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悦读|大众日报海外版:国际日报249期

大众日报记者 单体敏

2022-06-30 11:14:4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凝聚广泛共识 取得丰硕成果

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圆满落幕

本报青岛讯 签约重点外资项目99个,总投资156亿美元、合同外资53.1亿美元……6月21日,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圆满落幕,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在商务部、山东省共同努力下,峰会取得丰硕成果。”在6月21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曾赞荣介绍,峰会进一步凝聚高水平开放共识,能级持续提升;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内容,跨国公司主场作用不断放大;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成果更加丰硕。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风险挑战增多。在这一背景下,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如约而至并取得丰硕成果,宣示了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

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本届峰会在延续前两届峰会框架的基础上,着力放大峰会的效应,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内容。“峰会精心组织了14大类、44场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用‘一个主题、三个首次、多个层面’来概括。”曾赞荣说。

“一个主题”即始终围绕“跨国公司与中国”这一主题,聚焦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RCEP落地生效、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知识产权和营商环境,创新设计6个议题,提升了峰会的时代性、引领性、针对性,为跨国公司、工商各界、政界学界提供了高效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三个首次”即首次设立高峰对话系列活动、首次举办山东省政府经济咨询顾问会议、首次设立主宾省活动。“多个层面”即举办了国家部委层面、省级层面、城市层面和企业层面等多层面的活动。

本届峰会创新活动形式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吸引力。“本届峰会更具国际影响力,更具专业影响力,更具品牌影响力。”省商务厅厅长张德平介绍,据初步统计,线下参会跨国公司476家,比上届增加58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86家,比上届增加30家;行业领军企业290家,比上届增加28家;参会企业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覆盖面更广;日本、意大利、匈牙利政要线上参会,规格更高。新老朋友纷至沓来,表明峰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峰会在山东举办,为跨国公司、工商各界、政界和学界搭建了高效的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在国家外交大局、经贸大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赢得了跨国公司的一致好评与肯定。”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俞子荣评价说。

本届峰会举办了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共签订重点外资项目99个,总投资156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1.4%,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产业领域。这些项目投资体量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推动山东与跨国公司合作迈上了新台阶,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了新的澎湃动力。

“青岛峰会是今年首场大型的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家级活动,释放出强烈的信号,这使AGC更加坚定了扎根中国的信念。”AGC中国总代表上田敏裕说。

在“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投资放心、发展安心

一个个重大外资项目“花落”齐鲁的背后,是山东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近年来,山东对标国内国际最高标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创新突破行动、创新提升行动,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在全国第一方阵中持续争先进位。

作为全球性的生物医药企业,阿斯利康在峰会期间与山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山东投资建设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我们还计划在山东设立阿斯利康中国区域总部,成立以罕见病为主题的创新中心、生命科学创新园及产业基金,全面加强在创新生态、流通贸易、基金合作、论坛与展会及研发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加速生物医药创新资源集聚,进一步提升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阿斯利康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说,通过与山东各级政府的接触,他对山东的营商环境非常认可,对山东的未来充满信心。

看好山东的不仅仅是阿斯利康。山东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跨国公司在“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投资放心、发展安心。今年前5个月,山东实际使用外资90.4亿美元,同比增长8.7%,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仅去年,美国江森自控、法国威立雅、丹麦马士基集团、日本住友等33家世界500强在山东投资项目69个,其中,美国固特异轮胎、英国劳埃德银行等5家500强首次在山东投资。选择山东、投资山东正成为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坚定的选择。

山东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不断放大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平台溢出效应,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奋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一个更加开放的山东将携手世界,谱写互利共赢新篇章。

( 王建 孙源泽 刘兵 )

上图:本届青岛峰会共有来自全球186家世界500强企业和290家行业领军企业的领导人,多国驻华使节,有关国际组织和商协会、专家学者代表等参加,线上线下参会嘉宾超过5600人。图为与会者在峰会间歇拍照。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下图:6月21日,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峰对话”举行。

(刘兵 摄)

第一财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峰对话活动成功举办

加快数字化转型 落实黄河国家战略

数字经济席卷全球,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是“国之大者”,两者都备受关注。6月21日上午,在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举办的第一财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峰对话活动上,与会嘉宾围绕这两个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加快转型步伐,拥抱数字经济新机遇

5G技术作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要素,对数字未来至关重要。据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朴介绍,2021年5G在中国带动经济总产出1.3万亿元,在直接带动、间接带动总产出方面,均比2020年增加30%以上。

在孟朴看来,中国已经走在了全球5G发展的前列:“在‘适度超前’政策引领下,中国已建成5G基站161.5万个,占全球60%以上;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到5.2亿,全球占比超80%,5G商用部署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面对中国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市场,跨国公司都会敏锐作出选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拥抱数字化世界。

“疫情期间,戴尔支持中央电教馆搭建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为全国两亿多中小学生居家学习提供支持。云平台稳定运行至今,为全国广大中小学生通过云课堂学习知识贡献了力量。”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周兵说。

