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连钢创新团队”:勇担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新使命
2020-06-04 11:53:4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以新时代振超精神
勇担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新使命
一、团队基本情况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连钢创新团队”,是以工程应用研究员张连钢同志为领军人物,老中青搭配的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共计25人,其中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2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20人。
二、团队主要业绩
在建设自动化码头的创新实践中,“连钢创新团队”仅用3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正常建设需8年时间完成的码头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集成测试。2017年5月11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上最先进、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正式建成投产,是当今世界智能化程度最高、效率最快的自动化码头,以“低成本、短周期、高效率、全智能、更安全、零排放”的显著优势,为世界自动化码头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2019年11月28日,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投产运营,集合了“连钢创新团队”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5G+自动化技术、机器视觉+自动化技术”等6项全球首创科技成果,再次以中国“智”造向全球港航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自码头投产运营以来,“连钢创新团队”不断刷新由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创造出平均作业效率36.2自然箱/小时、最高作业效率43.8自然箱/小时的世界纪录,超过全球同类码头50%以上,增强了山东港口在全球的商业运营竞争优势。
“连钢创新团队”先后受邀参加全球自动化码头峰会、世界智能交通系统与服务大会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NAVIS全球用户大会、世界港口大会等国际盛会,向世界介绍码头建设运营先进经验,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智慧港口”建设的丰硕成果。已受理和授权国家专利107项,获批“青岛市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研究中心”,荣获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设备管理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航海学会科技一等奖等国内外奖项30余项。共接待来自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16000余人次,各类媒体报道20余万条,码头美誉度、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成为山东港口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代表工程和示范项目。
三、团队精神和主要事迹
在码头建设运营过程中,“连钢创新团队”弘扬新时代的振超精神,始终牢记报党报国的初心,不甘心、勇担当,为国家增光;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服输、敢拼命,发出“拼命都不一定能干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的声音;面对技术壁垒,坚持不畏艰、求创新,有着“国外码头能做到,我们中国自己的码头能做得更好”的志气;坚持“不怕难,善钻研”,弘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让国际权威竖起大拇指;面向未来,坚持不满足,争一流,始终瞄准技术领先的目标,不断超越自我,在全球自动化码头领域制高点树起“中国方案”的旗帜。
(一)不甘心勇担当,他们始终牢记报党报国的初心,为港口争气、为国家增光。面对全球建成的三四十个自动化码头设施及核心技术主要被发达国家掌控垄断,作为港口大国的中国榜上无名,“不甘心”的“连钢创新团队”,带着“为建设世界一流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贡献力量”的初心和使命,大胆地走自主攻关、自主创新的新路子,首创了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世界最轻、自动充电、续航时间无限制的自动导引车,轨道吊“一键锚定”系统等一批世界领先的最新技术,成为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运营的标准制定者与引领者,把国外专家认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实现了综合竞争力的“弯道超车”。
(二)不服输敢拼命,他们以“拼命都不一定能干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的信念夙夜在公、甘于奉献。团队带头人张连钢带领整个团队始终秉持着“拼命都不一定能干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的信念执着前行。整个团队就像一团火,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不怕难的勇气,一门心思扑在项目上,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和挫折。因大病初愈,按医嘱“不能熬夜、不能劳累”的张连钢实干在先,带领整个团队忘我拼搏、奋勇向前。团队中有的人妻子罹患重病,坚持不下火线;有的母亲去世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在自动化码头的建设中,一直在上演着这样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事例,深刻诠释着“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
(三)不畏艰求创新,他们始终坚信“国外码头能做到,我们中国自己的码头能做得更好”。自动化码头的设计建造按国际惯例,都是“串行分步”,从项目立项到建设完工至少需要8—10年。为全面加快工程进度,团队锐意推行流程再造,在项目设计施工上大胆实施“并行协同”,即实行规划设计、建设集成和商业运营“三位一体”,每个参与项目的人都全流程承担咨询师、设计者和经营者等多职责角色,统筹推进整体工作,用3年半的时间走完了国外常规8—10年的路,创造了港口建设史上的奇迹。
(四)不怕难善钻研,他们“用知识打破行业技术壁垒,让国际权威纷纷竖起大拇指”。面对国外技术厂家的垄断和国内建设经验空白,“连钢创新团队”发扬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凭着一股拼劲和钻劲,翻烂了一本本行业书籍,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召开了数千次专题分析会,留下了几十万字的分析报告和三千多份技术讨论会议记录,用超常规的付出,一次性形成了精细详尽、可执行的全自动化码头整体设计方案,开创了“低成本、短周期、高效率、全智能、更安全、零排放”的全新模式。
(五)不满足争一流,他们始终瞄准持续领先的目标,敢试敢闯,不断超越自我。“连钢创新团队”坚持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几年来累计完成了几十次系统软件版本升级、上千条优化策略,把作业平均效率提高到每小时36.2自然箱,最高达到43.8自然箱,始终保持着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的世界纪录。在自动化码头二期工程建设中,“连钢创新团队”没有简单复制一期工程方案,而是始终瞄准世界领先的目标持续创新,融入了“氢+5G”、“全球首创机器视觉+自动化技术”、“全球首创智慧监管系统”、“全球首创三维可视化运维平台”等一系列世界领先的中国原创科技,实现了码头生产装备更加自动化,生产管理系统更加智能化,再次引领了世界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潮流。
责任编辑: 李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