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鲁展风采|中科院海洋所俞志明团队引领国际赤潮治理

大众日报记者 薄克国

2023-02-06 06:58:4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中科院海洋所俞志明团队——

“粘”住赤潮生物,引领国际赤潮治理

2023-02-06大众日报 03版

□ 本报记者 薄克国

在全球近海环境中,有一种被称为“红色幽灵”的灾害——赤潮。赤潮发生之后,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会因中毒或缺氧而大量死亡,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赤潮在国际上又称有害藻华,是一种因水体中微型生物快速增殖或聚集,导致水体变色的异常生态现象。”中科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俞志明近日接受采访时介绍,赤潮是一种严重制约近海经济发展、被联合国相关环境组织称为当今世界三大水污染问题之一的典型海洋生态灾害。20世纪90年代,俞志明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赤潮治理研究。

俞志明介绍,从原理上讲,治理赤潮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既要消除赤潮、又不影响其他生物,同时还要成本低、可大规模应用的技术寥寥无几,相关研究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20世纪70年代,日本科学家面对濑户内海赤潮频发、严重影响当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问题,提出了使用天然黏土治理赤潮的方法。该方法虽然避免了二次污染,但缺点是天然黏土治理效率低、用量大、淤积严重,每平方公里要撒入400吨才能有效,严重限制了该方法的推广与应用。

经过理论模拟、室内实验和现场实践,俞志明团队发现,赤潮生物细胞表面带负电性,天然黏土颗粒在海水中表面也呈负电性,同性相斥,从而导致天然黏土絮凝效率低。历经数年,俞志明团队终于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旨在提高絮凝赤潮生物效率的黏土表面改性理论,利用“吸附”和“插入”等技术手段巧妙地改变天然黏土的表面性质,研发出一系列赤潮治理新型材料,使赤潮治理效率提高几十到几百倍,水体中藻毒素可降低80%,现场使用量由国际上同类方法每平方公里100吨-400吨,降低到4吨-10吨,成本降低80%-90%。

针对不同赤潮种类,俞志明团队迄今已研发出三个系列、十余种改性黏土材料,与企业合作研制出多种赤潮治理专用设备和首艘专用喷撒船只,实现了材料和设备的产业化生产,以及现场治理的机械化和自动化高效作业。

目前,该技术方法已纳入我国沿海13省市应急处置预案,形成了“快速检测-多级预警-分级响应-综合评估”的现场实施模式。在我国从北到南20多个水域成功开展应用,保障了奥运会、大运会、全运会水上项目以及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水环境安全,并作为唯一通过国家核安全局审核的方法,应用于我国近海核电冷源取水海域赤潮的应急处置,保障了近海核电的冷源安全。该技术方法2019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20年列入中国科协评选出的“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2022年入选生态环境部编制的“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

近年来,该技术方法走出国门,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中国制造的赤潮灭火器”“国际赤潮治理领域的引领者”。

责任编辑: 鞠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