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看青岛理工硬核团队咋干的
大众日报记者 梁开文 单青 张召兴 李扬 刘斐
2021-01-12 10:56:5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青岛理工大学牵住改革“牛鼻子”,用好“关键一招”,闯出一条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本期走进青岛理工大学,探求学校的“发展密码”。
到青岛理工大学采访,是在2020年的最后几天。临近元旦,海洋环境混凝土技术创新团队成员、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侯东帅依然很忙,有学校会议要参加、有外校专家来调研,再加上记者的采访,侯东帅教授分身乏术。
青岛理工大学海洋环境混凝土技术创新团队,依托于国家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与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攻克一大批科研难题、实践一大批重大应用、荣获一大批重磅奖项。和学校其他特色创新团队一起,为助力学校以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侯东帅介绍,青岛理工大学在混凝土研究领域已有近60 年的历史,在国际知名专家Wittmann院士与赵铁军教授带领下,培养了国家万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四青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等一大批青年才俊,形成了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海洋工程用长寿命钢筋混凝土及长效防护技术,海洋工程耐久性监测与评估四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研究方向。
随着我国海洋战略实施和沿海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我省拥有海岸线3340公里、占全国1/6的资源优势,为向海图强提供了新的课题。陆上服役建筑材料到了滨海环境中,如何保证寿命?节约资源?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混凝土使用方量超过100 亿方,是海洋工程建设最大宗建筑材料。但看似无比坚硬的混凝土材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坚固、耐久。据统计,我国2014 年腐蚀总成本约为2.1 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和交通领域的腐蚀损失高达3436 亿元。因而,海洋工程长寿命基础理论与应用关键技术已成为混凝土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
青岛理工大学创新团队针对重大海洋工程高安全建设与长寿命运营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攻坚克难。
如今,通过胶州湾海底隧道去黄岛,已经成为生活常态。但是设计初期,作为国内第二条开工建设、断面最大的海底公路隧道,如何设计并保障其100年服役寿命是其面临的重大难题。为此,青岛理工大学赵铁军副校长和F.H.Wittmann院士领衔成立创新团队开展研究,攻下难题,并在应用在得到了考验。
此外,在青岛地铁、台山核电、青荣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中,在山东以及全国许多重大工程中,都留下了海洋环境混凝土技术创新团队成员的智慧结晶。
脱下实验服、走出实验室,头戴安全帽、脚踩大胶鞋,把论文写在重大工程现场,在重大项目进程中获取研究数据,这是团队的常态。在他们看来,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一线,是做学问搞研究的沃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团队带头人赵铁军教授牵头完成的“沿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理论及应用技术”于2008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底隧道工程劣化机理与防护技术”和“严酷环境下硫酸盐-氯盐在混凝土中跨尺度传输理论及交互作用机制”2014 年分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完成的“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共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201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废弃混凝土全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2019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团队学术带头人F.H.Wittmann院士在2009和2010年获得国家友谊奖和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20年,侯东帅获评“新时代山东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称号,团队先后获得青岛市创新团队和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科研攻关瞄准“向上”前进,立德树人引导“向善”前行。孤山不成岭,独木不成林,青岛理工大学的创新团队还有很多。
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区域现实问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青岛理工大学坚持把自主创新能力及学科间交叉融合作为高校新的增长点,一大批创新团队研发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服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等产业,高伟俊院士、贺可强院士领衔的土木建筑团队,依托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解决绿色建筑设计与智慧建造、重大岩土工程灾害控制、工程结构防灾减灾、滨海交通工程长寿命服役等难题,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创办于1992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即将迎来三十岁生日,而青岛理工大学数学建模团队也走过了整整二十个年头。从第一次正式组队参加比赛以来,团队连续11年获得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团队成员主持多项省级教改项目、出版多部专著并获得青岛理工大学“感动理工”年度人物和“十大优秀教师”等荣誉,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势头。
由73名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组成的青岛理工大学“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创新团队”勇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理念的坚定践行者,团队精研教学,先后培养出150余名优秀的硕(博)士、博士后,现已成为服务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骨干力量。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污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支撑了南水北调沿线污水处理、北京冬奥会核心区生态环境改善等国家重大工程实践。
青岛理工大学3D打印与智能制造创新团队,是一个年轻的创新科研团队。微纳3D打印是当前世界科技前沿和挑战性国际难题,有着重大的社会需求,团队迎难而上,齐心协力,刻苦攻关,在微纳3D打印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建立一种原创性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新技术,并研制出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纳3D打印机,打破国外垄断。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国际先进材料协会青年科学家奖。获批我校首个美国发明专利。团队科研成果连续6年发表在国内顶尖期刊:中国科学。在微纳3D打印方向已经形成鲜明特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
青岛理工大学坚持“立足青岛、服务山东、面向全国”,以学科群对标需求侧、以创新链激活产业链、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创新团队层出不穷,交上了高质量发展的“理工答卷”。
策划:兰传斌 王桂利
统筹:单青
记者:梁开文 张召兴 李扬 刘斐 实习生:汪畅
大众日报客户端出品
责任编辑: 梁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