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成语故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晋惠公忘恩负义的故事

大众日报记者 武宗义

2023-11-10 07:29:0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本期成语故事继续讲春秋晋国国君晋惠公的故事。

前文说过,晋献公死后,晋国陷入内乱,两位国君被杀,最后国君宝座落到了晋惠公姬夷吾身上。

天上突然掉下这么大的馅饼,姬夷吾做梦都会笑醒。但问题是,想当初为了取得秦国的支持,晋惠公曾经亲口向姐夫秦穆公许诺“以晋河西之地与秦。”但所谓“时位之移人也”,登上国君宝座后的姬夷吾立马翻脸不认人,不仅拖延“划拨”许诺给秦国的河西之地,还逼死了有恩于己的大臣里克。

消息传到秦国,正在秦国“出差”、侥幸躲过屠杀的㔻郑父本能地感到了危机,于是建议秦穆公重金收买晋国大臣吕省、郤称、郤芮等三人,驱逐晋惠公,迎立重耳为国君。穆公答应了,于是派人和㔻郑父一同回国,送厚礼给吕省、郤称和郤芮三人,还说了很多客套话。㔻郑父的这一不正常举动引起了三人的警觉,三人商量说:“礼重话甜,这一定是把我们出卖给秦国了。”于是三人动手诛杀了㔻郑父以及㔻郑父和里克余党。㔻郑父的儿子㔻豹仓皇逃往秦国,建议秦穆公攻打晋国,被穆公拒绝。

公元前647年冬天,国内局势动乱不休的晋国又遇到了头疼事——大饥荒。万般无奈之下,晋惠公厚着脸皮向秦穆公求援,希望买点粮食救急。

对于是否援助这个言而无信的家伙,秦穆公颇有些踌躇,于是召开“御前会议”研究对策。穆公问子桑(公孙支):“给不给他们(粮食)?”

子桑回答说:“如果我们再一次给晋国恩惠,晋国报答我们,您还要求什么?如果再一次给予恩惠而不报答我们,晋国的百姓必然离心离德;我们再去讨伐,晋国必然失败。”秦穆公又向百里奚征求意见,百里奚回答说:“天灾流行,总会在各国交替发生。救济救灾,援助邻国,这是正道。按正道办事会有福禄的。”

看到大家支持救援晋国,上文提及的亡命秦国并担任大夫的㔻豹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晋国言而无信世人皆知,而且又杀了大臣里克等人,民心不附,此时不但不应该援助他们粮食,还应该趁机攻打它。而秦穆公最终采纳了子桑和百里奚的建议说:“我们讨厌的是晋君夷吾,晋国人民没有罪过……我们不能向天下人展示秦国无道。”于是,秦国动用了大批船只,通过黄河向晋国输送救济粮,粮船从秦国的都城一直到晋国的都城绵延不断,史称“泛舟之役。”

一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公元前646年冬天,秦国也发生了大饥荒,饥民嗷嗷待哺,秦穆公派出使者向晋国求援,晋惠公同样召开了“御前会议”。

大夫庆郑说应该立即支援秦国,他说:“背弃恩惠就没有亲人,幸灾乐祸就是不仁,贪图所爱惜的就是不祥,激怒邻国就是不义。这四种道德都失去了,我们用什么来守护国家?” 大夫虢射反问道:“皮都不存在了,毛将附着在哪里?(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庆郑说:“如果丢弃信用,背弃邻国,我们再有困难后谁来周济?没有信用就会发生灾难,失掉救援必定灭亡。就是这样。”虢射不为所动说:“我们曾经在土地割让上失信秦国,现在即便卖粮给它,也不会减损秦国的仇怨,而且会让他们更加强大,不如不给。”

庆郑坚持说:“背弃恩惠,幸灾乐祸,为百姓所唾弃。这样做的话,亲近的人都会结仇,何况是敌人呢?”

晋惠公不听,不但不给予援助,反而要趁机发兵攻打秦国。对此,走出朝堂的庆郑作出了准确的判断说:“国君要后悔的!”

果不其然,公元前645年,熬过大饥荒的秦国迎来了丰收之年,开始将复仇的刀锋指向晋国,这就是有名的秦晋韩原之战,战斗结果是晋惠公被俘,姬夷吾差点成了祭品。由此来看,当初极力撺掇晋惠公背信弃义、见死不救的大夫虢射堪称“猪队友”,尽管他无意间创造了后来的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关于秦穆公向晋惠公复仇的故事,朋友们可以搜索此前发表的成语故事《外强中干》,这里就不赘述了。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武宗义 报道,插图:济南钢城书画名家 周慎宝)

责任编辑: 武宗义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