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青岛农业大学:精耕盐碱地,服务黄河三角洲脱贫攻坚

2021-01-18 09:17:2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编者按:高质量发展是时代最强音。山东省教育厅与大众日报社联合发起“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同步征集评选山东高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展示亮点成果和创新探索,形成叫得响、可复制的发展经验。目前,“山东高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陆续在大众日报全媒体矩阵全网发布,敬请关注!

精耕盐碱地  催绽幸福花

——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脱贫攻坚服务纪实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浩荡穿越中国9个省和自治区的辽阔土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山东东营入海口三角洲地带形成了800万亩重盐碱地,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脱贫攻坚刻不容缓。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如何既保护绿水青山、又发展金山银山?如何走出一条最适宜地方发展的脱贫攻坚之路?如何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一方人民的幸福河?

从12年前“人种天收无保障,要想致富难上难”的“不毛之地”到如今水草丰茂的智慧草牧场、瓜果飘香的技术示范园,从“穷窝窝”里创造出的“毛坨模式”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校地共建“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农业大学瞄准地方发展重点难点,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扎根泥土、勇于担当,精准发力、敢想敢为,让干枯的盐碱地上开出脱贫致富的幸福之花,为黄河三角洲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写下充满希望的浓重一笔。

十二载凝心聚力,科技扶贫“农大模式”落地生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对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宝笃说。“作为一所农业类院校,坚持强农兴农为己任,服务三农一直是学校最大的初心和使命。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紧盯山东省脱贫攻坚‘硬骨头’,服务山东省盐碱地综合治理,青岛农业大学义不容辞。”

利津县汀罗镇毛坨村是个有名的贫困村,地碱、水咸、干旱,6000多亩土地基本上大片是“啥也种不了”的盐碱地。毛坨村的自然条件不是个例,而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普遍现象。认真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国家战略,学校迅速认准了制约黄河三角洲农业发展的最大难题“盐碱地”。

2008年10月,青岛农业大学与利津县政府签署《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在毛坨村建立“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改良及生态农业试验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同时成立5个专业实验室,选派专家教授组成的土壤、果树、蔬菜、农学、食用菌、水产和园林7个团队入驻。一批批专家教授扎根盐碱滩,苦战荒凉地,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铺下身子,甩开膀子,一场荒地上从无到有的耕耘正式开启。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12月,学校在当地成立黄河三角洲研究院,因地制宜集中开展黄河三角洲中重度盐碱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研究。

面朝盐碱地,一干就是7年,学校投入大批科研力量,在当地逐步形成了盐碱地改良、上农下渔、无土栽培、稻鸭共生、耐盐林果、粮油栽培等六种生产模式为主的盐碱地生态农业发展东营模式,并辐射除广饶之外的东营市其他各个县区市,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高效、农村发展的新局面,率先探索出一条在盐碱地上“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美丽农村”的可行路径和一个“可复制、能推广”的科技扶贫新模式“毛坨模式”。2014年9月,学校与东营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在黄河三角洲的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全面推向深入。

为更好发挥学校专业、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等资源优势服务地方发展,2017年8月,学校与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联合人才培养、共建试验示范基地、合作共建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等展开了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同年10月,学校应邀参加东营市利津县“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人才产业发展论坛,与利津县人民政府签订校地共建服务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利津)揭牌成立。

“12年时间,从试验站、工作站设立到研究院成立,从校地合作到政产学研用深度结合,从利津县到辐射整个东营市,学校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积极开创科技扶贫‘农大模式’,为盐碱地综合治理和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应有贡献。”学校副校长刘春霞说。

输血造血相结合,科研攻关技术培训开花结果

2019年,青岛农业大学作为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单位收到科技部通报表彰,而多年来学校深度服务东营市开展的盐碱地高效绿色综合利用工作成为其中的鲜明亮点。深耕12年,青岛农业大学百余名专家教授扎根盐碱地,把科技、智力和资金源源不断带到黄河三角洲地区,用持之以恒、凝心聚力的科研攻关和生产实践,为荒凉的盐碱地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打造脱贫攻坚金钥匙,是学校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科技扶贫的关键词。2008年以来,学校先后组织选派12个学院的27支研究团队、200余名专家教授和200余名研究生进驻东营市,针对当地发展实际难题进行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研究出了适合盐碱地生产的农业新品种和作物种植制度,在盐碱地上开出一剂剂脱贫致富的“良方”。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学校选派的专家教授服务队全面引种、试种、筛选了小麦、花生、甘薯、马铃薯等作物耐盐种质资源,育成、审定了“宇花2号”“青麦6号”等抗旱耐盐碱的农作物新品种21个,筛选、鉴定、培育了耐盐白蜡、盐柳等10余个苗木品种,引进耐盐葡萄品种8个。选育推广的抗旱耐盐碱小麦新品种“青麦6号”,累计全国推广3999.2万亩,增产17.44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36.66亿元,被原科技部部长万钢评价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两项突破性成果之一”。以毛坨村为依托建立了“上粮下鱼”“黄河漫滩有机稻鸭鱼鳖畜耦合生产示范基地”等核心示范区11处。据不完全统计,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开展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为当地累计节水30亿立方米,改造盐碱地23万亩,粮棉油作物累计增产3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

