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志丨果实里蕴含的“多子多福”

大众日报记者 张依盟

2023-09-16 06:47:1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视频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各种果实陆续成熟。人们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赋予果实很多美好的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石榴、葡萄、瓜、葫芦等因为籽实较多,往往被赋予多子多福的寓意。

李商隐有诗《石榴》云:“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籽粒多而且排列紧实,就像一个大家庭中子孙众多又团结和睦。石榴不仅寓意美好,而且花红果美,所以是中国古代器物上常见的吉祥纹饰。

“福寿”“多子”三镶白玉如意,在孔子博物馆收藏。此如意通长52厘米,用红木制柄身,镶嵌三块白玉。玉面刻饰桃、蝙蝠、佛手、石榴纹,寓意为“福寿多子”。玉如意质地洁白纯正,纹饰精美,寓意吉祥,古朴典雅,庄重大气。

金秋时节,一串串紫色的葡萄挂满藤架,果粒圆润。因为葡萄成串多粒、果实紧密相连,所以也被赋予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寓意,古时的一些器物也常饰有葡萄纹饰。

现藏于孔子博物馆的唐代海兽葡萄镜,圆形,卧兽钮,钮上有孔可穿系。内区饰海兽葡萄纹,外区饰雀鸟葡萄纹,缘饰花卉纹。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夏去秋来,池塘里的荷花逐渐凋落,结出一个个碧绿的莲蓬。莲蓬中包含了多个莲子,而莲子又与连子谐音,所以莲蓬也象征着多子多福、子孙满堂。

孔子博物馆藏莲蓬碧玉盒,通高10.1厘米,口径10厘米,呈碗状,以莲蓬为形,通体雕一莲蓬,子母口,器盖相扣。盖面浮雕荷叶、莲子。器底莲枝缠绕,托住莲蓬盒,外壁凸雕荷叶及两朵含苞待放的荷花。配镂雕缠枝荷叶、荷花、莲蓬的黄杨木座,玉质莹润,雕琢精致,清新自然。

《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瓜之族类本有两种,大者曰瓜,小者曰瓞。“绵绵瓜瓞”的意思是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古人用瓜的绵延、多实祝颂子孙昌盛。在历代流传下来的文物中,瓜瓞纹饰也比较常见,寓意为瓜瓞绵绵,多子多孙,兴旺发达。

现藏于孔子博物馆的清代累丝点翠鎏金瓜蝶纹银簪,长17.5厘米,宽14厘米,银质鎏金;以点翠工艺装饰蝴蝶、瓞瓜、花卉等纹,镶嵌红宝石、珍珠点缀。

《诗经》里也有不少与葫芦有关的诗句。如“南有樛木,甘瓠累之”“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这里的“瓠”“壶”“匏”指的都是葫芦。

葫芦藤蔓绵延、密集,结果多,果实里面又有很多种子,所以也被视为子孙繁盛、子女兴旺发达的吉祥物。

孔子博物馆藏粉彩花卉纹葫芦瓶(如图),高17.6厘米,口径3.2厘米,底径4.9厘米。此瓶呈葫芦形,口微撇,束腰,内凹平底。口沿描金,器身满饰花卉纹,腰饰珊瑚釉描金蝴蝶结。葫芦瓶造型端庄秀美,制作精致,施彩集红、粉、黄、绿、蓝等料于一身,鲜艳莹亮,花卉集牡丹、菊花、荷花等百花于一体,娇艳妩媚,再加以点睛之作的蝴蝶结,更显雍容华贵。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若有闲暇,不妨到博物馆近距离欣赏历代流传下来的文物,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

(大众日报记者 张依盟 通讯员 董文 报道)

责任编辑: 刘宪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