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一句“等我”的分量有多重?《逃出大英博物馆》告诉你
大众日报记者 郭治权 赵丰
2023-09-07 14: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郭治权 赵丰
近日,由90后UP主“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共同创作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一经上线便火爆全网,引发了国人情感共鸣。
事实上,该短剧的创作源于一个网友看似“荒诞”的拍摄建议,2023年初“煎饼果仔”回复了“等我”两字,便开始了筹划,让我们看到了一句“等我”两字的分量有多重。
一句“等我”成为了青年一代爱国行动派的最好注解。年初大英博物馆文物丢失被爆出后,短时间内即引发了网友热议。相对而言,作为普通人面对本国早年被抢文物丢失的涉外话题时,除了网络上的关注、发声之外,所能做的事有限,但这两位UP主并没有止步于发声,而是在看到网友那个想象力较为丰富的建议后,萌生了付诸行动的冲动,仅仅回复了一句“等我”,便停更自媒体,开始了筹划拍摄。
一句“等我”背后,不仅有不计成本的付出,还有很多没有记录的拍摄过程的艰辛。两位UP主决定创作这个短剧之后,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停更筹划了3个多月,这期间推掉了所有的广告与商单,认真翻阅历史资料,创作脚本,自费飞到大洋彼岸拍摄,并且运用3D动画技术将文物拟人化,只为了让更多的人们关注到流失在外的文物。拍摄过程中,也可以想象其中的不易,但两位UP主坚持了下来。一句“等我”,成为了一句承诺,最终他们兑现了。
一句“等我”换来了更多的“等我”。《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火爆,流量是最好的证明。但在笔者看来,其火爆所带来的不仅是激起了国人的家国情怀,引发了更多人对海外流失文物的关注,而是促使更多的年轻人开始思考如何做一个爱国的行动派。观看短剧时,实时弹幕上不时会弹出“等我”的留言,一句“等我”,引来了更多的“等我”。就以海外流失文物回国问题,国家层面自有途径与做法,但在每个国人个体层面,也可以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为之付出努力。普通群众可以借用自媒体平台宣传相关内容,既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也借此扩大知晓度;有一定艺术创作能力的继续进行相关创作。
一句“等我”的分量有多重?《逃出大英博物馆》告诉你我:行动是最有力的语言。
(大众日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郭治权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丰)
责任编辑: 李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