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座谈会发言摘登

大众日报记者 赵琳 房贤刚

2021-08-01 06:55:0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编者按 7月31日,中共山东省委在济南举办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座谈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研究中心高质量建设,进行座谈交流。六位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首批特约研究员代表交流了认识体会,本报对专家发言进行摘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大基石”

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一级教授 韩庆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更具有一批理论研究骨干,发表了许多有分量有影响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山东省委及相关部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党中央批准山东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是对山东省在研究党的创新理论方面的充分肯定。

党的十九大报告分别从“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略”,这是基本遵循。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把“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作为权威的逻辑起点、总体框架和立论基础,按照“纲举目张”的思路,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进一步从“基本观点”“基本方略”中提炼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观点”。

就国内视野而言,蕴含在根本观点中有“三大基石”,即人民中心论、民族复兴论和强大政党论。

这有文本根据。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和中外媒体的见面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核心内容是“三个担当”:为民族担当;为人民担当;为党担当。

为民族担当,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讲的是国家或民族“强不强”问题,实质是民族复兴论;为人民担当,就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讲的是人民生活“好不好”问题,实质是人民中心论;为党担当,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我们党自身的建设,这讲的是我们党“硬不硬”问题,实质是强大政党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体上聚焦于解决这三大根本问题,人民中心论、民族复兴论、强大政党论,是这一思想的三大基石。

这也有实践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中具有重要地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意味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归根到底是解决三大根本问题:人民生活“好不好”、国家“强不强”和政党“硬不硬”。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质上是解决人民生活“好不好”问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实质上是解决国家“强不强”问题;解决这两大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自身必须硬,由此需要解决政党自身“硬不硬”这一根本问题。这三大根本问题分别是人民中心论、民族复兴论、强大政党论所解决的问题。

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颜晓峰

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蕴育新跨越的重大历史节点上应时而立、应运而建的。新征程新跨越更加要求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更加要求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更加要求深化理论研究、理论武装、理论宣传,研究中心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就精辟阐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文明之间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明了正确方向。“两个创造”的实质就是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

社会制度是文明发展的产物,又是文明变化的基础。以社会制度为标志区分现代化文明,存在着两种文明形态,一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一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构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石;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举。

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我们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仍然任重道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新的创造性实践。要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阶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艰巨性,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完成的,还要进行新的长征、攀登新的高峰;要充分认识全面建设、协调发展、统筹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复杂性,更好发挥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人民中心的政治优势,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要充分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性,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是最有说服力感召力的引领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儒家文化背景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 王学典

山东作为孔孟故乡,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为我们深刻理解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天然优势。我们要抓住难得机遇,不辜负中央信任,把儒学资源挖掘好利用好,把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建设好打造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好领悟好,推动山东思想理论和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儒家文化之间的天然联系。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儒家民本文化高度契合。儒家民本文化的核心,不仅在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心向背关系社稷安危,关系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政者要仁民爱民,赢得民心,更在于注重利民、富民,把调整民众正当的物质利益放到重要地位。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思想,是对深厚的传统民本文化的光大,既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生动展示,也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血脉与情怀的集中彰显。

二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密不可分。儒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既要顺应自然,又要顺应社会的客观规律。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也就是把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引领高质量发展。这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中国的鲜活注脚,也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典范。

三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儒家协和万邦、仁覆天下的追求基本一致。儒家的天下观念,主张以和平共处、友好协商为基调协和万邦,展示了开放包容的襟怀;儒家以天下归仁为己任,秉持“利万物而不争长短”的理念,倡导平等互利,重视公平正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与传统儒家的天下主义直接相通。

当前,在一系列全球性风险和挑战面前,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才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怎样才能担当起大国责任,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恐怕还要重新审视儒家智慧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党的百年奋斗主题与党的目标纲领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名誉院长、教授 包心鉴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一个重要论断:“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党百年奋斗的主题归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们深刻认识党的百年辉煌历史、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深刻认识如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和认识维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一,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从一开始就肩负着实现人民解放、谋求民族独立的历史重任。

1840年鸦片战争,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指引、中华民族苦难命运的刺激与警醒,这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建党思想和建党动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内在地成为党一切奋斗的主题,成为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的最实际行动。

第二,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实现党的纲领目标不懈奋斗的最集中体现。

历史和实践深刻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进行的不懈奋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为如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如何脚踏实地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作出了独特的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因此,党的百年奋斗主题与党的目标纲领是内在统一的。实现这个统一,正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战斗性和人民性的根本所在。

第三,新征程新使命,要求我们把党的奋斗主题与党的目标纲领更加有机地统一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迈步新征程,共产党人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党的百年奋斗主题与党的纲领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把眼前的努力与崇高的理想有机统一起来,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中实现党的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要树立远大目标,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坚定道路自信,坚定不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要坚持脚踏实地,把美好梦想转化为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

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主任 王韶兴

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一项重要理论工作,就是要通过严肃而科学的学术化凝练、学理化阐释、学科化构建以及逻辑化表达,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建设、科学体系建设、价值体系建设。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依靠理论本身的智慧启迪、思想伟力、逻辑魅力和道义感召力,在高质量“自信”的基础上,赢得新的更高层次上的“他信”,进而在国际活动中更好地做到:“有理说得出、说了传得开,传了有人信。”

第一,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三部曲”。十九世纪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成体系的关于人的彻底解放、全面发展的新理论和新实践。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开创了具体民族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道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已经并继续创造——人的彻底解放、全面发展的新的理论形态和新的实践样态。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旗帜捍卫、守护的典范;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继承、坚持的典范;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发展的典范;是根据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伟大创造的典范。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在新的征程上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使之成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前提、逻辑起点、价值追求和实践要求。

第二,准确把握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其中,马克思主义是精神和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和滋养,中国共产党是实践主体和政治主导。如何做,关键在于通过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创造,实现二者的“内在整合”与“价值融通”。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二要立足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要深入开展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四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第三,加快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化、学理化、学科化建设。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和学术自觉,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通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化凝练、学理化阐释和学科化把握,从话语生成机理、话语表达形态、话语国际融通等不同维度,进一步揭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终极意义、世界意义、民族意义、国家意义,以及对于“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成长的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有秉性与实践方略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袁红英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全新概括,是对百年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辟总结。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走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从1956年党章提出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到196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新中国初期的现代化建设布局初具轮廓。改革开放以来,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路径日益清晰。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走“新四化”的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分“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基本定型。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多元现代性比较中的自主开创型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彻底解决历史深层次问题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自主开拓型现代化。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1952年底,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为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完成,消灭了中国几千年的绝对贫困,为我国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强国梦扫除了巨大障碍。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飞跃。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开放性特征的世界型现代化。一是发展格局具有开放性。中国现代化进程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大国姿态,始终坚持中国立场、中国问题、中国方案,创建了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为世界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多元选择。二是发展贡献具有世界性。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作为人口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国家,将使全球现代化人口比例从当前的17%提高到37%,世界现代化版图的格局将被深刻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的现代化,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现代化版图的现代化。          (□记者 赵琳 整理 摄影 房贤刚)

责任编辑: 禹亚宁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