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释放人才、科研、学科叠加效应,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2020-11-30 09:01:2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编者按:高质量发展是时代最强音。山东省教育厅与大众日报社联合发起“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同步征集评选山东高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展示亮点成果和创新探索,形成叫得响、可复制的发展经验。目前,“山东高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陆续在大众日报全媒体矩阵全网发布,敬请关注!

释放人才、科研、学科叠加效应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衔枝搭桥,筑巢引凤。10月22日,全国博士后医学与交叉学科前沿论坛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2020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如期举办,来自海内外的青年才俊线上线下相约论坛,展示国际医学前沿最新成果,促进学科交叉与研究合作,共推山东医学科技创新和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共谋山一大未来发展。300余名海内外青年才俊踊跃报名、遴选109名参加线下论坛,来自美、英、意、韩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以及国内50余所重点大学、知名科研机构的2100余人参与线上论坛,28场学术报告,近50名青年才俊签订聘约合同或人才引进意向协议书……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山一大不拘一格引人才的生动写照。正如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常务副书记韩金祥在论坛致辞中所说:“为人才提供最优质的个性化服务,真正让每一位加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专家学者心有所依、业有所兴、梦有所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牢固树立“聚优秀人才而用之”的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制定人才引进提升计划,实行PI制、年薪制、柔性引进等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进管理机制,出台人才激励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补齐创新人才短板,为吸引优秀人才“衔枝搭桥”,精准引进高端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和紧缺人才,在集聚人才方面打出了几记有力道的组合拳——

揽才形式多样化,瞄准高精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仅2019年就投入近1亿元,通过在国际知名期刊刊登招聘信息、赴澳洲召开引才引智恳谈会、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等方式,引进领军类、拔尖类急需人才和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88人,特别是今年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通过网络招聘等灵活方式,已评审、引进高层次人才69人。对于意向签约的人才,及时跟踪联络,完善硬件条件,尽快促成他们来学校工作。柔性引才举措、精细化服务理念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成效颇丰。

引育并举,重点培养。“不能引来了女婿,气走了儿子。”韩金祥对做好人才工作始终坚持这样的观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在积极搭建平台揽才的同时,对学科带头人、专业接班人、青年业务技术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助推有望冲击青年万人、国家优青、青年长江学者等各个层面的人才进入国家高层次人才行列。成立一年多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新增国家“万人计划”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青等国家级层面人才11人次,泰山学者、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部级层面人才27人次。

师资培养国际化,聚焦中青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制定出国(境)研修激励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出国(境)研修,大力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与此同时,加强优秀人才推荐培养力度,加大双师型教学师资培养力度,建立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制度。青年教师们表示,学校出国(境)研修激励政策既是一种激励机制,也是一种竞争策略,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个人如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将被学校淘汰,无发展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释放出“鼓励青年教师主动走出去,与学科专业发展前沿接轨,更新知识结构,学习先进理念,完成自我蜕变”的信号。学校通过研修、进修、攻读学位等形式“充电”的中青年教师比例明显提高。

人尽其用,释放人才最大潜能,科研结硕果是一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依托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疗保障学院实施的“山东省医养健康发展战略研究”获批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咨询研究重大项目,资助经费150万元。重大科研项目获批对科研人员来说是振奋人心的消息,意味着连日来的辛苦攻关获得了认可,科研方向得到了重视,也意味着学校科研实力再上新台阶。

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为重大科研成果产出提供了充足的前提条件。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大力实施学术提升计划,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与医养健康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资助建设一批创新团队;强化科研项目的组织工作和前期培育,挖掘科研项目申报潜力,保证科研项目的稳步增长;建立跨学院、研究所、医院的协同攻关和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形成若干多学科攻关群体和跨学科平台,争取产出更多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竞争与协作并行的科研环境,“学术提升计划”项目跟踪管理,完善的督查机制,为科研人才施展才能提供了舞台,也促进了科研成果的批量产出、科研获奖再创新高、科研平台层次不断攀升。

成立一年多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新上国家级项目200余项;张福仁研究员领衔完成的科研成果已通过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初评;发表SCI论文2000余篇,总影响因子5500,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50项;获省科学技术奖22项,其中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同时,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完成病毒核酸样本基因组测序,牵头开展山东省“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技术攻关及集成应用”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随着倾力打造的国内一流、全省最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首期5万㎡项目全面启动并即将投入使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科研平台数量将进一步增长,级别不断攀升。一年多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新增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0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现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50余个。此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还积极与济南市对接,参与山东省首批布局的4个省实验室其中一个实验室建设;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成立“山东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制订并论证完成山东省模式动物研发中心建设方案,致力于建设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模式动物研发平台和模式动物资源库。

不同学科门类、不同级别科研平台布局,为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先决条件,最大程度发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而人才组合效应的释放、高层次科研平台的布局、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最终将带动一个学科、一个专业、一个领域的发展创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史卫峰教授领衔的病原生物学团队,针对年初肆虐的新冠病毒开展了系列研究,其承担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变异和免疫组库研究”获批2020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部分成果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Lancet和Current Biology等医学顶级期刊。在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的《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报告中,史卫峰教授领衔的一级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首次进入排名,位居27位。这是人才、科研、学科叠加效应的最好例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致力于培育一流学科,巩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坚持医学特色,突出优势学科,优化学科结构,加快一流学科培育进程,构建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水平的重点学科群。实施学科提升计划,构建以一流学科为引领、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基础性学科为保障、特色交叉学科为亮点的多学科竞相发展、相互支撑的学科发展新格局,打造更多学科高峰。

在学科发展中,突出医科办学特色,医学学科优势凸显。今年3月份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顺利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临床医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学科。至此,山一大完成了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建设,为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学校的ESI综合排名稳居全国高校前100名,列全国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第13位。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三个学科稳居ESI排名全球前1%,全球排名稳步上升。其中,临床医学学科在全国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排名第11位。在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排行榜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位居全国第29位,医学技术学科上榜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学科发展为专业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在优势学科的带动下,学校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护理学3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在省属医学院校中位居第一。

对于医科院校来说,后期实践教学尤为重要,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承担后期教学任务的附属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临床教学质量。在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在全部31个学科中,有3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0名,12个学科位居山东省第一位,其中眼科学、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两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大力实施科教融合,坚持创新驱动,抢占发展先机,拿出硬核姿态,紧扣“四个一流”,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谋划,高质量发展步伐积极稳健,“四个一流”建设目标“落地有声”,教研医融合特色凸显,为加快建设一流医科大学按下“快捷键”,跑出“加速度”。

相关链接:

“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活动来了,典型案例持续征集中!

征集邮箱:dzrbxmt@126.com

责任编辑: 单青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