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端午故事‖怀想吃粽子的酸甜苦辣

2021-06-09 12:10:21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赛龙舟与吃粽子是自古传承的端午节两大礼俗。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在端午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大众日报客户端联合大众日报丰收副刊推出“我的端午故事”专辑,欢迎各位文友惠赐佳作!

来稿力求有新意,有深度,有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避免落入俗套。

投稿邮箱:liujun0519@126.com

我的端午故事‖怀想吃粽子的酸甜苦辣

□丁太如

  

端午前夕,儿媳妇早早地为我们送来了包装精致的粽子,乐得老伴合不上嘴,直夸儿媳妇懂得孝敬老人。

其实,每年都有端午节,每年吃粽子的感觉都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粽子的味道就像抹不去的记忆,时时回旋在脑海之中,但始终难以忘却的还是母亲亲手包的粽子。

父亲去世的时候,我还没有结婚,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和妹妹拉扯大,好在父亲在临终前,把一手理发的手艺传给了我,并且告诉我“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的“座右铭”。

那个时候,一到端午节,母亲就会迈着那双小脚,早早地割下房屋后面生长的艾草,悬挂在每一个门沿上,说是驱邪。由于我每天给别人理发,母亲带着妹妹,在河边用绑着带钩的竹竿,打着苇叶,回家后为我和妹妹包粽子吃,每次煮粽子的时候,还在锅里放上两个鸡蛋,那时候我给别人理一个发才一个鸡蛋。也许是糯米比一般米贵的缘故,母亲每次包粽子的时候,总会掺进去一些一般的大米,我问过几次,母亲说吃粘东西太多不好。尽管如此,每次吃母亲包的粽子,总是吃了一个又一个,好像总是吃不够似的。母亲知道我爱吃粽子,每次都要包好多,一次吃不完,害怕坏了,就用水桶把粽子泡在煮粽子的水里,然后用绳子把桶吊在水井里。那时候包粽子没有像现在包红枣、葡萄干什么的,母亲还经常把粽子拨开后,切成片用油煎上给我们吃。

后来,我和妹妹相继成家,母亲仍然每年给我们包粽子吃,但那时候起,母亲再也不用去艰难地打苇叶子。再后来我有了孩子,正赶上闹饥荒的年代,那时别说包粽子,就连饭都吃不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日子日渐好转,母亲又想起要包粽子,但是牙已经掉得差不多了,有时咬线都咬不住。老伴不会包粽子,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不是到娘家拿粽子,就是请别人到家里来包粽子。

而今,母亲已经去世多年,我们也都在孩子的成长中一天天老去,虽说现在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粽子,但始终吃不到当年母亲亲手包的粽子的味道。

责任编辑: 刘君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