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个好记者?从8个关键词说起

2023-11-17 16:03:1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导 读

在这个信息量爆炸、真实性不确定的时代,如何保证报道的客观真实?

在时间与报道的压力下,又如何更好的平衡、把握?

正观新闻副总编辑王长善,为一名“新闻老兵”扎根新闻一线22年来,从未停止学习,从8个关键词阐述:在今天,咋样才能做个好记者?

这既是王长善省察自己,也是把他的所感所想分享给同仁。

上与下


做好采编,首先要上连“天线”,下接“地气”。

连“天线”说的是站位要高,格局要大,要知道党的方针政策主张,要了解世情、国情、省情、市情。试想,一个连“党和国家在重视什么”“领导在关心什么”都不知道的记者,能做好主流新闻吗?

如何兼顾“上与下”,人民日报社原社长杨振武有句名言:记者要“站在天安门看问题,站在田埂上找感觉”。

“站在天安门看问题”,说的是大局观,要时刻研究党和政府的重要关注点、政策走向等。“站在田埂上找感觉”,说的是记者要走下去,深入一线察民情听民声。

所以,记者编辑唯有通读“上与下”,才能做出“领导满意,群众叫好”的精品力作。

热与冷


做新闻,是炽热的人肩负的冷静的使命。每当热点新闻升温时,要保持独立思考,而不是被“一哄而上”的网络声势带着跑,迷失方向。

网络就像一个大广场,看热闹的人太多,“只管情绪宣泄,不在乎真相如何”者大有人在。急于站队,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教训可谓深刻,荒谬的剧情“反转”一再上演,反复提醒我们:不做“标签党”,让子弹飞一会儿,等等真相。

谚语有云:“如果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那么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是钉子。”这就要求我们心中要装着采编十八般兵器:要有看见远处的“望远镜”,也要有看清脚下的“放大镜”;要有明辨是非的“大砍刀”,也要有精雕细琢的“工笔刀”。

排除杂音的干扰,放大理性的音量,新闻人重任在肩。

小与大


小事看不上,大事干不成,这是典型的眼高手低。有的记者看不起小稿子,觉得上了几千字的才叫文章,才有面子,这是误解。回想自己的写作生涯,谁不是从“豆腐块”起步的?小文章都做不好,大文章何从谈起。

处理“小与大”的关系,还提醒我们“以小见大”,从小视角切入大主题,用小细节讲述大故事,用小人物透视大时代。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小与大”更提醒我们,不要急于求成,要学会点滴积累,踏踏实实走好脚下每一步,每天前进一小步,终将迎来人生大跨步。

躺与卷

“太卷了”,是社会口头禅。要正确看待单位的“卷”,我认为,向着高标准高质量去“卷”,对事业发展有利的“卷”,其实不是“卷”,而是“你追我赶”,这种奋进状态应大力提倡。

郑州日报社社长卢士海曾在会上讲过一段话,印象深刻:不管环境如何,千万不要躺平,要做好自己。老员工不躺平,甘做老黄牛,事业发展了,单位不会亏待你;年轻人更不能躺平,要多为自己想想未来,只有增长才干,脱颖而出,将来有好的机会才可以往上或往外走一走。

“躺”太久,毫无存在感成就感的人,有一天滥竽充数实在充不下去了,会“卷”铺盖走人的吧?

苦与甜

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记者,不是坐办公室的,必须在前哨观察、在前线奔跑。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编辑,是默默为人作嫁的,必须在后方稳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

从选题到提纲,从采访到动笔,从初稿到雕琢,没有一篇文章是唾手可得的。

时间不够用,起早一点,睡晚一点;功夫不够深,多学一点,勤问一点。为了赶稿子,谁不曾废寝忘食彻夜不归?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练。面对困难不撂挑子,遭遇挑战不掉链子,才能收获成长的甜。

质与量

信息过载的快餐时代,有深度思考价值的优质内容越发珍贵。“控量提质”成为不少内容生产部门的新要求。

干了一辈子记者(编辑),如果没有“拿得出、记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作品,是不是一种遗憾呢?

诚然,做新闻的目的不是拿新闻奖,但没有新闻奖,职称晋级等方面是要吃大亏的。所以,还是要带着冲奖意识去发掘选题打磨作品。

激励方面,应大力支持那些下大功夫、“放长线钓大鱼”的选题。鼓励“短平快”的“快递小哥”,也应培养“长深慢”的“非遗传承人”。

新闻“易碎品”俯拾皆是,让新闻“展示品”“收藏品”“纪念品”雨后春笋般多起来,既能成就个人的职业高光,也将铸就媒体的品牌辉煌。

攻与守

新闻是激情的人从事的严谨的事业,是浪漫的人从事的一锤一凿的枯燥劳作。
既要守正,又要创新。做好攻守兼备,并非易事。

年轻、鲜活、新潮、进发,是新媒体的优势,但精雕细琢、严丝合缝的工匠精神是新媒体人稀缺的品质。环顾四周,为了一味求快,啼笑皆非的“翻车”事件屡见不鲜。记者去都不去就写了,编辑编都不编就发了,主任看都没看就过了,扪心自问,这样的现象你身边存在吗?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新闻就要“守底线,求高线”,严肃的态度,严格的标准,严防的状态,应该成为常态。

入与出


写作,是个输出思想输出文化输出美感的高级事业。但没有输入,就不会有输出。

持续高质量的输入从何而来?

多读多看多学多练,要像海绵吸水那样汲取养分,增长知识、见识、胆识。

读书是一种输入,借得诗文搭高梯,何愁文章不破题?

实践是一种输入,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学习是一种输入,借他山之石,拓自己视野,近朱者赤;

总结也是一种输入,在总结中提炼,去伪存真去芜存菁。

点点滴滴的输入,犹如汩汩涓流,滋养着创作的田地,也将结成丰厚的果实。

总之,做新闻是考验爆发力的百米冲刺,更是一场磨炼意志的马拉松。昼无为,夜难寐;如若爱,请深爱。让我们带着一腔热血,奔赴未来。

责任编辑: 张誉耀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