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大众日报 征文选登|一面之缘永相伴

2018-12-29 21:35:45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金星南

缘分,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产生,有了缘就难以割舍,心中老是想着。我与《大众日报》就是这样,是一种奇缘,不经意得来,随后就今生难忘了,永远相伴了。

1968年9月,我刚上初一。为了迎接国庆节,学校要办一期宣传栏,班主任老师把办宣传栏的任务交给了我们两位学生,接到任务后,既高兴又担心,就怕做不好。

第二天是周日,我到学校图书馆查找资料。在各类报刊里,发现了一摞存放的《大众日报》,简单翻阅一下,那简洁的排版、朴实的文字,让我眼前一亮。随即,我就认真品读起来。  

一周读下来,我从党报中找到许多办宣传栏所需的内容。宣传栏一出,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从此,《大众日报》便成了我校园时代学习的又一位老师。

初中毕业后,我来到位于沂蒙山区的兵工厂工作。工作之余,我经常去车间办公室争看唯一的一份《大众日报》,并摘抄报纸上的文章。清晨,我还会站在山坡上,朗读从党报抄写的名言警句,以此来加深记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当时,按规定职工下班后,车间都要组织政治学习,车间主任注意到我爱看报好学习,就直接把向职工读报学习的任务交给了我。每次我选的读报内容都来自《大众日报》重要文章。每读完一篇文章后,职工们都会进行热烈讨论。后来,按照车间领导的要求,我又把党报刊登的省内各条战线取得的成就写在车间门前黑板报上,这在职工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进一步调动起全体职工“抓革命,促生产”的积极性。  

思想进步了,工作出色了。六年后,我被厂党委推荐到山东师范学院(现山东师范大学)求学。尽管学习紧张,但我一直没有放弃阅读《大众日报》。周末,我还到学校图书馆读报,对馆内收藏的六十年代的《大众日报》进行了深读和学习。 

大学毕业后,我开始了教书生涯。工作中,我认真学习了《大众日报》上发表的党对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先进教师事迹的报道,并在笔记本上抄下好的文章,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加以思考,融会贯通。

迈入新世纪,我与《大众日报》的情谊更加深厚了。党报不仅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而且给我提供阵地,使得我能将工作与生活中的体会、感受整理成文,并向一些报刊投稿,不少文章被刊登。

这些年来,《大众日报》不仅越办越好,还为广大读者开辟互动空间,经常邀请读者评报,组织读者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弹指一挥间,我已伴随《大众日报》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成为党报的一位忠实读者。我还发动我的学生积极阅读党报。结缘了党报,我有了人生的乐趣和爱好,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多了一方天地。  

责任编辑: 禹亚宁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