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政情丨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济南再出重拳

大众日报记者 王健

2023-09-01 18:44:4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近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济南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23-2025年)》。

继《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若干政策》之后,济南为什么要再出重拳,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其实,2020年之前,济南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对缓慢。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为3万辆,占比不足1%,为此,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先后牵头制定了相关政策及配套文件,有力提振了济南市新能源汽车消费。截至2023年7月,济南市新能源汽车新增10万辆,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3万辆,占比超3.8%,充电桩保有量达5.7万个,其中公共充换电站达621座,平均服务半径0.64公里,形成了车桩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济南市还在2021年成功入选国家双智试点城市和换电试点城市。

在产业发展方面,济南市先后引进了比亚迪、吉利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已具备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生产能力。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下线。而济南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项目已实现月产万辆的目标,新车型熊猫mini更是供不应求。

然而不得不承认,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存在不少短板:缺乏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尚需补链、强链;购车成本较高、路权优先政策力度不足等因素;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发展滞后,存在售后服务链不完善、维修成本高、保值率低、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交易不完善等问题,且缺乏新能源车辆拆解、动力电池回收规范性企业。

为补齐链条空缺,规范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推进济南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和推广应用,全面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济南市亟需出台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支持政策。而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优化消费环境,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尤其是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根据济南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最新指导意见和部署,《济南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23-2025年)》应运而生。

在这个行动计划中,我们首先看到了济南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目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到2025年,集聚5家以上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10家以上关键零部件骨干企业,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领域新增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5家,培育智能汽车核心技术开发企业3家;绿色交通体系加速实现,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5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售比例达到40%,新增及更新的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配送、园林绿化等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销售比例达到80%;基础设施配套持续优化,到2025年,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充换电站800座、加氢站10座,实现重点应用区域全覆盖;市场服务体系明显改善,建立起完整的“购车-用车-养护-增值-二手交易-回收”新能源汽车市场服务生态体系。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济南市提出了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端-消费端-服务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和行动计划。

在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共同体方面,鼓励国内外技术领先、实力雄厚的整车制造企业在济投资,加强区域协同,打造具备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扩大济南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加大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精准招商力度,做大做强关键零部件产业;结合“双智”试点城市建设,推动道路网络部署及升级,推进智能网联产业化进程;优先支持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应用,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有序建设;探索建立中心城区辐射周边区域的“1+6”都市圈协同发展绿色基金,推动跨区域绿碳出行产业生态建设。

在构建绿碳交通体系方面,探索建立绿碳出行积分体系,为企业、个人建立“泉城绿碳出行”账户,搭建“参与绿色低碳出行-核算奖励绿碳积分-积分抵扣绿碳消费-构建个人碳交易纽带”的全民碳普惠闭环机制;针对部分营运车辆提出实现路权差异化管理,设立绿色交通示范区并逐年扩大区域范围;建立营运车辆通行证(码)管理制度,优化新能源车辆出行和运营便利;针对农村地区消费与使用特点,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

在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方面,完善经营性充换电网络布局,提高快充桩占比;规范居住社区和公共建筑充电设施建设,严格落实配建要求,创新企业运维商业模式;推进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实际开展县域城乡公共充电网络规划,加快实现充电基础设施“村镇通”;推进应用模式创新升级,加快“光储充换检”一体化试点应用,鼓励符合条件的加油(气)站改(扩)建为综合能源站。

在拓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方面,创新新能源汽车金融服务模式;提升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保水平;培育发展新能源二手车专业交易市场,健全新能源汽车市场流通机制;完善新能源汽车电池梯次利用布局;推动新能源汽车文化建设;建设市级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管理平台。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健 报道)

责任编辑: 李文智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