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德融课堂“育人密码”

2020-11-24 09:06:0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编者按:高质量发展是时代最强音。山东省教育厅与大众日报社联合发起“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同步征集评选山东高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展示亮点成果和创新探索,形成叫得响、可复制的发展经验。目前,“山东高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陆续在大众日报全媒体矩阵全网发布,敬请关注!

德融课堂: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育人密码”

“老师上课生动有趣,看似枯燥的专业课原来蕴含了这么多的人生哲理,我从中收获很多。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使我们更加安心和自豪!”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2018级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刘梦瑶这样评价“德融课堂”。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作为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的牵头建设单位,自 2015 年开始实施“德融课堂”工作以来,党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各部门齐抓共管、人人参与,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党委书记王英龙、校(院)长陈嘉川走进思政课堂,与学生共话使命担当,引领学生树立爱国情怀,勤学求知,苦练本领,不懈奋斗,勇敢担当起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学校(科学院)结合工作实际,构建了包括一个领导小组、两个指导文件、三类德育课程的“123”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形成多效融合的 “3+x ”线上课程思政工作模式。

德融抗疫:在疫情大考中强化“青年担当”

2020年第一学期开始由于疫情原因,学生无法返校聚在课堂里上课学习,学校(科学院)立刻部署,开展线上课堂,保证学生“停课不停学”。线上第一讲便是党委书记王英龙为学生们上“云端战“疫”思政课”,王英龙鼓励学生们认真学习“战‘疫’英雄”的奋斗精神,在疫情大考中强化“青年担当”,增强爱国意识,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勇担社会责任;勇于砥砺奋进,提高科学素质;加强品德修养,提升文明素养!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科学院)通过线上培训、教学督导、典型示范三方面引导教师进行个性化探索,形成多效融合的“3+X”线上“课程思政”工作模式。刘翔老师的线上武术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式锻炼身体,共同战“疫”;李楠老师的“毕业设计”指导课,注重分享疫情当下的“设计发声”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疫情,响应国家号召,做好自我防护。

“作为教师,要做好每一堂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战略性及战术性两个方面。战略方面要把握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立德树人等教学理念及主张,战术层面要设计好课堂中环环相扣的教学流程及方法。”李楠老师这样说。“疫情并未阻挡你们对我们的爱,你们用知识滋养我们的大脑,用关怀温暖我们的心田。我们定会努力学习,不负韶华!”电气学院2018级学生魏义泽深深感受着老师们给予的知识补给和心灵的滋养。

2020年6月,学校(科学院)开展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优秀线上“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征集和评选活动,以此深化云端“课程思政”,确保线上教学实效性,充分发掘课程育人功能,打造抗疫金课,构建“线上”“线下”并驾齐驱的双轨育人模式。

疫情期间,这种多效融合的“3+X”线上“课程思政”工作模式,使知识在传授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于每门专业课程之中,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担当!

德融教学:在教书与育人中打造“最美教师”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王英龙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高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立德树人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和中心环节,‘德融课堂’作为一项促进立德树人的创新实践,以课堂为载体,积极推进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着力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

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德融教学,许多学生收获了不一样的课堂,学生体会人生的教义,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专业课的学习。例如,在《现代汉语》课堂上,教师通过全方位展示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讨论“汉语的优越性”,增强了学生对汉语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在《数字逻辑》课上,教师通过播放“济南市民连夜排队为孕妇捐献救命血”新闻视频,引发学生思考从计算机专业角度设计组合电路,判断献血者与受血者血型是否相容。不仅充实了专业知识,而且鼓励学生无偿献血,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奉献自己的爱心,实现个人价值。

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学校(科学院)思政建设工作,大众日报这样评价:专业课上出了“思政味”。具体做法在于抓好顶层设计、激发教师参与积极性和专业课找到思政切入点。被评为“最美教师”的德融教学好教师张晖在教学感悟中提到:“从教师层面,更要注重自身的道德水平和职业修养,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就是教师的言行映射,教师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学生成长和行为规范”。

经过几年实践,目前学校(科学院)有1000余位教师进行德融教学设计,德融理念已深入人心。在“德融教学”的助推下,学校(科学院)“德融教学好教师”参加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一等奖3项,依托学校(科学院)德融教学评选工作,获批省级项目3项,发表相关教研论文10余篇。

德融思政: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探索“育人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与此同时,如何全面推进高校思政课堂建设成为摆在全国众多高校面前的一大难题。学校(科学院)通过不断摸索、多次实践,探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课程思政设计之道。

如何进行课程思政设计?不同的高校面对同一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对于思政课程的设计来说都是无价之宝。为了更好地博采众长,举行一次特殊的思想碰撞是必不可少的。2019年5月10日至11日,山东省高校课堂思政研讨会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隆重召开。众多高校在研讨会上分享出自己的课程思政设计经验。本次研讨会汇集了山东众多高校的课程思政智慧,为全国高校的课堂思政设计提供了可靠模板并贡献出了山东智慧。

之后,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中心随之成立。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依托学校(科学院)课程思政研究所成立,负责对我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理论、体质机制、模式、内容、方法、创新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引导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不同类别课程德育体系、方案、实现路径及规律。

当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之后,并没有止步不前,出版编著了《课程思政:我们这样设计》,将学校(科学院)多年以来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写于书中。这本书以其专业性,实用性得到高校教师的认可。学校(科学院)根据多年实践编注优秀案例集(2016年-2018年),寄送到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在今年疫情期间,案例汇编寄送到湖北省高校,助力湖北课程思政建设。

为了更好分享学校(科学院)课程思政的发展,录制了好课堂微课系列教学视频,向更多高校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做法。在不断的建设下,中国教育新闻网、大众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新时报、济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对研讨会及学校(科学院)课程思政工作进行了持续报道,走出了一条属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特有的育人之路。

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像盐,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专业课程才更丰富“情调”,更添“色彩”。将德育内容与学科专业知识相融已成为当今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趋势,作为山东省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牵头建设单位,学校(科学院)认真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时总结提炼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模式,打造了“德融课堂”,使专业课教学更有温度,大大提升了专业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的同时,加强了德育内容与学科专业课的融合渗透,有效提升了学校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德融课堂”的建设无疑是一大创新,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了实处,且体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适应了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其人才培养的要求,切实推动了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关链接:

“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活动来了,典型案例持续征集中!

征集邮箱:dzrbxmt@126.com

责任编辑: 梁开文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