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㉘:“十大创新”看临沂

大众日报记者 纪伟 杜辉升 贾馨儒 王彤彤 王召群 徐超超 沈静 巩晓蕾

2022-08-04 06:30:5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7月4日起,大众日报及客户端等全媒体平台推出“走在前 开新局”大型主题报道,记者深入16市基层一线调研采访,集中展现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推进“三个十大”行动的创新举措、进展成效,生动讲述各地砥砺奋进、创新实干的鲜活事例,充分反映山东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天刊发第二十八组报道:“十大创新”看临沂。

依靠市场、科技和政府的力量谋创新促发展,临沂——

厚植创新生态 汇聚强劲动能

□大众日报记者 纪伟 杜辉升

7月29日,在位于临沂市兰山区的鲁南制药集团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副主任关永霞拿起了科研团队的最新成果——一包塑料袋包装的中药药液。“同一种口服液,在玻璃瓶的基础上增加复合膜包装,看似只是包装形式的变化,实际却是中药口服液重大的产业化革命。”关永霞介绍,虽然复合膜包装形式早已在食品、化药领域使用,但用于中药口服液在业内尚无先例。

创新,就是要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鲁南制药的科研团队结合市场需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攻关,目前已经完成中药口服液复合膜包装相关研发、数字化生产线建设。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首家将药用复合膜包装材料用于中药口服液药品包装的生产企业。

在创新发展路上,临沂市注重依托市场的力量配置资源,通过科技的力量提升数字化与信息化,同时发挥政府的力量释放群众、社会、市场的能量,实现谋创新促发展。

在实验室内边走边看,各个实验台上都能看到不少年轻的面孔。近年来,鲁南制药每年招聘的硕士学历以上的职工,人数都在300人以上。正是靠着搭建鲁南制药这样的创新平台以及不断完善的人才政策,近些年临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金凤凰”落户。“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从市场中挖掘创新活力。”临沂市委书记任刚说。

5月14日,临沂市委组织部、临沂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临沂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制定出台了包括8个配套文件的“1+N”人才政策体系,对涉及财政、人社、科技等多个部门的人才工作进行系统集成改革,形成人才招引合力。按照新政策,对在临沂市入选的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领军人才,根据科研和团队建设需要,给予最高500万元经费支持。对新到临沂“两新”组织就业或创办企业的博士、硕士,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听人事部介绍,像我这样的本科毕业生来临沂工作,还能申请5万元的一次性住房补贴,这样的政策非常贴心。”近期在翔宇集团办理了入职手续的应届毕业生李文豪说。

将视角放大到整个临沂市的创新生态,平台搭建与人才引育的成果正在快速显现。山东龙立电子有限公司是临沂市一家本土企业,近年来通过与32所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在济南和西安建设人才飞地等措施,高端光电连接器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还参与起草了5项国家标准;由罗欣药业自主研发的国家I类创新药——P-CAB替戈拉生片成功获批上市,成为全省首个国家I类化学创新药、中国首款自研的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2020年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落户临沂,临沂市创新推出信贷产品200多个,累计放贷600亿元。

体制机制创新要想更好发挥作用,关键在落实。在深化推进落实创新领域,临沂市开展“夺旗打榜”,各县区分投入、项目、招引等各方面工作设立榜单,市直部门实施创先争优行动,围绕争资金、争政策、争项目设立榜单,所有榜单每季度一排名,亮出红黄旗。今年上半年,临沂市已推出两批“十快十慢”项目榜单,各重点项目负责人都有了争先进位的紧迫感。

目前,临沂市已获批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建成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目标,用好“科技走廊、沂河新区”两个抓手,突出“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搭建、关键技术攻关”三个重点,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创新活力的迸发带来了发展加速度。今年上半年,临沂市生产总值达2747.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3.7%,分别高于全国1.2个、全省0.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2.8亿元、可比口径增长16.4%,税收占比76.6%,均居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8.8%,“四新”投资增长16.5%。

