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济南大学:推动生涯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2020-11-26 08:59:1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编者按:高质量发展是时代最强音。山东省教育厅与大众日报社联合发起“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同步征集评选山东高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展示亮点成果和创新探索,形成叫得响、可复制的发展经验。目前,“山东高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陆续在大众日报全媒体矩阵全网发布,敬请关注!

济南大学:推动生涯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济南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推动生涯教育深度融入思政教育上积极探索,打造了包括内容层、保障层和延伸层的“544”生涯教育一体化模式,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致力于实现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工作目标,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生动性、亲和力、感染力和针对性,稳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

提升育人高度,突出思想引领体系建设

理想信念是青年学生思想行动的总开关,也是生涯教育的根本方向,学校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生涯教育和思政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师资队伍同频互动,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一是推动思政活动与生涯元素融合。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自我认知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多元内容,引导大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展山东省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文化沙龙“生涯面对面”活动、“我和我的祖国”优秀朋辈榜样面对面活动,实现生涯教育隐性融入价值观教育;

二是推动生涯课程和思政教育要素相融合。依托学校山东省一流课程《职业生涯指导与创业基础》,挖掘思政生涯要素,用“生涯课程”+“课程生涯”纽带串联课程体系,推动“生涯思政”建设,夯实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融合的教育成效,提升育人高度,该课程获得学校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建设。

三是加强生涯与教育、管理、就业、资助和心理等工作模块内嵌融合。发挥生涯教育隐性育人功能,积极解决学生的发展性和柔性教育问题,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生涯启蒙、优秀学生精英训练营、少数民族学生团体生涯辅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涯咨询辅导、职业生涯规划书大赛、模拟求职大赛等。

挖掘育人深度,强化内容供给体系建设

如何认识青年学生、教育引领青年学生、发挥学生作用,如何把握大学生价值多元、思维活跃、需求多样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解决生涯教育途径单一、内容单调、效果不佳等问题?学校聚焦“内容层”建设,整合育人要素,保障生涯服务多样供给,形成以课程建设为主途径,咨询辅导、实践活动、测评评估和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内容体系。

一是发挥课程主途径作用,实现从“生涯单一课程”到“生涯课程群”建设,重点加强《职业生涯指导与创业基础》课程的标准化、模块化建设,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课程,孵化“生涯课程群”,推动生涯课程多门次、多元化和系统化建设,新增《高效生涯管理》核心通选课1门,《大学幸福课:生涯规划与人生设计》、《大学成长课: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建构》和《大学生生涯发展与规划》通选课3门,出版《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教材2部。面对疫情对教学工作带来的冲击,党委学生工作部成立了教学领导小组,推进“中心+工作室+生涯师资”混合教研模式,积极应变呈现线上教学方案,精心研发,挖掘价值,将疫情变教材讲好育人故事。

二是研发生涯咨询综合管理平台,加强生涯咨询辅导体系建设,推进个性化成长指导服务,每年开展生涯咨询300余人次,微咨询千余次,疫情期间,利用自研平台“济南大学生涯在线预约平台”开展线上生涯咨询,15位生涯咨询师分20个咨询时段,为学生提供学业规划、适应辅导、自我探索等6项咨询服务,解决学生个性化的生涯问题。

三是重点打造“生涯面对面”精品活动,推动形成“学校精品+一院一品”生涯活动矩阵。依据专业特色和共性规律进行重点活动建构和品牌打造,通过朋辈面对面、生涯面对面、生涯团辅面对面三个系列活动,打通社会-学校-学生链接渠道,有效实现朋辈辅导、社会指导和专家督导,以未来成长的具象感,激发当下学习的迫切感,全面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

四是建设职业教育平台,形成“1个测评平台+2个测评专项”工作布局。开发济南大学职业教育平台,开展学生个体生涯数据测评,保证辅导员基于测评数据开展谈心谈话;连续7年开展《济南大学大学生学风调查》,连续2年开展《新生生涯成熟度测评》,创新性地利用学生生涯测评数据,通过辅导员家访活动,推进学校、家庭和学生共同探讨未来成长与发展方案。