数字化转型风险与机遇并存,跨国企业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

Adobe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吴振章认为,除了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跨国企业要与时俱进地更新在中国市场布局的思路,深入理解中国的商业生态,为中国客户提供贴合市场和文化背景的内容和信息,才能与中国数字化创新体系共进、共赢、共发展。

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隐私是基石。微软企业商用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袁以拓表示,企业做全球性布局以及出海运营,要具备完善的企业治理和运营能力,打造一个非常强健的技术平台,要做到科技向善、数据合规。

发挥龙头作用,合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落实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做到这一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生态保护根本上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山东实现绿色发展,根本上要靠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宋继宝说,“山东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并实行‘五个减量替代’,保证了山东在绿色基础上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万达集团形成了从炼化到轮胎的完整产业链条,构建起“少油多化”的产业格局。“要让传统产业不传统。”中国万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尚吉永说,企业坚持创新引领,拥有四个国家级实验室,同时注重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为石化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作为黄河流域唯一的沿海省份,山东如何发挥对外开放门户作用,与沿黄省区携手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我们充分发挥在对外开放、陆海统筹方面的比较优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海林介绍,山东主动与沿黄其他省区会商对接,今年重点推进7个领域、60个合作事项落实落地,带动黄河流域省际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一说到港口,大家往往想到的是海港,我们加进了一个概念——陆港。”省港口集团总经理李奉利说,以青岛港为龙头的山东港口集群,为了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省港口集团正大力建设陆港,现拥有陆港22个,“十四五”时期要达到50个,通过陆港提质扩容加快黄河流域互联互通。

(王建 白晓 )

瞄准新机遇 争做合伙人

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与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积极参与。他们或登台路演,或发表演讲,或参与讨论,探寻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下的“山东机遇”。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近年来,青岛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布局。同时,青岛以及山东独特的区位优势、强大的科技实力以及开放的投资环境,也为大健康产业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本届峰会上,我们计划在青岛投资建设生产供应基地并设立区域总部,助力青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高地。

阿科玛大中华区总裁张潇雨:山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空间区位优越,工业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巨大。去年,公司将旗下第四代新型氟材料产品在亚洲的重要生产基地布局在淄博。阿科玛将发挥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产业集群效应,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山东,实现更大程度互利共赢。

马夸特开关(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贝特霍尔德·阿伦茨:今年,公司投资4000万欧元,在山东建设德国马夸特汽车电子系统与开关二期项目。继2017年一期项目后,再次相聚并“牵手”,源于对山东的信任。项目落户地威海是一座美丽而温情的城市,不仅能让你享受生活,也能让你的项目在这里放心发展,我在山东找到了家的感觉。

美国空气产品公司中国区氢能业务总经理胡华利:山东在氢能产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2021年,美国空气产品公司在淄博市桓台县建成首座自由加氢站,也参与了山东“氢进万家”项目。下一步,公司将在山东加速推进氢能项目建设,以覆盖氢能全产业链的综合解决方案,为山东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山东“氢进万家”示范工程的全面实施作出贡献。

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副总裁赵炳弟:2019年,松下第一次把决策总部放到海外,落户北京。新能源板块,我们特别关注山东,尤其是济南的比较优势。这次峰会上,我详细了解了山东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感到很振奋。希望瞄准新机遇,能争取到项目落地山东的机会,同战略合作伙伴深化合作,共同助力山东新能源产业发展。

( 张忠德 张晓帆 李媛 )

《跨国公司在中国:全球供应链重塑中的再选择》研究报告发布

中国的全球供应链优势依然明显

本报青岛讯 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编写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全球供应链重塑中的再选择》研究报告,近日在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开幕式上发布。

《报告》认为,全球制造业经过多次转移,目前已形成了以中、美、德为核心的三大制造业中心和供应链高度依赖的“四大梯队”分工格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介绍,《报告》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观点。第一,全球供应链格局正在加速重构,受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供应链格局呈现出从全球分工向区域聚集转变;从高度集中向多元化、近缘化转变;从网络结构向研产消一体化转变;从劳动力偏好向数字化驱动转变;从市场化竞争向政治权力角逐转变这五个趋势。

第二,中国仍是跨国公司全球投资的重要目的地。跨国公司在中国制造业领域投资稳中有进,投资增速比全球制造业FDI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同时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智能制造业利用外资持续高速增长,占比超过1/3,外资大项目已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跨国公司营收和利润实现双增长。

第三,中国的全球供应链优势依然明显。顾学明将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中国制造业规模大,供应链韧性的优势难以替代;二是中国制造业低成本竞争优势虽然弱化,但在劳动生产率、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高性价比优势正在凸显;三是中国市场规模巨大,在亚洲供应链中的中心地位稳步上升,投资中国意味着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四是中国创新资源丰富,研发市场转化率高,创新应用性强的新优势持续提升;五是中国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正在形成。

(孙源泽)

6月19日,观众参观“跨国公司与中国主题展”。

( □ 新华社 发)

6月19日,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开幕式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 刘兵 李子路)

责任编辑: 单体敏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