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志|大雪如期至,松柏无畏寒
大众日报记者 魏 然
2023-12-11 00:42:4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清郑燮《双松图轴》山东博物馆藏
视频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大雪节气霜气浓,深冬寒意入骨中。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至此而雪盛。
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厚厚的积雪不仅为农作物创造了保温保湿的良好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所以有“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大雪不仅昭示着来年的安稳、祥瑞,也为人们带来了别样的美景。“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在辽阔的大地上,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
山东博物馆藏有众多与大雪节气息息相关的文物,其中一幅书画格外引人注目,也是该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双松图轴》。
《双松图轴》是清代著名画家郑燮的代表作之一,1954年入藏山东博物馆。此画纸本,墨笔,画心纵201厘米,横101厘米。书法绘画俱佳,保存品相完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郑燮中进士做官前后,均住在扬州,以书画为营生,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以擅画兰、竹、石闻名,尤精墨竹。画面中,两棵一远一近的松树居中擎天而立,在松树旁,竹子坚瘦挺拔、怪石浓淡有致、兰草墨色水灵,是郑板桥的擅长之作。
这幅《双松图轴》是郑燮送给友人肃翁的作品,郑燮于乾隆二年与肃翁相识,因志趣相投结交为友。二十多年后,看破世态炎凉的郑燮对好友肃翁朴实忠厚的品格愈发赞扬与崇敬,于是创作出这幅《双松图轴》,赠予好友,借画抒情。
在题记中,郑公写道:“乾隆二年丁巳,始得接交于肃翁同学老长兄,见其朴茂忠实,绰有古意,如松柏之在岩阿,众芳不及也。后十余年再会,如故。又三年复会,亦如故。岂非松柏之质本于性生,春夏无所争荣,秋冬亦不见其摇落耶!因画双松图奉赠。弟至不材,亦窃附松之列,以为二老人者相好相倚借之一证也。又画小竹衬贴其间,作竹苞松茂之意,以见公子孙承承绳绳,皆贤人哲士,盖朴茂忠实之报有必然者。”
竹子清瘦孤直,有清雅脱俗、不作媚世之态;兰花高洁贤德,有淡泊名利之性;怪石谦虚低调,有厚重朴实之感。观之好友肃翁,朴实忠厚、品性高洁,家庭同样和睦,子孙兴旺皆贤人哲士。因而,郑燮将作品取竹苞松茂之意,希望好友肃翁,家运更佳,序天伦之乐事,表达了对好友的质朴情谊。
一远一近两棵青松,挺拔苍劲,枝干旁逸斜出,仿佛是在相互依凭,也似在独诉衷肠。在寒冬腊月万木肃杀之时,松柏傲然挺立,在肆虐的风雪中,愈发显得苍翠茂密。郑燮用这朴茂忠实、刚正不阿的松柏,既是代指好友肃翁,也是隐喻不与权贵同流合污,廉洁奉公的自己。
郑燮晚年在扬州进行创作,以写意为多,风格潇洒张扬,但反观这幅画作,画面设计精巧,笔触工整细腻,构图层次合理,不同于一般的应酬之作,显然是倾注了对挚友真挚饱满的情感。(通讯员 李大玮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魏 然 报道)
责任编辑: 杜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