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德州学院:以 “校城融合”实效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0-12-09 09:29:4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编者按:高质量发展是时代最强音。山东省教育厅与大众日报社联合发起“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同步征集评选山东高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展示亮点成果和创新探索,形成叫得响、可复制的发展经验。目前,“山东高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陆续在大众日报全媒体矩阵全网发布,敬请关注!

德州学院:以 “校城融合”实效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德州学院生物物理研究院,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门口“山东省猪群健康大数据与智能监测工程实验室”牌子格外引人注目,这是2020年德州学院获批的一个实验平台,是德州学院与企业合作的典范。

德州学院提出加快推进“深度融合、全面合作、协同提升、共同发展”, 在校城融合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从专业调整入手,建立校城融合的平台和机制,成立校城融合发展学校工作组,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建立保障支持和评估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形成“地方扶持高校、高校反哺地方”的良性互动格局,这也是学校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和《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有效举措。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与德州市产业全面对接

德州学院对照德州市重点产业体系,建立专业产业战略对接机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增强服务地方的针对性。围绕德州市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和绿色化工、纺织服装、现代高效农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传统产业,学校跨学科整合学校人才、科研、信息、平台等优质资源,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合作、联合攻关和集成创新,助力德州市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加强技术研究和信息搜集,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工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与德州市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产业人才培养,以优势学科和专业推动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与企业联合申报、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共同推进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服务企业发展能力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加大开放办学,借助区域合作平台做好服务

德州学院“山东东盟研究中心”合作框架协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是校城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的组成部分,以打造“面向东盟,关注现实,服务社会”为目标,建立资源和成果共享的合作体制机制,打造校城融合典范,拓宽和深化山东与东盟各国多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为山东与东盟各国互联互通贡献力量。

德州学院还搭建地域文化研究中心、董仲舒研究院、德州文献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加大对德州地域文化的系统研究和深度开发,进一步提升德州地方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辐射力。发挥新闻、艺术等专业优势,积极推动地方文化开发利用,加强对地方文化的宣传推介。

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实现高端人才共享

德州学院建立与德州市政府高层次人才“共引、共用、共享”机制,双方共同引进、培养、使用高端科技人才,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畅通校城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渠道,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地方高层次科研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学校安排专家学者到区县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建立校城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共同申报各级人才工程,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发展渠道。

德州学院对接德州市重点发展产业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训练,为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积极开展社会培训,提升各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助推德州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德州市将德州学院人才引进纳入市级人才引进体系,安排学校高层次人才入住德州市人才公寓,让人才安下心、留得住。

博士教授下乡村,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6月,“德州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正式成立,学校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有名有实。国庆节后, 10位博士教授赴夏津县所有乡镇担任科技副镇长,助力乡村振兴拉开大幕。

学校积极搭建助力乡村振兴平台,2018年12月,联合多家研究机构、企业、地方成立了“德州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今年6月报经省编办批准为正处级科研单位,助力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正在发挥。学校注重发挥人才优势,探索建立校地人才“共育共有,共享共用”的工作模式,推动高层次人才到乡镇挂职工作,在多家农业农村相关企业设立了“德州学院致远中信博士工作站”“德州学院临邑富民农场博士”等博士工作站,组织相关专业教授、博士组成10余个乡村振兴团队开展了30余次服务活动,选派农业相关教师在乐陵市、武城县、夏津县、陵城区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讲座,培训相关人员2000多人次,为实施精准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直接智力支持,“本土专家、贴身服务”特色品牌正在形成。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德州学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瞄准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确定了五大工程。特别是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着力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与乡镇、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十三五”以来向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成果转移转化项目190余项,开展了“马铃薯抗病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灌溉与保水剂配施的节水利用技术”等22项农村农业相关科研项目研究。特别是与新希望六和公司合作共建的“猪群健康大数据与智能监测工程实验室”获批省工程实验室。

学校下派干部到乡镇、到农村工作后,能够迅速进入角色,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从乡村振兴战略的火热实践中发现问题,把党建资源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为村里铺了路、修了桥、搭起了大棚、盖起了车间、架起了光伏电站、建起了文化广场……同时大家走街入户、访贫问暖,把田间地头、群众家里当成“办公室”,交了一帮“土朋友”、结了一批“农亲戚”,已经回来的第一书记们还和帮包村的乡亲们保持着密切联系,每年瓜果丰收时,学校的老师同学们还会吃到羊角蜜、地瓜等特产。当他们扎根农村,放下架子融入群众,尽管肤色变黑了、嗓门变大了,却早已被群众看成自家人,这充分体现了德院人助力乡村振兴的“温度”。

乡村振兴工作中,学校注重四个抓好。

一是抓好组织助力。基层基础差、矛盾多,问题盘根错节、千头万绪,治理工作难度很大,既是个大熔炉,也是个考验场。同时基层也是加强干部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的最好学校,在基层工作,不断经受大事急事难事烦事的考验,可以在挑重担、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的磨砺中壮筋骨、长才干。作为高校,通过组织助力乡村振兴,选好配好派驻干部,把有能力、有潜力、有魄力的优秀干部选派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一线,去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也是对干部的一种培养、一种锻炼。学校除了上级要求选派的干部之外,主动和夏津县做好对接,为夏津的所有乡镇都选派了科技副镇长,学校正在探索建立干部挂职交流的长效机制,通过选派优秀干部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二是抓好人才助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作为高校,高层次人才聚集是一大优势,学校充分发挥这个优势,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体系,集聚精锐力量到乡村振兴一线开展服务,引导高层次人才到乡村振兴、企业生产、脱贫攻坚一线发挥作用,最大限度以最有效的人才资源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同时注重培养服务乡村振兴本土人才,进一步强化校地结合,深入推动社会化培训工作,主动与地方政府、组织部门、涉农部门合作,采取“送教下乡”“送教进厂”“工学结合”等形式,组织开展技能型人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努力形成具有德州学院特色的社会化培训新模式,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三是抓好科技助力。学校坚持以科技支撑,汇聚服务乡村振兴学科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充分与产业、企业和政府实现有效结合,多形式、多层次参与乡村振兴战略项目,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协同作战,实现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切实发现并解决生产实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提炼关键技术,实现技术集成与创新,尤其要注重用科学方法分析数据,推动技术应用。促进成果转化,推进产业发展,针对农村实际,大力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攻关、成果推广转化等行动。帮助农民转变生产观念,提升劳动技能和专业技能,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增产增收。注重多部门协同合作、多学科融合发展,在助力乡村振兴中,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的协同发展,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与具体举措,体现我们建设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和学校学科发展、服务面向的定位,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做出努力。

四是抓好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助力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文化传承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学校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充分调动全校各学科的积极性,特别是人文、艺术、经济、法律等非农学科的积极性,全方位参与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各个方面的建设。德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们要打造团队,整合力量,深入挖掘优秀乡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深入挖掘德州红色历史蕴含的理想信念、奋斗精神、感人事迹,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找到创作灵感,捕捉创新素材,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文化作品,切切实实把学问写在大地上,全面助力乡村文明振兴。

相关链接:

“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活动来了,典型案例持续征集中!

征集邮箱:dzrbxmt@126.com

责任编辑: 单青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