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微历史|王昌龄《塞下曲》:充满悲天悯人情怀的边塞诗歌

大众日报记者 武宗义

2023-09-22 06:20:3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前文说过,王昌龄的诗以七绝见长,尤其以登第之前远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名,这其中有《塞上曲》和《塞下曲》流传至今。

今天要推介的《塞下曲》和《塞上曲》立意有相同之处,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蕴含了诗人的反战思想。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读一下《塞上曲(一)》:

塞上曲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上曲》通过对蝉鸣桑林、芦草枯黄等景物描绘,寓情于景,极写塞上的秋寒萧瑟,继而用戍边勇士(幽并客)老死塞外荒漠的凄惨境遇,告诫人们不要学京城的游侠儿不知道战争的残酷,恃勇矜夸,而在遥远的塞外荒寒之地与沙尘并老。全诗殷殷告诫,真挚动人,间接表达了反战思想。

《塞下曲》与《塞上曲》情感一脉相承,寓情于景,异曲同工,诗中写到:牵马饮水渡过秋天的河流,水流寒凉,秋风吹过就像刀割一样。平沙漫漫夕阳还未落下,灰暗的天色中看见遥远的临洮城。当年长城一战,都说将士们意气高扬,但是又有谁知道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地夹杂着蓬蒿野草。

《塞下曲》用侧面描写手法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思想观点。

需要一提的是,诗中提到了两个地点“临洮”和“长城”。其中临洮在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的起点,它见证了许多残酷的征战。

据史书记载,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十月,吐蕃精甲十万进攻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率所部2000人紧急出动,与临洮两军合兵据敌。王晙设下疑兵计,派出奇兵七百人穿上吐蕃人衣服带着鼓角,分作前后两部在敌营附近大呼小叫、鼓角相应。吐蕃兵一下炸了营,自相残杀,死亡万余人。随后,王晙和摄右羽林将军薛讷合军,追奔吐蕃至洮水,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伤惨重,洮水为之不流。“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就说了此战对大唐的重要影响。

然而大约10年后,也就是王昌龄游历边塞之时,这里再次发生兵祸。

开元15年(公元727年),因为吐蕃屡教不改、“外交”言辞傲慢,唐玄宗不顾丞相张说的劝阻,派大将王君㚟(chuò)出兵讨伐吐蕃。

此前一年的冬天,吐蕃大将悉诺逻进犯大斗谷,进攻甘州,烧杀抢劫后退走。王君㚟一边跟踪追击,一边派兵潜入吐蕃境内,烧掉路边野草。此时大雪风飞、天寒地冻,吐蕃军人困马乏,死伤惨重,战马死了一半多。王君㚟等尾随追击,大败悉诺逻后军,并缴获数以万计的辎重羊马。唐玄宗大喜,擢升王君㚟为左羽林大将军,从此更加追求建立边功。

不料,当年闰九月,王君㚟带兵在肃州拦截前往突厥的吐蕃使者,被回纥瀚海司马护输设伏杀死,消息传出,河陇震动。

而今,远远望去,临洮城依旧,“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曾经的辉煌战绩仍在众口传说之间,然而眼前的景象却是“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短短几十字,边塞秋季的萧瑟荒寒与的昔日战场的萧条悲凉“尽收眼底”,让人身临其境,感叹伤怀。难怪有论者称赞说:“极简、极纵、极古、极新,俱在汉魏之间”。笔者愚钝,对这首诗没有上述批评家这么深的感悟,只是觉得诗人王昌龄在当时主流舆论多以杀敌建功为风尚的之时,有如此悲天悯人的情怀,就足够了。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武宗义报道 音频主播 徐梦欣)

责任编辑: 武宗义     签审: 王建国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