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山东榜young|“茶博士”范明昊:科研助农,期待创新突破

大众日报记者 尹燕燕 孟焕然 刘宪伟 鞠杰 耿俊逸

2022-09-07 10:39:11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他是母校建校以来唯一的茶博士,曾多次参与科研助农,手把手教当地茶农制茶,参与的国家专利无偿捐赠给当地;他是实验室里的“大总管”,耐心为身边学弟学妹提供帮助;他还想尽己所能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将来让大家喝上自己研发的茶饮料。

范明昊,中国海洋大学2018级食品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一位不忘初心、心无旁骛做好产品的茶博士。今天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你听说过茶博士吗?在中国海洋大学就有这么一位,还是建校以来的第一位茶博士,他就是范明昊。

2015年,范明昊被保送到海大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汪东风教授,投身食品工程专业,2018年起攻读博士学位,硕博期间主要从事茶多糖研究,参与编写“富含茶多糖茶饼的制作工艺”等两项专利,用科研助力乡村振兴。

对于为什么想成为一名茶博士,范明昊的回答朴实又真诚:“我研究的其实是茶叶的提取物——茶多糖,这个领域我觉得很有前景,也具有挑战性。”

茶香十里助农心,他把论文写在了茶田里

2020年起,中国海洋大学定点帮扶云南省绿春县,在汪东风教授的带领下,范明昊全程参与其中,开始了茶业助农之路。

他和导师深入多个村落,手把手教当地茶农制茶,传授正确的制茶工艺。经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他们开启了绿春高端茶项目——研制高香白茶,通过提升茶饼中的茶多糖成分,让茶叶香气更加浓郁。范明昊说:“茶多糖的降血糖效果比较好,功效一直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科研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研究过程中,范明昊发现白茶香气不足、叶子总是变黑等问题,他与团队从食品化学的角度做了很多尝试,在一次次的试验以及当地制茶人的帮助下,经过两年潜心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发现,只有当地的春茶才更适合做高香白茶。

在绿春田间地头,常常能看到范明昊与当地茶农畅聊的场景,当地茶农亲切地称呼他为“小范博士”。范明昊表示,“一切都要用实力说话,只有具体的成果和收获,才能潜移默化地让当地村民更加认可你。”他参与编写的茶多糖茶饼专利已无偿捐赠给当地,并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在范明昊与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绿春高端茶项目逐渐成熟,富含茶多糖系列饼茶、高香白茶年均产能预计可达200吨。绿春县茶叶直接产值与销售收入年均增幅预计达到20%以上,2022年将实现约4.9亿元产值与销售收入。

他是实验室里的“大总管”,也是大家的“知心哥哥”

在海大食品学院博士群体中,范明昊虽然是唯一一个茶叶方向的博士,但却一点也不“孤单”。在学弟学妹的眼中,范明昊这个大师兄不仅亲和、有责任心,还特别乐于助人,人缘非常不错。

他是实验室里的“大总管”。因为在实验室待得比较久,各种仪器都非常熟悉,他会定期组织实验室内部仪器使用规范培训,为学弟学妹的课题出谋划策。“感觉像在带一群可爱的孩子。”范明昊说。

他还是大家的“知心哥哥”。有时他会为找工作遇到瓶颈的同门提供就业指导,帮助大家渡过难关。范明昊说:“虽然我现在已经毕业,偶尔回一趟学校,还是会有人来找我谈心,说说科研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有的聊着聊着就哭了。”

未来继续围绕茶叶做文章,想研发出自己的茶饮料

“我想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在企业和产品的生产上,期待能研发出自己的产品。”范明昊说。民以食为天,他坚定未来要在食品领域工作。

前不久,范明昊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进入青啤集团博士后流动站,成为研发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希望能将所学知识落地生产。

对同在科研路上奋斗的科研人,范明昊用“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鼓励大家。“科研中有问题我不怕,怕的是没有问题,没有难题,就说明没有创新点。”范明昊说,期待能用自己所学和创新,为以后带来更多突破。

策划:兰传斌

本期统筹:刘芝杰 尹燕燕

记者: 孟焕然 刘宪伟

视频剪辑:鞠杰

设计:耿俊逸

通讯员:刘莅

开栏的话

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为讲述新时代青年精彩故事,大众日报启动“寻找山东榜young”大型全媒体活动,走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车间地头和高校校园,发现各行各业的青年榜样,聚焦接力赛道上奋力奔跑的青年先锋。

活动邀请各界参与,期待您的关注!线索推荐、咨询请联系微信:dbwx2020

责任编辑: 禹亚宁     签审: 单青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