临沂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创新形式用“活”红色资源

激活创新因子 释放发展潜力

□大众日报记者 杜辉升 纪伟

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沂蒙精神发源地,红色资源富集区。在蒙山沂水间诞生的沂蒙精神蕴含着敢为人先、开拓奋进的创新意识,从革命战争年代不畏强敌、敢拼敢杀,到改革开放时期不甘落后、勇闯新路,创新基因刻在沂蒙人民的骨子里。一路边走边看,在生产车间、田间地头,沂蒙人民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科技赋能,企业创新“加速跑”

7月1日,在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宽敞的展厅,安装着一个独立的挖掘机驾驶座椅,驾驶员落座其中,手握操纵杆,盯着座椅前三个电视屏幕,开始施工。通过大屏幕可以看到,在几公里外的室外展示区,挖掘机驾驶室空空如也,但机械臂却平稳地完成了下铲、上提、装车等一系列动作。

“即使是在百里之外,这台挖掘机也可以在遥控状态下正常挖料、装车,和现场作业一样灵活方便。整体的数据传输系统采用5G技术,进一步提高性能,目前已经实现了量产推广。”山东临工电气工程师薛伟告诉记者,远程遥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可以很好地解决矿山安全问题和人员健康问题。而实现这些操作背后的整机电控技术、电控主控阀和新一代数据远程交互技术等综合应用,是山东临工创新力的体现。

临沂深入落实省“十大创新”行动计划,不断推动数字产业园区建设,加速数字产业化发展。图为沂蒙云谷智慧产业园。□记者 杜辉升 通讯员 艾恒彬 报道

“我们自主开发的整机核心电控系统,在工程机械电控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记者与薛伟来到展厅内的一处大屏幕前,屏幕上正在模拟山东临工智能施工设备的施工现场。这是山东临工与神木朱盖塔煤矿合作开发的矿山智能解决方案,通过山东临工整机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智能管理、设备寿命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有效提升施工效率。据介绍,现已有70余台山东临工智能装备在矿山内运行,一年可为客户节省运营成本840万元。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企业处于市场最前沿,感知灵敏,很多科技成果由企业完成,基础研究创新最终要通过企业转化为产品。在临沂,创新发展的故事,不仅能从大型企业的车间看到,在一些中小微企业身上,也能找到。这些中小微企业有灵气、有活力,是推动临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

在沂南县依汶镇后峪子村,33岁的青年人王斌正在农家院里进行一场农机的创新实验。他自主开发的产品甚至出口到了俄罗斯、美国和印尼等国家和地区。

王斌把农机生产厂的车间设置在村里腾出来的原村委大院,工人常年在这里进行汽油除草机组装。据王斌介绍,过去几年,他对目前市面上已有的除草机进行了改进,尤其是变速箱和刀架设计,改进后的除草机更能适应不同地形的除草需求。目前,包括汽油除草机、电动手推车等创新产品在内,这家藏在沂蒙山里的小微企业,每年出口农业机械过万台。

企业在创新路上加速奔跑,离不开政府的强力保障。今年,临沂市出台《临沂市营商环境创新提升2022年行动计划》,全面深化营商环境创新。目前,临沂已率先启动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迭代升级,实现了75类电子证照、10类电子证明数据的自动获取以及72类证明材料的部门间协同免提交。开通了全省首个集成网上直播功能的“不见面开标系统”,不见面开标率达100%,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县区全覆盖。开展电子营业执照融合创新应用国家级试点,打造“电子营业执照+N”融合创新应用品牌。

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生态村庄获批绿色贷款

创新发展,需要体制机制改革突破先行。2020年,临沂市获批国家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开启了一场绿色改革。

