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被“找到”的救助对象

大众日报记者 赵琳 姜斌

2021-06-24 06:29:2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办实事解难题——

被“找到”的救助对象

滨州市滨城区彭李街道王家居委会居民王良君患有尿毒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无劳动能力,只身一人靠姐姐王淑云一家生活。

2021年5月,彭李街道民政工作人员在操作滨州“e家大救助”平台进行低保、特困群众基本情况日常维护时,发现王良君近期住院花费较大。街道工作人员立刻联系社区网格员入户调查得知,王良君在2020年10月已享受低保待遇,但12月底因尿毒症住院治疗,让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获悉情况后,街道工作人员便简化手续,上门办理临时救助。网格员在手机端上帮王良君提交申请,将所需的材料拍照上传,街道工作人员收到申请后,加速办理救助业务。

“我不懂政策,也没去申请,没想到网格员主动找我,给我申请救助,现在每个月能领到500元的生活补助,给家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收到救助款后,王良君十分感动。

通过滨州市民政局打造的滨州市“e家大救助”平台,越来越多需要帮助却无从求助的“王良君”们,能够被系统“主动”发现,获得帮助。

滨州市“e家大救助”平台统筹了民政、教育、住建、医疗、残联等16个部门(单位)的66个救助项目,覆盖了全市1.1万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收集了30多万条救助对象数据,共享5000万条医疗报销数据、13万残疾人数据、8.4万贫困人口数据。系统对这些数据自动比对,达到设定的“临界值”就会在系统中显示,工作人员便能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

“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遇到的困难最多,最需要予以关心和帮助。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省各级党员干部坚持以学促干、以干促成,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紧扣“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聚焦“守底线民生、保基本民生、创品质民生”这三个维度,切实将学党史与业务工作拧成“一股绳”,切实办好办实群众身边事。

近段时间以来,滨州市民政局从群众关注的特困人员救助和助老问题入手,拿出务实有效的举措,持续改善民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行又见效。滨城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卢艳介绍,他们立足社区智慧康养,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助老生活圈。今年计划建设或改造提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3处,各街道通过新建、购置、租赁、利用国有闲置房产资源等多途径解决场所问题。目前,13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均已完成选址。

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潍坊市高新区新昌发展区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持续用力。

“大爷,最近身体怎么样?低保金从1月份又上涨了一部分,5月发了611元的低保金。您近期不是住过院,帮您申请了3000元的临时救助金,已经打到银行卡上了,有空去取就行。”今年以来,每个月给包靠的困难户打一通电话,成了新昌发展区机关干部李志烜的“必修课”。

在完成2020年的脱贫解困任务后,新昌发展区的困难户帮扶工作并没有结束,而是延续了原有的包靠服务制度,各帮扶责任人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定期了解困难户生活近况,及时收集汇总问题需求,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切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每月一次的沟通电话也被居民称为“为民服务小喇叭”,赢得群众点赞。

(大众日报记者 赵琳 姜斌 报道)

责任编辑: 张晨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