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说话,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大众日报记者 王鹤颖 宋亚鲁 王新蕾
2023-07-31 06:50:0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从青藏高原到渤海之滨,从平畴万里到蓝黄交汇,近日,“大河奔涌 ‘数’说新发展——202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级党报媒体行活动”在山东举行。来自甘肃日报、陕西日报、宁夏日报、湖南日报等沿黄九省(区),以及长江流域重点省级党报总编辑与记者代表,一起沿着黄河生态廊道,探访数字浪潮下黄河新变化。
夯实数字黄河算力底座
7月25日,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以下简称“济南超算”)机房区域,只见数千台一人高的主机整齐陈列在玻璃之后,相互串联,机身上印着“山河”二字。
这是2021年在济南超算上线的新一代“山河”超级计算平台,其综合算力居国际前列。在适度超前战略指引下,山东不断完善算网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截至目前,全省数据中心在用标准机架总数达到30万个,累计开通5G基站18.2万个,部署全球首张5600公里确定性网络,建成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成为全国唯一“双枢纽”省份。
在采访过程中,陕西日报社副社长、陕西日报传媒集团总经理康爱军表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向区域和地方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3月,黄河流域算网联盟在济南成立,包括西安超算在内的11家沿黄算力机构,将共同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贡献算网力量。
7月27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矗立于安澜码头一侧的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正借助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技支撑。
看着监控画面中,一处人工巢里刚出生的东方白鹳宝宝正在嬉戏,甘肃日报社副总编辑邱暄美表示,“从智慧大屏上,不仅能看到白鹳的一举一动,甚至还能通过‘鸟脸识别’技术,目睹鸟类的‘一颦一笑’,让人切实感受到算力、算法等信息技术应用的魅力和威力。”
以数字赋能政府效能提升
7月26日,走进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居民徐建广仅花了几分钟,就在社区自助服务处办理完一项盖章事项。
“以前盖个社区公章需要先找村委会开证明,再去镇上申请登记,盖一个公章最少需要一两个小时。”徐建广说,现在社区居民只需在“美丽山东 数字乡村”微信小程序上发起用章申请,村干部、相关职能部门、社区通过电脑或手机App完成审批,居民到社区的自助设备上即可办理盖章。
数字杨庙智慧云平台依靠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大脑中枢”为基层治理赋能,实现街道各居民社区、主要职能部门之间互联互通,不同端口的数据信息能够实时共享。
赋能智慧社区综合服务,是我省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的重点。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禹金涛说,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90%,全程可网办率超80%,“爱山东”日活数峰值超过800万,“一张网办全省事、一部手机走齐鲁”效应日益显现。
记者从省大数据局获悉,截至目前,全省智慧城市县级覆盖率达到72%,16市全部建成“城市大脑”,累计建成1200余个智慧社区,打造7000余个智慧化应用场景。
推动全方位数字强省建设
“随机点开一个罐体,通过安装的DCS系统,可以看到它的存储介质为液化石油气,目前实际液位显示绿色,这代表处于正常状态。”距离港口码头不足4公里,坐落着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智慧园区指挥中心,区域治理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程和平,向记者展示着这个化工园区的“孪生兄弟”。
“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我们对区内35平方公里重点区域1:1三维建模,在虚拟空间中也能够对现实进行实时反馈,推动全生命周期生产优化。”程和平说。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同样为农业发展带来新动能。淄博市唯一的沿黄县——高青县,有一头远近闻名的“数字黑牛”。“通过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我们能够实时对接市场需求,让牛肉在24小时内从牧场到达餐桌。”山东纽澜地何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董冠介绍,利用追溯体系和数字监控平台,牛只的健康状况、饲喂数据等情况能够“尽收眼底”。
湖南日报社副总编辑朱定说:“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淄博打造‘齐农云’农业农村智慧大脑综合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值得我们学习。”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起生表示,近年来,按照“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服务数字化”的要求,山东全方位打造数字强省,各市也紧跟步伐加速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生态。数字强省建设,已经成为构筑我省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大众日报记者 王鹤颖 宋亚鲁 王新蕾 通讯员 马唯硕 报道)
责任编辑: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