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志丨冬至,赏古画里的“访友图”

大众日报记者 张依盟

2023-12-23 06:53:1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视频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本报记者 张依盟

本报通讯员 颜咏梅

冬至至后日初长。古时候,漂泊在外的人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冬至也便成了一个走亲访友的节日。

在济南市博物馆,有一幅《访友图》(左图),出自周臣之手。周臣,是明代中期著名画家,擅画人物与山水,画法严整工细。“明四家”中的唐寅和仇英,都出自他的门下。

此幅画作为绢本设色,画芯尺寸纵184.5厘米,横104厘米,作品左下方题:“嘉靖辛卯春仲之朔,姑苏东邨周臣写。”作品采用全景式构图,主要描绘了冰天雪地的寒冬时节,一高士于山中访友的情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山峦被大雪覆盖,山脚之下杂树掩映,古藤缠树,一圈篱笆围起一间小小草堂,积雪堆满房顶。一泓清波绕着山脚脉脉流淌,木桥上积雪不扫,一头戴风帽、宽衣博袖的来访者正小心翼翼地移步过桥,虽然已是雪后初霁,但来访者的仆人仍高擎巨伞,遮于主人头上。身后数名从者牵马立于桥的一侧,前面一人伸出右手,正叩响门扉。

透过敞开的窗户,可以看到帐帘之中卧榻之上,有一隐士侧身高卧,手枕其头,眉眼微开,似乎正在做着甜美的梦时,忽然被外面轻叩院门的声响惊醒,露出一副酣睡初醒、睡意蒙胧的表情,不由生起几分远离尘嚣、隐居山野的遁世之感。

作品上方绘崇山峻岭,远山兀立如柱,近处峭壁高大险陡,皑皑积雪间,露出些许苍绿植被,林木遒劲多姿,更显出一派严冬的凛冽肃杀氛围。坚挺凝重的山石以小斧劈皴绘就,虚实相生、突出前景的造景。人物的刻画以细线淡色勾勒,衣纹线条硬直而又不失疏简。

人物神情刻画生动,清奇古貌的隐居高士、气度雍容的来访者,以及来访者的一众从者,服饰、神情、举止无不按身份各极意态,惟妙惟肖,足见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拿捏有度。

还有一幅清代罗聘的《读易楼图卷》,也“圈粉”不少。文人墨客纷纷在画作左侧留下题跋,组成了这7米多的长卷。

罗聘是清代著名画家、金石学家,“扬州八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读易楼图卷》是罗聘为京城著名藏书家玉栋所绘,玉栋为读易楼主人,筑读易楼以贮其藏。该作品图后有清代学者七人题跋凡八则,分别为桂馥隶书跋、王芑孙题《读易楼记》、翁方纲题《读易楼图诗》、余集题《读易楼诗》、张问陶题诗、桂馥行书跋、孙星衍题诗、姚宋才题诗。晚清后又经郭凤梁、萧应椿、耿士伟等数家递藏。其中,张问陶题诗“不落焚书劫,偏因卜筮传。道神三绝后,文大九经前。我愧寻常读,君今五十年。研朱想遥夜,灯光正荧然,乾隆乙卯冬至前七日,筠圃先生属,张问陶题于京师。印‘船山’”,则是于冬至前七日所题。

《读易楼图卷》横713厘米,纵38厘米,描绘了读易楼整体的风貌及周边环境,文人雅士徜徉书海,竹林环绕,风格洒脱,韵致清逸。一景一致无不透露出画家与画中人追求傲然风骨、格调高雅、学雅深厚的思想意趣,具有浓厚的文人画气息,让人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 蔡继钗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