沿着蒙阴县桃墟镇百泉峪村的山路拾级而上,两侧林木密布,河道内鱼群游弋。今年的百泉峪村多了不少施工设备,一座大型的度假酒店正在加速建设。“村里只有119户村民,这些年发展起了40家农家乐和民宿,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3.3万元。”桃墟镇党支部书记方国明说。

3月8日上午,蒙阴县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整村授信(GEP贷)首发仪式在百泉峪村举行,蒙阴农商银行给予该村3个贷款主体4300万元授信额度。一笔笔绿色贷款到位后,方国明那些早已计划多年,但却因资金不足而搁浅的环境提升计划,快速提上日程。

近年来,临沂市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机制,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破解绿水青山定价难题,探索出了诸条行之有效的“两山”转化路径。2021年9月,蒙阴县发布了山东首份村级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报告,对安康村和百泉峪村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核算。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初步核算,安康村生态产品总价值近1亿元,百泉峪村生态产品总价值7000余万元。“这说明当地在‘两山’转化方面成效比较显著,能够有效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负责这次GEP核算工作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中心副主任郝海广说。

百泉峪村的故事,在沂蒙山区并不鲜见。2021年6月21日,山东省首家生态资源运营平台在费县成立,开始尝试对当地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专业化整合提升和市场化运作。制度创新破除了发展瓶颈,蒙山沂水间的古树、奇石,甚至是一座仅有百户村民的小山村,都被打上标价牌,转化为带动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金山银山。生态山村获批绿色贷款,乡村振兴装上了加速发展的引擎。

本报记者(左二、左四、左五)在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采访。 □通讯员 董阳 报道

获批国家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以来,临沂市深化要素保障创新,为沂蒙乡村送去了金融活水。推动农商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兰陵县“田园新城”项目的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已于去年12月完成批复;在平邑县仲村镇梅家沟村等十余个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金融部门主动对接,推动村庄内农商银行网点改造提升……

截至2021年末,临沂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乡镇网点583个,乡镇金融机构覆盖率100%。深化助农取款服务点综合支付升级工程,共设助农取款点8278个,同比增长1.87%,助农取款点总数居全省前列,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涉农贷款本外币余额3119.7亿元,同比增长15.8%,高于全省平均6.4个百分点;新增涉农贷款比重为39.1%,高于全省12.97个百分点。

深挖红色资源,沂蒙小调唱出新声

在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山村剧场,一曲《沂蒙山小调》拉开了沉浸式情景剧《歌声里的红嫂》序幕,这是《沂蒙四季·红嫂》最新剧目。

常山庄村是著名的红嫂故里。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红嫂在这里做军装做军鞋,踊跃支前。如今,沂南县保护性开发利用红色资源,依托山东省第二次青年代表大会会议旧址、老房子、老院落,再现当时生活场景,改造了7处沉浸式小院,以“普通百姓,国家英雄”的沂蒙红嫂为主线,挖掘红嫂感人故事,形成《妇救会》《民兵连》《识字班》《跟着共产党走》等7部剧目。

“快来哟,宣讲课马上就要开始了。”在罗庄区册山街道顾沙沟村的顾里孔子学堂,招呼村民的大嗓门又喊开了。

“‘小院讲堂’,宣讲‘接地气’,感觉咱这个小学堂又‘升级了’!”还没开始,已有村民三五成群来到学堂。

前些年,顾里孔子学堂创办人顾文晓将自家大伯留下的两间茅屋老宅改成了孔子学堂,弘扬传统文化,宣讲新风正气。

“咱们学堂一直讲优秀传统文化,今天请来了融媒体中心的主持人,还有咱街道的青年干部给大家分享红色故事。”清了清嗓子,顾文晓率先开讲。

随后,册山街道房岭屯村党总支书记助理苗雨杰捧着书本,用方言宣读起经典原文。每次读到关键地方,读到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等核心内容,他都会停下来,结合实际进行详细解读,与大家交流互动。一间小院、几张桌椅,延伸出一个理论学习的新阵地。

