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多领域突破,学科发展的“青农速度”是如何炼成的?
大众日报记者 梁开文
2021-01-18 15:11:2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青岛农业大学坚持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形成了“矢志三农、勤奋求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本期走进青岛农业大学,探求学校的“发展密码”。
在青岛农业大学采访时,正值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那是2020年的最后几天,“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又将启航,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时。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作为山东一所高水平“强特色”建设高校,青岛农业大学是如何发挥自己特色优势,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推动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以学校的园艺学科和水产学科为代表,记者进行了采访。
高质量大学必须要有高质量学科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园艺学科和水产学科,一个是“地上种的”,一个“水里游的”。
据介绍,青岛农业大学于1951年建校之初就设立了园艺学科,1998年学科获批硕士点,2007年园艺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2010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依托积累的研究优势,学科积极服务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与企业或产区建立了10多个教学科研和实践基地,推广的新技术和新品种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100亿元。
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科对山东蔬菜、果树、茶叶和花卉等产业发展实现了长达30年的深耕。目前,已在瓜类作物功能基因挖掘及其育种应用方面达到国际水平,在苹果梨等品种选育、绿色生产防控、品质安全与质量控制方面形成突出优势。
青岛农业大学“地上种的”长得好,“水里游的”游得快。
山东省海岸线占全国六分之一、海洋资源丰富度指数全国第一,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有着天然的优势。
作为一所地处海洋大省沿海城市的高校,青岛农业大学始终将生命科学研究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学科统领”战略,着力打造水产学科。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学校实现了建成使用蓝谷新校区、引进水产研究领域“一事一议”顶尖人才、成功增列省一流学科、获批建设两个水产类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再创学科发展“青农速度”。
2020年12月,山东公示推荐青岛农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申请新增的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有3个,其中就包括园艺学和水产。
苹果“越来越红”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将学科建设能力转化为促进农业发展的生产能力?
“坚持学科统领之路,要夯实人才培养之基,要突出科技创新之功,要扎实服务三农之根。”副校长刘新民深刻阐释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
山东省是全国最大的园艺产业大省,比例占全国总量的12%,胶东半岛是我国蔬菜和果树主产区,其中寿光蔬菜、烟台苹果、莱阳梨名扬天下,崂山绿茶、日照绿茶、青州花卉特色产业优势突出。青岛农业大学科研团队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意识,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张玉刚教授介绍,2017年,他们研发的“福丽”苹果新品种以156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农法自然(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国内苹果新品种的首次成功转让。该品种不用套袋就能全面着色,大大减低人工成本。2020年,学校苹果育种团队选育的“福九红”苹果以100万元转让给莱州大自然园艺科技有限公司。“福九红”果面鲜红,无需套袋栽培,嫁接第二年就开始结果,第三年可达到亩产1500公斤,达到了省时省力、增产增收的双赢效果。
园艺学科茶遗传育种与栽培团队发明了夏暑红茶的优质生产方法,与传统工艺红茶相比,茶红素提高36.0%-44.8%,花香成分提高12.0%-15.0%,解决了夏暑红茶粗青味重、外形粗大的问题,实现了夏暑红茶加工的清简化。
除了贡献科研成果,青岛农业大学还立足实际,下沉一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着力进行技术输出。
园艺产业在我省“八大发展战略”中的“乡村振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帮助农业合作社、农户解决一线科技人员稀缺、技术支撑乏力等问题,学科先后通过省科技厅科技驿站建设、科技特派员建设和学校专家工作站、专家大院建设的契机,派出48人,为农业一线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支持。
助力山东“海上粮仓”建设
为发挥领军人才对学科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青岛农业大学2018年引进行业高水平人才聂品教授,受聘学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聂品长期从事水产动物病害方面的研究,青岛农业大学水产医学团队迎来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该团队以服务山东“海上粮仓”建设为己任,在水产病原生物学、鱼类免疫学、水产病害免疫防治等研究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突破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为从根本上解决我省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技术瓶颈问题,提供了强大基础研究支撑。
以陆促海,海陆协调发展,青岛农大水产学科形成了水产医学、水产遗传育种与繁殖、水产养殖学、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4个学科方向,在水产品育种、养殖新技术、饲料研发及疾病防控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其中,“水产病害免疫防控研究”创新团队为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鲆鲽类肠道黏膜免疫屏障抗菌机制研究”团队为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团队。
优秀的科研人才队伍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提供了优质的社会服务。
从黄海之滨到南海海域,留下了青岛农业大学王春德团队的科研足迹。他带领课题组将紫扇贝与海湾扇贝两个亚种分别进行杂交,成功培育出一系列生长优势极其显著的杂交扇贝新品种,其中扇贝“渤海红”“青农2号”和“青农金贝”已被认定为水产新品种,成为我国主要扇贝养殖品种,并在福建、广西和广东等南方海域养殖成功,创造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该校刘升平教授长期从事大海带引种,通过把大海带苗种“长”到贻贝上、让贻贝帮助大海带在海底扎根的方式,解决了大型海藻底播增殖难题。在烟台卢洋、青岛仰口、琅琊三地近海实现大型海藻底播增殖面积30亩。刘升平介绍,以他的“中介生物辅助大型海藻苗种海底基质附着技术”培育的育苗量,目前可用于2亩左右海底藻场建设需要,将来可以达到5亩以上,每亩人工海底藻场的建设成本可以控制在1000-5000元人民币范围内,且藻场建设技术简单,可进行群众性生产,推动海洋牧场建设步伐。
……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青岛农业大学贡献了很多智慧,也值得更多期待。
策划:兰传斌 王桂利
统筹:单青
记者:梁开文 实习生:汪畅
大众日报客户端出品
责任编辑: 梁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