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论今丨古人赶考有多辛苦

大众日报记者 于国鹏

2023-07-11 06:57:1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于国鹏

每年这个时候,我们总会通过各种渠道听到许多与学习和考试有关的励志故事。听着这些故事,又总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古代书生们求学赶考的故事。说起来,这些书生外出赶考是非常辛苦的。

出门赶考,肯定先要考虑衣食住行。在古代,各种条件有限,想解决好这些事情更不容易。

拿“行”这一项来说,如果参加会试,举人们要到京城里去。怎么去京城,对大部分应试者来讲就是一大考验。毕竟家住京城的是少数,大部分要从外地提前赶路。整个行程上千里很正常,数千里也不鲜见。如此长途出行,是步行,还是乘马、坐车,还要看经济条件。仅盘缠一项,就是不小的负担。如果家庭贫寒,又找不到解决办法,恐怕只能放弃。另外,上千里的路程,来回之间,需要翻山越岭,会经历严寒酷暑,还可能遭遇“黑店”欺客、强盗抢劫。总之,无论遭遇怎样的困苦磨难,都属题中应有之义。

路程远,交通条件有限,行路的日期常常要以月来计算。乡试是考举人的,考期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会试是考贡士的,一般在春季二月或三月,又称“春闱”。贡士再通过殿试,才称进士。按考期和行程来说,那些路远的,路途中间很可能经历“跨季”。所以,在“穿”上又要多费一些心思和力气。换季的衣服要带好,要准备单衣,也要准备棉衣。这样一来,行李包裹必然又是越来越大,越来越重……

这种赶考的情景,我们能从一些戏曲作品中看到生动的“实况直播”。

吕剧中有一出戏叫《三拉房》,就属此类。从“直播”中,我们又能轻易反推出书生们赶考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真切体会到他们赶考的诸多不易。

吕剧《三拉房》改编自两夹弦同名剧目。两个剧种的《三拉房》都很经典,剧情简洁生动,引人入胜。

我看过山东省吕剧院名家李萍、李肖江主演的吕剧《三拉房》,也看过年轻演员们演出的“青春版”。名家新秀,各擅胜场,表演都很精彩。戏有趣,表演水平上乘,确实能带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百听不烦的感觉。看过很长时间以后,剧中小夫妻那缠缠绵绵的形象,那有情有义的腔调,还经常在脑海里浮现。

《三拉房》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一对新婚一个月的小夫妻,丈夫张文生想去赶考,求取功名。妻子郭素真心里不舍,但又怕耽误了丈夫前程,纠结一番后,开始为丈夫打点行囊。毕竟新婚燕尔,双方如胶似漆。妻子把丈夫送出门去,又三次拉回房来。“三拉”过程中,又着意描绘了很多细节,让人从中深深感受到这对夫妻之间的情投意合,感动于他们彼此之间的牵肠挂肚。

张文生想去赶考,但家庭条件一般,一时拿不出盘缠来。母亲让他暂且缓一年,攒攒钱,明年再参加。张文生不禁黯然神伤,流下泪来:母亲哪里知道,这一耽误可就要再等三年。

从这个情节看,他是参加考举人的乡试。因为乡试才是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

郭素真舍不得丈夫去赶考,但想到一耽误就是三年,代价确实太高,决定支持丈夫,并且拿出了实际行动。丈夫不是正为盘缠发愁吗?她把自己陪嫁的那些金银首饰取出来,让丈夫赶紧拿去典当,换成盘缠。

“燕尔新婚一月整,丈夫赶考要进京”,张文生的考点显然是在京师。为了让丈夫赶考途中一路安全、舒适,郭素真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得细致入微,开始为丈夫打点行李:“用手打开描金柜,印花的包袱拿出来。我只把包袱忙铺开,先包上笔墨和砚台……”

正当这时候,郭素真突然想到了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直到张文生表白绝对不当陈世美,并盟下重誓后,郭素真才一边嗔怪他发下如此重誓,一边接着收拾行李:

“先包上三铺和三盖,外带一条羊毛毡。鸳鸯枕头带一个,绣花的手巾搭上边。别看打春天还冷,一早一晚离不开棉。包上大袄小袄各一件,新做的棉裤厚暄暄。皂布棉靴包两双,漂白袜儿红线盘。眼看夏天就来到,单夹衣裳都得穿。包上单衣和夹袄,再包上鞋帽和蓝衫。素真低头仔细想,还有什么没包全?怕相公赶不上饭店挨了饿,我给他包上一百大鸡蛋。鸡蛋包上一百五——一共还剩下仨鸡蛋……”

吃的、穿的、用的都考虑到了,还有什么遗漏呢?

郭素真又想:“要是相公走累了,他坐在地上不舒坦,太师椅子不能带,带上个马扎挺方便。”

等把这些东西收拾起来才发现,根本就拿不动……不得已,她又开始考虑把哪些减下来。思来想去,好像哪样都不能少。这回是真的犯了难。

最终,还是张文生一句话解决了问题。他说,只要把钱带足了,路上什么都有了,这些都不成问题。收拾行李算是告一段落。

《三拉房》的这段剧情,在表现新婚小夫妻缠缠绵绵的同时,把古人赶考之难生动展现出来。

宋代编纂《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是宋仁宗时的进士。作为曾经的赶考大军中的一员,他结合自己所见所闻,如此表述赶考之不易:“科举既频,天下之士诚奔走之不易,而岭外尤为遐僻。每随计动经五七千里,往来不啻百余程。跋履道途,蒙犯风雪,比至京师,扶持困踬之不暇,使与郊圻安燕之士角其艺能,固不可得也。继而不第,孤寒之路,最为蹭蹬。”

《三拉房》这台戏,可以说是给司马光这段话做了一个生动注脚。

《三拉房》对赶考不易的展现,很真实,也并不夸张,甚至为了适应剧情而温情化了一些。与之相比,还有更悲惨的。比如京剧《八珍汤》,写的是山西秀才张文达赶考的故事。张文达家里非常贫穷,为了赴京赶考筹备盘缠,于万般无奈之下向常、周两家借了高利贷。妻子在家苦苦支撑,还是难以还清债务。于是,张家两个儿子被常、周两家抢走抵债。当然,《八珍汤》的主旨并不是为了表现这种苦难,所以最终还是回归到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种处理方式算是磨钝了一点批判的锋芒,也给观众一种心理安慰。

我们的老乡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记录下许多书生赶考的故事。很多故事被改编成不同剧种的戏曲作品。这类故事主要是批判科举制度的,但也在一些细节描述中客观反映出赶考的辛苦和不容易。

事实上,为了搜罗寒门中的那些优秀人才,唐、宋、明、清政府分别推出过扶助措施。例如,清朝时,举人赴京参加会试,官府会根据其路程远近发放路费,予以资助。对云贵两省偏远地区士子的资助除了给盘费外,还赏给驿马,允许驰驿。会试举人凭兵部火牌到驿站领马,一路驰驿赴京考试,不需支付马食;回程照领。

类似这些措施,确实大大减轻了应试士子的负担。当然,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还有赖于社会的稳定程度等多种因素。一旦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些措施的落实必会大打折扣,而赶考路上的各类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书生们赶考很辛苦。值得注意的是,戏曲里写到这些内容时,从来不是简单猎奇他们的艰辛经历,也并非刻意渲染他们的挣扎状态,而主要还是为了引导人们讲仁义、守道义、扬正义、重情义。赶考的不易,因此在价值观层面上获得升华。

责任编辑: 李文智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