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点料】宋代的医疗上门服务

大众日报记者 鞠杰

2019-08-25 16:20:00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00:00.00]
                                    

烈日炎炎,对人的生理与心理,都是一大考验。

如今,降温神器遍地都是,可每到夏天,走在大街上,仍是酷暑难当;那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岂非更加难熬?

古时交通不便,住在偏远乡村的人,若是碰到了什么急病,往往只能听天由命。一来,请大夫难;二来,买药也难。所以,民间盛行偏方。但诸病皆靠偏方,难免不靠谱,因延误治疗时机而丧命的例子,比比皆是。

到了宋代,问题有了转机。

这还得从宋徽宗说起。说到宋徽宗,多数人的印象,恐怕好不到哪里去。有艺术天分,但也是不折不扣的败家子。可宋徽宗在位时,也办了几件好事。其中之一,就是设立惠民药局。

当时有官员上了道折子,大意是说,偏远乡村之人,看病不易,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宜设立平民药店。宋徽宗看了,大笔一挥,批准了。

于是,从宋徽宗开始,一直到明代,惠民药局都是百姓看病买药的不二选择。惠民药局是专门为偏远贫苦之民而设,所以药价便宜,只有市价的三分之一,而且可以送药上门。

到了夏天,惠民药局最忙的是大夫。

古时以农为生。哪怕炎炎夏日,顶着大太阳劳作的,不乏其人。而且,夏天蚊虫滋生,各种疾病也比平日多。所以,每到夏天,惠民药局都会定时派大夫下乡送药。这惠民药局下乡巡诊的标准阵仗是:一名大夫,若干名兵丁。

这兵丁何用?是保镖吗?其实兵丁的作用,不是保护医生,而是充当医生的苦力,挑担子。而担子里头,放的是各种夏日防暑防病的常用药。这些药,说重不重,但一来量大,不轻;二来,大夫多是寒窗苦读的读书人,若是自己挑担子,别说下乡巡诊,恐怕连路都难走。

夏日送药,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医疗上门的服务,这可是宋代首创。

来源:今参考推荐

郭华悦/《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 单青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