夯实育人效度,加强条件保障体系建设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证机制改革,学校聚焦“保障层”建设,采用“中心+工作室”的组织架构,形成包括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和条件保障相互配合的保障支持机制,完善以生涯工作指标体系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实现一体化模式“学校-学院-班级”纵向贯通,“高校-高中-社会(企业)”横向联通,从而保障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和全要素运行,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完善组织机制,成立专门性机构。成立由党委领导的学生生涯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心(2013年)和生涯发展指导工作室(2016年),学院设置生涯辅导员,设置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的生涯协会(组织),打通学校(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心)-学院(生涯辅导员)-班级(协会)工作机制,实现生涯教育工作组织健全、渠道下沉和内容落地。

二是完善规章制度,保障体系规范管理。制定学校生涯教育工作的总体规章制度与分项规章制度,在师资队伍、工作条件、经费投入、社会资源利用等各个方面,明确规定各项细分工作的详细流程。制定《济南大学学生生涯指导中心职责》、《济南大学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工作指标体系(试行)》和《济南大学生涯辅导员制度》等制度,实现生涯教育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建立生涯育人共同体。形成高校内部和外部相互协同的生涯育人共同体,学校内部形成包括党政领导、中心师资、生涯课程师资、生涯辅导员、生涯工作室成员和校外生涯导师相互支撑的队伍结构,学校外部形成包括高校、高中、政府、社会(企业)和家庭相互配合的队伍结构,通过“专家报告、学校内训、外出研修、自主学习、工作坊和沙龙”等多种培训形式,坚持“学习-反思-提升”的成长路线,建构科学完善的“金字塔式”培训进阶体系,通过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推进生涯队伍学习研究,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四是加强条件保障,形成稳定的外部资源供给。学校专门建设用于个体生涯咨询、团体生涯辅导、沙龙(工作坊)的学生成长空间和个体咨询室;设置生涯教育专项经费,保障生涯一体化体系建设和项目运行;与科研机构、高校、高中、企业合作,拓展社会资源延伸利用渠道和效能。

拓宽育人广度,推进延伸协同体系建设

深入探索凝聚校内外育人力量,整合课内外育人资源的合力育人机制,教育分学段,而学生的成长却是连续的,人才培养必须是全程贯通的。学校聚焦“延伸层”建设,挖掘高校系统内部新动能,协同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高中资源,形成高中前置、大学核心和社会延展的生涯育人延伸协同体系。

一是推进生涯教育生态建设。基于贯穿式的教育模式设计,实现发展指导的连续性,保证教育要素的递进性。将生涯教育场景从高校前置到高中、延伸到社会(企业),梳理出与大学生生涯发展相关的7个关键节点,即选科目、选大学(专业)、专业分流、二专业选择、选考研/就业、选职业(单位)、职业适应和转换,形成全过程生涯教育链条。

二是建设山东省高校生涯教育一体化联盟。举行山东省生涯教育一体化论坛,成立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来自高中、高校和社会(企业)共计200余名代表参加论坛,首批确定山东省生涯教育一体化联盟单位37家,确定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秘书长和副秘书长21人(18所高校),初步搭建高中、高校和社会(企业)生涯教育立交桥和教育资源互通平台,推进山东省生涯教育专业化、生态化和体系化建设。

三是建设全省范围内开放共享的体验式生涯教育网站—“职观网”。依托网站(APP)“职观网”,针对大学生、中学生开展职业体验项目、专业体验项目和职业实习项目,加强学生生涯体验认识和分类指导的线上线下交互式平台,打通企业-高校-学生之间的壁垒。

四是推进生涯教育前置高中研究,实现课程内容、选科指导、选校指导、专业认知的高中前置,依托材料学科建设专业体验所,组织中心和工作室成员到高中进行选科指导和生涯规划讲座,与高中开展协同教研。

学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生涯教育一体化工作自2013年启动以来,充分整合教育资源,现在已经形成包括微观内容层、中观保障层和宏观协同层三个层次13个要素在内的全程式、系统式、贯穿式和体验式的育人体系,是学校“以学生为本,关注两个比例,实现两个更多”学生工作理念的具体实践,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和学生精准化指导的科学方法;是推动“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建设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铸魂育才工程;是凝聚校内外育人力量和课内外育人资源,推进山东生涯教育工作跨学科、多维度、全方位发展的生态工程;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刘珂珂 刘芝)

相关链接:

“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活动来了,典型案例持续征集中!

征集邮箱:dzrbxmt@126.com

责任编辑: 单青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