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逄观星】牛年再看“马戏”

大众日报记者 逄春阶

2021-04-28 09:58:4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由连奕名自导、自演,老戏骨斯琴高娃、倪大红特别加盟的抗战传奇大戏《左手劈刀》好多年前看过。最近,山东卫视齐鲁频道正在播《横刀立马》,觉得眼熟,有个镜头是连奕名在骑马,再一看。嗨!原来是他的旧剧呀。奇怪的是,牛年再看“马戏”,竟然看得热血沸腾。故事的传奇性,人物的传神化,再次打动了我。

《左手劈刀》,一改《横刀立马》,改得更贴切了,名正言顺。这部剧的核心元素就是“刀”和“马”。“左手劈刀”是指左手用刀,骑兵作战时通常用右手握刀,两匹马如果同时相对地跑向对方,时速可以达到100公里左右,在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如果骑兵能突然把刀换到左手,那么对方的右手刀就显得短,自己的左手刀就长,在搏杀中占尽优势。这是一个传奇,可能吗?戏嘛,一切皆有可能,源于生活的大胆想象。

中国传统小说,有“姑妄言之姑听之”“以奇趣为美”“寓传神于传奇”的理念,让受众破愁解闷。说白了,就是跟着剧情来一个逆向思维,看跟自己不一样的经历,过跟自己不一样的生活。我不会飞,我就看看人家怎么飞的;我没有打过仗,看人家怎么打的;我老喝醉,看人家怎么喝酒不醉的。独一无二的体验,不可替代的体验,才是吸引人的地方。就像“左手劈刀”。那是多么爽的感觉!

这部剧,应该是国内马戏最多的电视剧之一,“马”是戏中的重磅演员。500多场马戏,最大场面有200匹马集体出镜。我了解到,拍摄期间,连奕名自己就曾从马上摔下来六七次,最危险的一次,是马受惊后,连奕名的脚被“挂”在马镫上,人被挂在那儿基本就“挂”了,幸亏当时那匹马被吓得有点蒙,没跑起来。戏中的“黑旋风”,善解人意,也有同仇敌忾的英雄壮举。现实中可能吗?万物皆有灵性。我想起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战马》中的多个情节,当战马被铁丝缠住后,有一人说:“拿钳子!”敌对双方,都把钳子唰唰地扔过来,那马看士兵的眼神,满含感激,感激敌对双方,别打了,你们这些人!我记住了影片中的战马之美,飘逸、优雅、仙风、侠骨。

戏不纯粹是漫天的“戏说”,不是无根的“胡说”,是源于生活的大胆虚构,是黄牛吃柳条屙笊篱——肚里编,但要编得合情合理合乎历史大背景,要有趣,有味,有意思,过瘾,寓教于乐。作家赵鹤翔先生讲,文学不是无情物——它是血肉魂灵在绞肉机里流淌物的重塑,要写出民间性、现代性、神秘性、模糊性,写出天地之间的灵性。

我们的电视剧大多拍得太老实,像大户人家的丫鬟面对主子,像乡村大集上卖柿子的面对掏钱的买主,赔着笑脸,不敢喘大气。我们的编剧不敢虚构,不会虚构,格局太小,连奕名的这部剧给人以启示。

连奕名自言,他的英雄情结,源于小时候学的京剧,京剧讲究一口气。多年前,我看过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谈艺录《粉墨春秋》,里面有这样的话:“戏里神仙驾云,妖怪驾风,人呢,说句笑话:得‘驾气’。演戏,走圆场,确实要有‘驾气’的那股劲儿才行。”戏如人生,盖老说的是演戏,何尝不是参悟的人生道理呢。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层皮。有浩然之气,则铁骨铮铮,气吞山河,如虎添翼;无浩然之气,整天垂头丧气,则萎靡不振,软弱无力,如丧考妣。

以奇为主,凭气而生。这种剧,提气提神。我爱看。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