在罗庄区,农家小院、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成为理论宣讲阵地。目前,“一二十个凳子就开讲”“三五把椅子也能唠”的“七讲七进”理论宣讲活动在罗庄区已开展700余场,各级宣讲员、志愿者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记得牢的语言让党的声音响在基层。

临沂作为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临沂市创新表现形式,将以《沂蒙山小调》为代表的红色资源,唱出新声音。今年,临沂市委提出构建“3+1”理论武装工作体系。“3”,即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建立学习、调研、工作“三位一体”机制;临沂市直各部门单位牵头在本系统各级开展“学理论、悟思想、见行动、创一流”活动;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讲故事、学理论”活动。“1”,即面向群众持续开展“七讲七进”理论宣讲。

近期,河东区八湖镇司法所所长史利伟每天都会在下班时间,利用该区司法局“法润河东”网络直播平台线上向群众宣讲理论知识。同时,结合“沂”起学理论活动,围绕群众关注度高的社会热点案例进行讲解,对群众比较关心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解答,进一步推进全民普法。与此同时,河东区司法局还围绕在工作推进上持续发力,在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在深入贯彻落实上持续发力,着力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学习效果,确保为民服务好、办事效果好。

短评

创新活力哪里来

□大众日报记者 纪伟

在临沂市的创新热潮中,用好市场、科技、政府三股力量是最大的特色。以往市场是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了今天起决定性作用,充分证明市场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信息化、互联网、数字化,改变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政府的力量在于释放群众、社会、市场的力量,导出科技的力量。

临沂是民营经济大市,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做好政府保障、企业协同发力,培育出了一批创新力量。

在鲁南制药集团采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贵民列举的一组数据,展现了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前年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近10亿元,去年投了12.9亿元,今年预算超过了15亿元。为了拿出更多尖端产品,向市场交出满意答卷,鲁南制药集团待遇最高的是科研人员,设施最好的是科研中心。

创新活力哪里来?从企业的创新数据中就能找到答案。临沂市落实省“十大创新”行动计划,从科技研发、人才引育创新、营商环境、要素保障等发力,打好组合拳,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企业在创新发展中需要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支撑,临沂市将科创大走廊、沂河新区等平台作为抓手,提升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又建立了集成组织部、人才中心、人才集团、人才协会等各方力量的人才体系,形成招才引智的合力。

经济发展需要做好要素保障,临沂市统筹低效用地整治提升和亩产效益评价,盘活挖掘存量土地,今年以来临沂市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9万亩;强化金融供给,创新信贷产品,为乡村振兴领域发放贷款600亿元。

文字:纪伟 杜辉升

视频:贾馨儒 纪伟

编辑:王彤彤 王召群 徐超超 沈静

美编:巩晓蕾

已刊发篇目: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①:“十大创新"看青岛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②:“十强产业"看青岛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③:“十大扩需求"看青岛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④:“十大创新"看威海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⑤:“十强产业"看威海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⑥:“十大扩需求"看威海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⑦:“十大创新”看烟台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⑧:“十强产业”看烟台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⑨:“十大扩需求”看烟台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⑩:“十大创新”看潍坊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⑪:“十强产业”看潍坊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⑫:“十大扩需求”看潍坊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⑬:“十大创新”看日照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⑭:“十强产业”看日照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⑮: “十大扩需求”看日照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⑯: “十大创新”看枣庄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⑰: “十强产业”看枣庄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⑱: “十大扩需求”看枣庄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⑲:“十大创新”看菏泽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⑳:“十强产业”看菏泽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㉑:“十大扩需求”看菏泽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㉒:“十大创新”看济宁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㉓:“十强产业”看济宁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㉔:“十大扩需求”看济宁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㉕:“十大创新”看泰安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㉖:“十强产业”看泰安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㉗:“十大扩需求”看泰安

责任编辑: 王召群王彤彤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