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山东走在前列,滨州担当什么

2020-12-15 06:1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了我国未来5年以及15年的发展新蓝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战略指引。

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在把握新发展阶段中找准定位,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明晰路径,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作为,紧扣“山东走在前列,滨州担当什么;富强滨州建设,百姓得到什么”,以更大信心勇气投身到富强滨州建设中去,为山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贡献滨州力量。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乘势而上的信心和决心

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向着现代化进军的道路是艰辛的、挑战是巨大的、信心是坚定的。对滨州来说,必须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握市场机遇,在“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中加快建设富强滨州。

在融入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地方发展只有积极融入重大战略、服务重大战略、落实重大战略,才能与重大国家战略契合相适、同频共振,有力牵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将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等国家战略交汇机遇,加快构建“六高七铁九高速”纵横畅通、机场港口立体联通格局,打通融入国家重大布局的战略通道、战略支点。同时,统筹经略海洋、动能转换、对外开放等,做足“向海向洋向未来”开放发展文章,高水平策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要事项,加快形成陆海统筹开放、沿海内陆优势互补、各县市区协作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在发挥比较优势中明晰路径。规划《建议》提出,要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近年来,我们坚持实业强市、产业兴市,形成了国际上有影响力、全国有标志性的万亿级“十强”产业,实业“智城”新格局加速显现。我们将进一步集聚放大比较优势,在突出比较优势中定目标、找路径、求突破,加快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加速形成“五院十校N基地”全域创新格局,聚焦高端铝、化工新材料、智能制造、“四新”经济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新项目,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打造优良产业生态,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在把握市场机遇中变中寻机。规划《建议》提出,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今年以来,滨州经受住了疫情与各种风险叠加带来的多重考验,在全球产业布局再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再重构中,强链、延链、补链、造链,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特别是,众多企业抢抓机遇、化危为机,通过加快技改转产、提前复工复产,实现发展壮大。面对后疫情时代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我们将在产业布局中更加注重产业生态、经济效益和就业民生的统筹兼顾,鼓励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战略转型,在新的领域创造市场机会、抢占市场份额。

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聚焦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一重大部署,全面贯彻省委九大改革攻坚行动,充分发挥改革创新的关键变量和支撑引领作用,是我们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的方向。

坚持改革赋能。用好改革“关键一招”,集聚资源要素,释放创造活力,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我们以“六问八策”谋篇布局,“七富七强”深化路径,实施“7+3”重点改革攻坚任务,构建“1+10+N”改革协同推进体系,连续两年召开企业家大会、设立企业旗帜广场、举办“滨州企业日”活动,“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已在滨州蔚然成风,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和活力持续增强。截至10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39.14万户,其中,各类企业12.06万户,同比增长22.26%。我们将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谋划实施好《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持续以改革应对变局、破解困局、开拓新局,助推滨州高质量发展。

坚持科创赋能。规划《建议》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我们顺应企业变革、教育改革、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推动科学家、实业家、金融家“握指成拳”,开启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建成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中小及初创企业提供技术交易、检验检测、大数据咨询、设备共享、创意设计等公共服务,目前已入驻企业和服务机构116家。魏桥国科研究院主体结构封顶,极紫外光刻胶、远距离激光选通成像、铝基复材等产业转化项目陆续落地,5个研究中心、10个联合实验室和7家科技公司、17个科技项目全面启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五院十校N基地”全域创新格局,打造立足滨州、辐射全国、服务实业的区域科创高地。

坚持人才赋能。规划《建议》提出,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我们聚焦人才“引育留用”,以发展眼光、改革思维破解难题,用人才观念的创新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最优人才政策体系,举办首届“滨州人才节”,实施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三进”工程,两年引进2.1万余名本科以上大学生,其中硕博士2600余人,呈现人才“净流入”态势。我们将继续倾尽一座城的“诚意”,与各类人才共创、共享、共成长,为富强滨州建设聚势赋能、厚植根基。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在服务发展大局中作出滨州贡献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融入新发展格局,滨州责无旁贷。

以规划引领融入新发展格局。规划《建议》强调,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我们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的重要指示,找准滨州的优势和劣势、基础和差距、机遇和挑战,谋深谋透“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滨州在新发展格局中的目标定位、具体路径和重点举措,使“十四五”规划更加契合市情实际、彰显滨州特色,更好凝聚全市共识、引领未来发展。

以品质提升保障新发展格局。面向现代化,我们有责任让人民过得更加殷实、更加富足、更有安全感幸福感,享受到高品质生活。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工作“八个更”的要求,做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力争通过“十四五”期间的努力,逐步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同时,加快推进全科大网格、e家大救助、全域医共体、法治政府示范市、平安滨州等建设,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完善及治理能力提高。

以三专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规划《建议》指出,“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在“学懂弄通”“用好做实”上下功夫、见实效,善于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出路、找方法,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必须“脑更清、耳更聪、目更明”,在实践历练中,增强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能力,以专业化适应发展新要求。必须涵养“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作风,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系滨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本文刊载于大众日报2020年12月15日第10版)

责任编辑: 马清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