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亮点|VR+电子商务肥城桃网上俏销

2020-10-19 06:27:5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肥城市

VR+电子商务肥城桃网上俏销

□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杜坤 报道

本报肥城讯 “出远门想给朋友带点家乡的佛桃,现在市面上大部分已经下线,哪里都买不到。通过咱们‘肥城农业’微信公众号看到了‘佛桃VR’,在这上面看到你这个园子里还有正宗的佛桃。”10月15日,在肥城市中央桃行,急忙赶来的市民李聪正在桃园里挑选新鲜的肥城佛桃。

“佛桃”是肥城市独有特产,被誉为“群桃之冠”。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年产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品牌价值达到20.77亿元。

去年八月,肥城市农业局依托“肥城农业”微信公众号,创新推出了“佛桃VR”栏目,采用VR全实景拍摄技术,集肥城美景欣赏、优质佛桃基地展示、采摘入园引导等功能于一体,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赏桃品桃需求。

“‘佛桃VR’可以精确定位到我这个园区的任何一个地方,将我这个园区更直观、更全面地展示给全国的客户。”肥城市中央桃行李佳新说。

肥城桃网上热卖,保鲜至关重要,快速、便捷的快递物流必不可少。“俺和顺丰、中通等快递公司都建立起很好的合作关系,省内半天到货,省外比如到广东也只需要1天,客户今天下单,明天下午就能收到。”刘台村种桃大户刘学军向记者介绍,为了延长保鲜时限,该村还专门建了冷库,“客户收货时桃子的温度比常温还要低呢。”

近年来,肥城市把电子商务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推动农产品“触网”销售,提升优质特色农产品营销空间。作为该市的特色产业,肥城市全力推进电子商务与肥城桃产业深度融合,激发“互联网+肥城桃”发展动力,形成带动性强的新经济增长点。目前,肥城市销售肥城桃的网店达到了300多家、网商1000多家,电商销售占比超过四成。

同时,发展桃汁、桃木等桃产品加工企业170多家,是全国桃木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集散中心。

菏泽市

打通产业链将牡丹价值“吃干榨尽”

□记者 蒋鑫 通讯员 郜玉华 报道

本报菏泽讯 “展厅里展示的牡丹籽油、牡丹精油、牡丹花蕊茶、牡丹香水等产品,都是通过牡丹研发出来的。”10月14日,在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厅,总经理许强向记者“展示”着公司研发的牡丹“宝贝”。许强说,牡丹浑身都是宝,其根是传统的中药材“丹皮”,根茎叶都含有极高的营养成分。他告诉记者,牡丹产业的健康发展,得益于不断创新,打通了循环经济产业链,从种植到观赏,再到精深加工,让牡丹的价值“吃干榨尽”。

牡丹产业是菏泽的传统特色产业。目前,菏泽市牡丹种植面积已发展至48.6万亩,在立足其资源禀赋优势下,菏泽市通过科技创新,为牡丹产业发展赋予新动能。尧舜牡丹是菏泽牡丹产业的龙头企业,已经陆续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牙膏、牡丹化妆品等深加工产品数十个产品。

位于牡丹区的浩森花木有限公司,流转了村民1200亩土地,种植观赏牡丹、芍药。浩森公司还与菏泽学院牡丹学院联系成立了菏泽市首个牡丹产业博士工作站,有9名博士进驻,专门进行牡丹的培育和研发,为牡丹赋予了科技的力量。“除了港澳台地区,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95%的地级市、90%的县级市,都有我们的观赏牡丹。”浩森公司总经理王景国自豪地说。该公司还摸索研发了容器牡丹,就像栽树带着土疙瘩球易成活的道理一样,把只能秋后栽种的牡丹变得一年四季都能种植,适合了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需要。

据介绍,菏泽市在牡丹区先后成立了“中国牡丹应用研究所”“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16个,依托尧舜、盛华等龙头企业,深化牡丹深加工产品研发,累计完成油用牡丹品种筛选及规范化栽培、生产工艺研究、提取芍药苷方法研究等科研成果80余项,研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化妆品、牡丹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265个。

武城县

高标准建设农田投入少了效益高了

□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吴华 杨娜 报道

本报武城讯 10月14日,在德州武城县武城镇东小屯村,为民粮棉种植合作社的2000亩玉米正在收割,今年的玉米产量刷新了合作社历史新高。“今年这个玉米产量比往年每亩地多200至300斤鲜玉米槌,价格上每斤鲜玉米槌比往年高1毛钱,这两种合起来,每亩地比往年增加收入300元-400元。”合作社理事长李庆双高兴地说。

2013年,全县范围内的合作社兴办之初,由于农田水利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灌溉成本高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2015年,武城县推进建设了3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在该村打造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使土地集中连片,农电设施配套的改善明显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

截至目前,武城县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57.2万亩,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5万亩,占全县耕地80%以上,力争在2022年该县高标准农田基本覆盖。

基础设施落后、灌溉成本高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武城县不少经营主体都扩大了土地流转规模,随之带动了该县的社会化服务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方便。“以前都是自己买种子、自己买化肥,那时候产量一亩地900多块钱,销售都是自己卖,挺麻烦。”武城县李家户镇梁庄村的种粮大户梁秀兵告诉记者,武城县大力推广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给自己带来了增收信心,利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其土地质量进行测量后,提供了从种子的选择到化肥施用“量身定制”一整套服务方案,不仅提高了种管水平,也节约了成本。

截至目前,武城县规范运营的农民合作社355家,全县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流转托管面积达10.51万亩。

责任编辑: 高翔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