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志|姜太公可能在这里建立齐国

大众日报记者 张依盟

2021-09-04 12:25:4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青铜觥

                                                           青铜鼎

高青是淄博最北的县,从这里出发,往北走是黄河,往南走是小清河。顺着小清河一直往西行,在河的北岸坐落着高青文化的骄傲——高青陈庄遗址。

高青地势偏低,为配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的建设,2003年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地展开调查并发现此遗址,直到200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历经17个月,分5次发掘此遗址。在这里,专家发现了西周早期的城址、祭坛和贵族墓葬,也发现了与姜太公直接相关的铜器铭文。同时,高青陈庄遗址是半个世纪以来山东周代考古、特别是早齐历史考古的重大突破,创造了五个首次:首次发现西周早期城址、首次发现西周早期祭坛、首次发现西周早期贵族墓葬、首次发现与姜太公直接相关的“齐公”铭文铜器、首次发现西周早期刻辞卜甲,被列为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高青陈庄遗址出土的系列精美文物,昭示了早齐文化的灿烂、记录了早齐文明的历史、佐证了先人们的卓越智慧。

说起高青陈庄遗址出土的文物,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青铜觥。《诗经》有云“称彼兕觥”,觥是一种流行于商朝晚期至西周早期的酒器,遗址出土的青铜觥多是椭圆形或方形器身,觥的上方有盖和流,也常常有器物上用手提的部分“鋬”,下有圈足或四足。觥的纹饰一般都极其精美,而且大多都刻着生动的动物花纹。

特别是考古工作者们在高青陈庄遗址中发现了带有“齐公”铭文的青铜觥,高20厘米,长23厘米,其中底部长18厘米左右,宽10厘米左右,这件铜觥也被称作“齐公觥”。此觥体呈椭圆形,是圈足,前有流,后有鋬,分为盖与器身两部分。盖的头端呈昂起的兽形,高鼻鼓目,顶部有角,角两侧各一只柳叶般的兽耳,属于典型的西周之际的流行器物。根据考古人员判断,这只青铜觥与1976年陕西扶风县出土的国宝重器西周“折觥”属于同一时期。而更令考古人员惊喜的是,在这件破损的青铜觥上清晰地刻着带有“齐公”两个字的铭文。经过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的释读,铭文内容为“丰磐作文祖甲齐公宝尊彝”。经过考证后,专家认为,铭文中“齐公”指的应是齐国的开国之君——“姜太公”。这为陈庄西周城址为姜太公所建齐国初都营丘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同时,在高青陈庄遗址出土的文物中,还有三足两耳,作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象征的青铜鼎。出土的铜鼎,直径25厘米,高30厘米,为西周早期典型青铜器,一般用于日常烹煮食物或陪葬礼器。在周代,形成了“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的列鼎制度。从夏商周直到秦汉,2000多年的时间里,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也是最重要的礼器。

此外,在大墓出土的随葬铜器中,一件铜簋上有长达70余字的铭文,尽管对个别字的释读专家们还存在不同的看法,但铭文大意已经初步解读出来。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学勤解读铭文大意为:“正月壬申日,周王召见引,引到周太室,周王如是说,‘引,过去我已任命你继承你先祖的官职,管理齐国的军队。现在我再任命你,赐你红色的弓一把,红色箭杆的箭百枚,马四匹,希望你恪尽职守,不要打败仗。’引叩谢王恩,用追击敌军缴获的兵器,铸造了这件宝簋,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李学勤表示,对于铭文内容的深层含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这段铭文透露的信息也很多。西周中期以后,与齐国相关的涉及到军事行动的事件中,李学勤认为周夷王烹杀齐哀公最符合铭文的背景,“引”很可能是周夷王派到齐国的王朝大将,并且是世代为官的贵族。

考古工作者们还在遗址内西周贵族大墓的车马坑中首次发掘到“直立跪伏”陪葬马,引起了国内考古界的广泛关注。参与发掘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副研究员李存信说,以往发掘的墓葬中陪葬马匹一般为侧卧,直立的并不多见。他初步推断,马所处的马槽是专门用于固定马的站立姿势的,由于没有挣扎的痕迹,马应是死后被人卡在槽中,才得以保留了现在的姿势。专家认为,周朝有天子驾六、诸侯驾四的葬俗制度,这个车马坑有两辆车是4匹马,一辆车是2匹马,可以初步推断是诸侯墓,但是哪一个级别的诸侯,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