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奈良》:轻述里的回响

大众日报记者 王文珏

2021-05-13 11:33:5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又见奈良》,今年上映的内地佳片。它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得金爵奖最佳影片的提名,也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进入特别展映单元。切口非常小——一位东北老母亲远赴奈良,寻找自己在战后抚养的日本女儿;余韵很绵长——看完良久,耳边依然回荡着奈良细细密密的风,还有那首黑夜长街上响起的《再见,我的爱人》。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曾多次组织“开拓团”移民东三省。1945年日本战败,几千名战后遗孤就这样留在了黑土地,被一个个中国家庭收养。中日恢复外交关系后,许多遗孤返回日本寻找亲人,他们中有的难以适应新的环境而返回中国,有的耗尽一生的气力再次扎根,又挂念着远在中国的家人。

陈丽华和陈奶奶是其中一对母女。1994年,陈丽华回到日本奈良寻亲,然而语言不通,环境不友好,艰辛的生活里,只有中国母亲的一封封来信给孤独的心带来抚慰。十几年后,陈丽华的信忽然断了——陈奶奶一直悬着心,不知道女儿的生活遭遇了什么。2015年,陈奶奶踏上奈良之旅,寻找女儿。

整个寻找过程,像一场非常缓慢、非常轻声的叙述。陈奶奶连女儿到日本后起的日本名字都不知道,只能靠攒起来的信件,到旧地址去询问。随着一个个打零工干苦活地址的不断转换,母亲阅读着女儿在信里描述的那些“很好”“不错”,原来都只是为了让她宽心的谎言。当年的战后遗孤回国后,普遍遭遇了不信任、歧视,在女儿打过工的一家餐馆里,只要丢了东西,第一个被怀疑的就是她,而为自己辩解却是那么力不从心。

寻觅,母亲在女儿走过的路、寄居过的屋檐下,寻找到那么多被隐藏的艰难。这份艰难里,有不被接纳的心酸,也有再也无法融入另一个国度的悲伤。虽然国籍改成了日本,可从心理到思维都是彻底的中国人,她仿佛再次失去了故乡和亲人,在漫长的流浪里,无法安顿。陈奶奶遍访奈良的归国者,看到的是类似的心路历程——有人永远只会说东北话;有人在偏僻的山乡里,拉着二胡包着饺子,开心或者不开心都要唱上几句智取威虎山……

人生与家国的命运交织,成为故事背后的主题。从父辈被迫背井离乡到东三省“移民”,到被留在黑土地上如同“弃婴”,再到回归日本却举目无亲,甚至有些还被怀疑回来是为了分家产,每个大历史中的“归国者”都像是一遍又一遍被遗弃,成为一个个精神上的漂泊者。战争给一个个具体的人、家庭带来的创伤,在这个温柔细微的故事里,被拉得漫长又沉重。即使许多年过去,痛苦波及的人生始终未曾得到治愈。

导演鹏飞拍摄的这部影片始于反战,但没有止于反战。整个寻找过程中,故事还关怀着普通日本人亲情与故乡的失落,老去的孤独。参与寻找的退休老警察是被时光剩下的人,仿佛丧失了所有价值和意义。他每天都看看院子里的信箱,盼着在东京工作的女儿有信来。然而并没有——年轻人用亲密作为代价换来独立的生活,离开故乡漂泊付出的代价是根的断裂。所有被辜负的亲情温暖,都深深硌疼了人们的心。两种“失去”互相渗透、观望,形成了悲伤与悲伤之间最透彻的理解。

最动人的一幕,是两位老人坐在奈良乡下的长椅上。影片有种秋日特有的寂静,这种寂静与春夏不同,它仿佛开始慢慢向时光内部走去,越来越深,越来越进入某种旷谧。他们交换年轻时的照片,花镜摘了又戴戴了又摘,动作缓慢吃力却又彼此殷勤,默默地形成了老年人间独有的理解和彼此宽慰。几分钟的宁静,风吹动奈良的秋天,发出细密的簌簌声。女儿都不见了,孤独的父亲和母亲成为时光的守护者,也是亲情中被剩下的人。

陈丽华始终没有找到。她或许早已在最底层的生活里去世,或者斩断了与故乡母亲的脐带,无奈舍弃。陈奶奶的奈良行,仿佛第二次失去了女儿。在整个故事轻拿轻放的讲述中,历史的沉痛与现实的沉重彼此吹彻,发出辽远的回响。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