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丨引入“外援”,供暖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大众日报记者 赵国陆
2023-11-14 06:37:4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编者按 冬季供暖涉及千家万户,关系民生冷暖。近日,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山东各地陆续进入供暖季。百姓家里暖不暖?新能源供暖效果好不好?供暖服务是否能跟得上?本报派出多路记者,走访城乡社区,走进供暖企业,带来供暖一线的故事,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目前出厂水温71.9℃!”11月13日下午,走进济南供热调度指挥中心大厅,济南热力集团生产管理部副总经理于昌灏正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实时关注石横热电厂“石热入济”长距离输送供热工程一期项目的数据。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运的首批石横电厂余热,今冬穿过80公里的管道,从肥城送达济南市区。
今年省城集中供热面积新增2000多万平方米,中心城区达到了2.52亿平方米。作为大气传输通道城市,济南既要节能减排,不断淘汰燃煤机组;又要保障供热,确保市民温暖过冬。环保、供热两大民生问题,如何统筹兼顾?
电厂余热跨越四个县“入济”
近年来,济南积极向外拓展热源,正在实施的“外热入济”工程,目的就是以超低排放燃煤热电联产为主要热源的长输供热,推动实现中心城区的无煤化。
面对用热负荷的增加,济南能源集团今年建设了“石热入济”长距离输送供热工程一期项目,将石横电厂余热引入济南,以解决城区热源缺口,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通过数字大屏,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远途而来的热源,沿刘长山路、二环西路向济南西城区输送,计划今年供热400万平方米左右,达产后总供热能力可达3500万平方米。
那么,长途跋涉而来的热源如何保障安全?“石热入济”项目共跨越四个县市区,沿途经过济广高速、安栾河、济平干渠、黄河滩区等95处关键节点。于昌灏在大屏上调出一张“心电图”,这是“石热入济”项目的最新监测报告,是由济南能源集团旗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神思电子用“黑科技”定制的利器。
这张波形图经过AI算法处理之后,就能得出一份体检报告。“波动大的地方,是我们敲击管道做的测试。”他说,供热管道同槽敷设了4套光纤设备,两端有光谱收发仪器,发射固定波长的光,如果管道遇到挖掘施工、车压等震动,就在波形图上显示出来,然后远程调用无人机高空巡检以及摄像头,“固定哨”和“游动哨”配合来确认。该设备同样还可以精确感知管道外的温度变化,超过1℃就报警,经过智能训练学习之后,漏点能够精准定位到0.5米以内。据悉,济南的长输供热管道均配备了这些科技手段来保驾护航。
有了“外援”,济南今冬的供暖更有底气。下一步,项目将配合即将开工的“聊热入济”南线工程,可替代主城区“十四五”关停并转燃煤热电厂,实现全域内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同时,随着“外热入济”工程的实施,一批热源厂陆续转为备用调峰热源,只在极端天气、特殊情况下应急。
市区用上工业园的“零碳”能源
鼠标一点,于昌灏将画面切换到“东城智慧”供热项目,这也是今年的新增热源。他介绍,这是一种“零碳”能源,章丘区刁镇化工园区每天都产生工业余热水,温度大约50℃。借助板式换热器,工业余热水和供热管道里的水“不见面”就能把热量换出来,再用热泵逐步提温至100℃以上,一部分变为蒸汽供园区企业使用,其余高温水通过管道输送至38公里外的济南市区供暖。
记者来到飞跃大道的东盛中继泵站,站长张俊正在巡查加压供水泵的运行情况。“长距离输热必须在中途设加压站,像接力跑一样才能到达终点。”偌大的泵房内,10台大型加压泵分成两组,大大小小的阀门全部可以远程自动控制,确保热水在直径1.4米的管道内保持2米/秒的流速,38公里的路程一共有3个这样的压力“补给站”。各种数据通过传感器和网络实时上传,基本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张俊和3名工作人员每两个小时巡查核对一次,以随时处置调度任务和突发情况。
终点站位于综合保税区刘公河边,负责人高建勇指着数字孪生系统大屏告诉记者,大约90℃的热水经过7组换热器,循环回去的水温降为50℃左右,留下的热量进入周边的供热管网,与附近的莲花山热源厂、唐冶热源厂联网为小区居民供热。据悉,这一输热项目最大供热能力预计可达2000万平方米,今年优先用于唐冶片区。
按照替代优先、先立后破、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济南正在探索发展清洁低碳能源。
隔空的“手”自动调控温度
作为城市基础配套的重要组成之一,传统粗放式、分散式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供热系统,一场由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唱主角”的“智慧供热”正在上演。
11月9日下午,气温骤降。济南市槐荫区匡山小区119号楼的陈永新摸了摸客厅的暖气片,已经有温度了,他家的暖流来自小区的换热站。刚完成升级改造的泵房里,无人值守,所有设备全部自动运行,数据每2分钟上传一次,于昌灏在调度中心大厅可以实时查看,出现异常自动报警。
济南热力集团和康公司供热处副主任赵顺点开换热站的触控屏,电动调节阀定时调节来修正开合度,控制流量和温度来找最佳平衡点。智能系统犹如隔空伸来“一双手”,24小时分段自动调控温度,比如中午把温度降低一点,下班前开始升温。
“大温差小流量,供热效果好,还节能。”赵顺边走边打开手机上的小程序,随机找了一户居民,点开之后显示流量0.3立方米/小时,结合水循环温差,判断基本上室温正常。“流量过低的,可能是阀门的过滤器有杂质,工作人员会上门清理。换热站的一线人员不用再等居民的求助电话,借助传感器、物联网,能够预判哪里可能出现问题。”赵顺说。
坐在供热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智慧大屏可以实时查看全市3100个换热站、28条供热管网、32个大型热源点和29个小微热源点、21600余台入户温控器等全部数据。于昌灏表示,基于庞大的产热、输热、用热数据,结合天气预报、小区入住率、建筑节能等级、历史数据等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智能算法,得出各个换热站的所需热量,系统自动发送并执行指令,最大限度减少不热点、过热点。热源厂则根据系统算出来的负荷曲线压线运行,努力实现精准供热。
供热“智慧大脑”实现了与天气预报联动,根据天气变化自动运算出全市热源需求、管网压力、用户水温的结果,供热不再“临时抱佛脚”。
责任编辑: 蔡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