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安:二次专业的“全科医生”

大众日报记者 陈巨慧

2020-06-05 15:47:3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我是国网山东检修公司临沂分部变电检修班副班长李元安。1995年从泰安电校毕业,就一直在二次专业工作,一晃已经25个年头了。

二次专业最常干的活就是处理故障缺陷。干这个活,就像是一个出诊的医生,要找准病灶、消除异常,才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25年来,我干遍了继电保护、直流、自动化等与二次相关的所有专业,参与了从10千伏到1000千伏所有电压等级的二次系统建设和改造,处理了1600多个隐患缺陷,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100%,成为了一个能为电网保驾护航的“全科医生”。

参加工作时,我分配到变电队,从事继电保护工作。那时候年轻,闲不住,一天到晚总喜欢到现场,跟在老师傅后面问这问那,看着老师傅拿着万用表、螺丝刀,量一量,转一转,就像医生一样,故障缺陷就手到病除,心里特别羡慕,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当个为设备看病的好“医生”。

老师傅告诉我,要当好“医生”,就得多往现场跑,现场是提高“医术”最快的地方。从那时起,只要班上有现场工作,我都争着去,有时候车坐不下,我就骑着自行车往站上跑。那时候手机还没普及,下班后要张罗人去现场,主要靠座机,我住在单身宿舍,唯一的座机安在宿舍管理员屋里。于是,我就拎着一袋子西瓜去“讨好”管宿舍的阿姨,一遍遍嘱咐她:“只要有抢修的电话,一定跟我说一声。”宿管阿姨很热心,每次有抢修都会喊我,有时候半夜我也一骨碌爬起来到现场。两年多时间里,我跑遍了所有的变电站,也见识了所有的工作现场和异常处置,自己也能给设备看好一些“常见病”了。

参加工作以来,我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每次从现场回来,不管多晚我都要整理好现场工作情况和故障隐患处理办法,就像医生开出一张张处方。“处方”多了,处理疑难杂症自然得心应手,解决二次专业的难题也成了我的拿手本领。2002年8月19日,日照站主变突发“冷却器故障”信号,现场的同事查了大半天,就是没找到“病根”。当时,主变油温已经到了80多度,如果再找不到故障原因,主变“发烧”时间长了,就可能损坏变压器,造成故障停电。当时,我正好在日照站调试保护装置,了解这个情况后,总感觉和我“处方”中的一个故障现象差不多。我就让他们把控制回路再查一查,回路接地的可能性最大。一查,还真是接地造成的。同事们开玩笑说:“李元安处理设备缺陷,都赶上多年的‘老中医’了。”现在我的这些“处方”,都收录到公司编制的《继电保护调试与回路故障排查实例》传给年轻职工,让他们更快成长为变电检修合格“医生”。

2012年,公司下达了沂蒙500千伏变电站全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任务。作为山东省最早的超高压变电站,沂蒙站自动化系统不具备远方操作功能,对全站自动化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要动“大手术”。关键是公司当时没有自动化专业的人手,分部领导找到我,问我能不能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把改造任务完成,尽管跨过了保护专业,我还是硬着头皮上了“手术台”。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我和同事们连续一个月吃住在站上,不明白的就咨询厂家,边学边干。我把一个间隔作为首台“手术”练手。在进行遥控测试的时候,后台遥控开关刀闸始终没有反应。听着对讲机里一遍遍说“现场刀闸未动作”我心里七上八下,担心“手术”不成功,影响后续工作。

“刀闸不执行命令,好像听不懂后台的话。”我脑子里反复思索着这个病因,“五防规约”!灵光一闪,我立刻赶到后台机器前认真对照编码,终于找到了五防规约与新后台不匹配的病因。重新修改规约后,设备终于听话了!首台“手术”成功,让我对自动化专业的掌握更加深刻,后续的工作也就更加顺利。俗话说“艺多不压身”,从那以后,分部所辖的自动化设备我们都能自己开展检修消缺工作,我也具备了当二次和自动化专业“全科医生”的能力,临沂分部变电检修班成为了检修公司第一个二次、自动化全能班组。

当“全科医生”让我找准了创新创效的法子。2013年,我们班在沂蒙站有个更换配电柜的工作,有个屏柜达到1.3吨,当初装的时候是把保护室的房顶拆了,用吊车吊进去的。我们班几个人试着一起抬,结果屏柜纹丝不动,一个同事还把腰给扭了。换这几组屏柜的工期是五天,如果用老方法,从房顶吊出去,这么短时间连拆房顶的时间都不够,而且设备正在运行,万一拆房顶的时候误碰设备,后果不堪想象。

怎么才能不动基础结构,又搬动配电柜呢?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疗法”。我和同事们在保护室里整整讨论了一下午,还是没想出好办法。从现场回单位的路上,我突然看到一个修车店,里面工人正在用门型吊工作。要是我们能做一个移动的行吊,下面装上哪个方向都能拐的万向轮,那两个人就能轻松移动屏柜。

屏柜高度、保护室空间大小、门型吊的结构汇成了一个新“新疗法”。回到班上,我马上绘制了草图,饭也没吃找了个干电焊的门头房,连夜把门型吊赶制出来,在现场一用,效果立竿见影。现在,这个名叫“万向可移动行吊”的成果,已经在现场广泛应用,并且获得了2013年度国际质量大会的铂金奖,这也是国际质量大会上的最高奖项!

当二次设备的“医生”,处理好一个个故障,解决了一个个难题,感觉很有成就。2016年,分部把我调到专工岗位上,刚开始觉得不用出差挺好,但是时间一长,我就坐不住了,不能亲自给设备诊断,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我就主动跟领导申请回一线。2018年,我重新回到了一线,对着设备、捧着图纸、拿着扳手,心里特别踏实。

2018年,我被检修公司评为首席专家。我会一如既往,心无旁骛提升专业水平,让“全科医生”医术更精湛,让大电网更安全。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巨慧 整理)

责任编辑: 杨辉     签审: 周京臣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