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蜂起 稷下寻迹

大众日报记者 张依盟

2021-09-11 08: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往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刘家庄东北方向走,在张皇路的南侧,透过两旁疏疏落落的草丛可以看见一块石碑,这就是稷下学宫遗址碑。很难想象这里曾有“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的盛况。稷下学宫遗址的位置在齐故城小城西和西南,北起长胡同村南,南至西关西,刘家庄南,西至遄台左右,东至齐故城小城西门和西南门。18年前,临淄区政府在此区域内树遗址标志碑一座。

齐国故城,分大城与小城两部分,大城即城郭,小城即宫城,两城巧相衔接,周长43里,构成了庞大的城建整体。西汉刘向《别录》云:“齐有稷门,齐之城西门也。外有学堂,即齐宣王立学所也,故称为稷下之学。”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系水傍城北流,迳阳门西,水次有故封处,所谓齐之稷下也。”《齐地记》也载:“齐城西门侧,系水左右有讲室,趾往往存焉。盖因侧系水,故曰稷门。”都可以推测稷下学宫遗址就是在这一带。

稷下学宫的具体位置是如何明确的?在齐故城小城西门约一公里,有一夯筑高台,高5米,南北60米,东西50米。这便是春秋时期的遄台,俗称歇马台。《晏子春秋》有言:“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在这里晏子与齐景公对“和”与“同”之异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辩论,证明春秋时期这里是齐王城外的一座宫室建筑。在台东约100米处,现有一块长约400米,宽200米的高台地,当地群众叫它“稷堰”。近处发现过两口战国水井,井内出土多节陶井圈,还出土不少铺地纹花砖、战国瓦当及板瓦。从现在的西关村向西,经过遄台附近有一条古大道,世称黉大路。黉,意为“古代学校”,黉大路就是通向古代学校的大道。传说当时稷下学士常从这条路出入稷下学宫,所以也叫学士路。1986年修建辛东公路时,在谭家庙北发现一条古道通向齐故城小城方向,与黉大路相距不远而平行。

同时,自2018年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临淄齐国故城西侧、系水两岸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工作,在2020年有了重大考古发现。夯土基址勘探结果显示,夯土建筑群整体呈东西向分布,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共发现夯土基址16处,分4排分布。在发掘区西部集中分布有钱范废弃坑和水井等铸币遗存,同时打破其下层的夯土基址及其相关的遗迹,可知此地存在两期不同性质的遗存:早期为夯土建筑群,晚期西部区域作为铸钱作坊。夯土建筑群为一处高等级封闭区域的建筑群,建筑等级较高,规划性较强,似与稷下学宫有一定的关联性。

稷下学宫始建于田齐桓、威时期,宣王时兴盛,闵王后期中衰,甚至因乐毅伐齐而一度中断。田单复国之后襄王再度恢复学宫,至秦灭齐后,稷下学宫消亡,历时大约一百五十年左右。徐干《中论》曾言:“昔齐桓公立稷下之官,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当时游学于稷下的学者有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此外,游学于稷下的学者还有属于儒家的孟子、荀子,属于道家的宋钘、尹文,属于阴阳家的邹奭。这批学者聚集于稷下,齐国君主为他们“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允其“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不治而议论”。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荟萃的中心,举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各派思想在此交流碰撞,他们围绕着王霸、义利、天人、人性善恶、世界本原、名实等时代论题开展学术辩论,开创了百家争鸣的一代新风,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同时,稷下学开启秦汉文化发展之源,对秦汉以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稷下学宫具有多种功能。首先是教育功能,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知识,稷下学宫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官方大学;第二是政治咨询功能,它是中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三是学术研究功能,是战国时期的学术研究中心。

作为我国最早的由政府创立、私人办学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学术自由、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对中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学术自由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本精神,研究稷下学宫学术自由精神的内涵及发展,对高等教育学术自由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依盟 实习生 林菲 报道)

责任编辑: 吕晗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