“要让毛坨村‘盐疙瘩’变成‘金疙瘩’,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学校农学院王晶珊教授简单的梦想。2014年,王晶珊教授带领团队进驻毛坨村,进行花生耐盐鉴定和耐盐花生新品种的选育工作。4年的风吹日晒没有动摇团队成员攻克毛坨村盐碱地花生种植技术难题的决心,最终王晶珊教授带领团队在盐碱地上建起了现代农业示范园,筛选鉴定出花生耐盐新种质132份,其中耐盐性极强的种质26份,培育的宇花2号和宇花21号花生新品种,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2018年6月,王晶珊教授凭借长期在当地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突出成绩,荣获利津县首批“凤凰学者”称号。“能够作为高校科技特派员队伍中的一员,走出课堂,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4年多来的努力是值得的。”王晶珊教授说。

输血之后,还要造血。学校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着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学校组织专业人员在当地大力实施“三培训”工程,即“上门科技培训、农民进校培训、网络进家培训”,为当地培养带不走的“土专家”“田秀才”,不断拓展科技下乡覆盖率、纵深度。目前已累计为黄河三角洲地区举办各类培训班近200次、培训1万余人,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蓄积起持久的内生动力。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学校校长宋希云说,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学校还将继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紧依托地方特色资源,把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农民增收新增长点,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继续为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贡献农大智慧、作出农大贡献。

聚焦国家战略,校地合作全面升级未来可期

在全国两会上,《关于支持山东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的建议》受到广泛关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备受期待。

立足扎实的合作基础和丰硕的科研成果,青岛农业大学紧跟区域重大产业前沿,集聚相关科研项目、创新平台、人才团队共建盐碱地农业创新中心和重点重大科技基础研究集群,打造滨海绿色盐碱地开发中心,实现“政产学研金服用”合作新模式,抢占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新高地,新一轮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正式开启。

3月20日,根据与利津县人民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学校选派的专职人员全面到位,各项工作全面落地开展。5月19日,由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学校联合共建的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规划全部完成。研究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我国东部沿海盐碱地综合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滨海盐碱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维护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为目标,聚焦产业发展前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聚集科研项目、创新平台、人才团队等高端优势资源,探索一条“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共建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创新中心、滨海绿色盐碱地开发中心和重大科技基础研究集群的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服务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盐碱地模式、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高地、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保护和盐碱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自筹建以来,研究院紧紧围绕打造服务黄河流域发展新高地,集聚社会办学资源,已组织16支不同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50余名教师入驻并开展实施示范。现完成种植牧草、农作物、果树、花卉等32个品种,种植面积达560亩,已完成总面积的60%。“研究院在现有的1000亩试验基地上,规划建设一场、一园、七区九个试验板块。除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盐碱地草畜一体化智慧草牧场和盐碱地特种植物品种筛选园,盐碱地果树种质资源创制区、农作物繁育与绿色生产区、生态与提质增效区、设施农业区、生态林业多维度高效利用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区、智慧农机展示区七个园区将依次落成使用,为学校各科研团队就地科研攻关提供平台。”学校科技处副处长赵龙刚介绍到。

“针对黄河三角洲区域内大片盐碱化未利用或低产值土地,我们建立了替代性牧草种植制度,以突破传统作物种植为主的模式,同时构建了引领当前草畜一体化的智慧草牧业新模式,有待推广成为解决盐碱地草牧业发展问题的标本模型。”学校草业学院副院长孙娟说。

“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将继续勇担重任,从智库建设、科技创新、技术师范、产业推广、人才培训等方向扎实开展工作,努力打造智库富集、技术集成、成果集聚、人才汇聚的区域领先、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综合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实现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高质量发展、黄三角地区脱贫攻坚注入持续强大的动力。”研究院负责人韩成刚说。

相关链接:

“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活动来了,典型案例持续征集中!

征集邮箱:dzrbxmt@126.com

责任编辑: 单青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