单依靠行政力量推进,往往容易文过饰非、包装过头,搞成花拳绣腿、贪图虚名那一套;有的是同样的创意,别人用了你也用,简单僵化模仿复制,到头来千篇一律,效果适得其反。

面对老祖宗的厚赠,我们敬畏、感恩、自豪,又深感责任重大。只有脚踏实地、潜心研究,努力找到那些合乎生活情理、令人真心喜爱的“连接点”,才能让宝贵的文化因子活起来,渗入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奋斗,与我们每个人的逐梦之旅相伴相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辉。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邵方超 任宇波 李岳岳 报道)

责任编辑: 李伟     签审: 单青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