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成语故事(27)为政教训,有靠山切莫人身依附之予取予求

大众日报记者 武宗义

2021-09-17 06:28:3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今天继续讲述与楚文王有关的故事,确切地说是讲楚文王的一个嬖臣——亡国之君申侯的故事。

楚文王是一个很“可爱”的人,他胸怀大志、开疆拓土,又耽于玩乐、玩物丧志。他心胸宽广,知错能改,又宠信宵小,明知故犯。总之,他率性而为,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至于后世如何评价,他也许压根就没有在乎。

据南朝刘义庆《幽明录》记载:“楚文王少时好猎……猎于云梦,置网云布,烟烧张天。”《吕氏春秋•直谏篇》则进一步记载,有一次,楚文王得到茹黄产的猎狗和宽路产的名箭,一溜烟跑到云梦泽打猎,三个月没回家。再后来,他从丹地得到了一个大美女,纵情狂欢,整整一年不上朝。他的师傅葆申坐不住了,找到他说:“先王让我辅佐您,给了我惩罚您的权力。现在您沉迷于游猎和美色荒废朝政,我要用鞭刑惩罚您。”楚文王害怕了,就涎着脸哀求说:“我从小就位列诸侯,如果被鞭子打了多没有面子,要不换一种方式?”葆申不为所动说:“我死也不敢违背先王的命令。”楚文王无奈,只好乖乖趴在席子上等着挨打。葆申把五十根细荆条绑好,跪着放在楚文王的背上,拿起来,又放上去,然后说:“您起来吧。”楚文王很惊讶说:“这就算打了?你看,我反正也落了个挨鞭打的名声,要不你就结结实实打几下?”葆申说:“打您不是目的。如果您压根就不想改正,打了也是白打。”说完,葆申告辞出宫,自我流放到澡渊边上,并请求治罪。楚文王很受震撼,亲自请回葆申,诚恳改正了错误。

类似勇于纳谏的故事,楚文王还有多次,比如前文提到的鬻拳拿刀逼他饶恕蔡哀侯。那次劝谏后,鬻拳自断一脚赎罪,文王很难过和感动,就委任他做了守卫国都城门的官员。

公元前675前春天,楚文王带兵抵御巴军,在津地被打得大败,脸上还被射了一箭,狼狈回国。到了都城门口,鬻拳拒不开门说:“自先王以来,我们楚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巴国,一个巴掌大的国家,大王您亲自出征还打了败仗,岂不被天下人耻笑?这样吧,您想要进城也行,掉头去打那个不来朝贡的黄国,如果胜利了,还能洗刷这次败兵的耻辱!”看老倔头鬻拳拒不开城门,楚文王无奈掉头进攻黄国,并在踖(ji)陵打败了黄军。但在回国途中,楚文王因箭伤发作患病去世,和他犯心脏病而死的老爸一样,壮烈牺牲在行军途中。噩耗传来,鬻拳命人打开城门,泪流满面地跪迎文王回家。安葬文王后,鬻拳找到继位的楚成王说自己两次冒犯君王,罪该万死,又自断一足,并引剑自刎,给楚文王陪葬。

掉头说病危时的楚文王,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据《左传》记载,楚文王弥留之际,派人招来了自己最喜爱的手下——申国的亡国之君申侯,给他一块玉璧说:“只有我最了解你的为人,你贪图财物从不满足。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予取予求),我不会怪罪于你。但是后人会眼红你的财产,可能会图财害命。所以我死后你马上走。而且不要到小国去,小国容不下你。”

申侯原本就是个巧舌如簧、见风使舵的家伙,安葬了文王后,他立即脚底抹油跑到了郑国,并很快就受到了郑厉公的喜爱,还做了大夫。

但是宠物毕竟是宠物。公元前653年春天,齐国攻打首鼠两端的郑国,在陈国大夫辕涛涂的谗言之下,郑国为了取悦齐国,杀掉了申侯。

原本是不同国家的人为何结了梁子?这话还得从公元前656年说起,当年齐桓公带领“八国联军”和楚国举行召陵会盟后回国。陈国大夫辕涛涂考虑到国家弱小,就对郑国大夫申侯说,齐军要经过陈国和郑国,但咱们财力有限,恐怕承受不了,不如请他们向东走,顺便向东夷炫耀一下武力,然后沿着海边回国,可一举两得。申侯满口答应,但暗地里却对齐桓公说:“军队出来这么久,已经很疲惫了,选择向东走很有可能陷入夷人的埋伏,那就危险了。不如取道陈郑之间,还有后勤供应”。齐桓公非常高兴,让郑国把虎牢城赐给了申侯,而将辕涛涂扣押了起来。直到当年冬天,陈国和齐国签订和平条约,辕涛涂才被释放回国。

自己略施小计,竟拥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申侯那是相当的惬意。话说这天,就在他得意洋洋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辕涛涂。面对着被自己黑了一把的老相识,申侯难免有些尴尬,哪知辕涛涂却没事人一般,一见面就亲热地不得了。

一番寒暄过后,辕涛涂提出想参观一下虎牢城的美丽风光,申侯自然满口答应。一路走下,辕涛涂赞不绝口,然后话锋一转说:“您这里好是好,就是还差那么一点。我觉得应该修筑城墙,城修筑得美观,名声就大,连子孙后代都会记得您的功绩。这样吧,我替您斡旋这件事。”说干就干,申侯立即动手,大兴土木,城墙修筑得很是美观,一时间,十里八乡的人都来围观,赞美和艳羡之情溢于言表。

就在申侯志得意满之时,一直冷眼旁观的辕涛涂径直跑到了郑文公那里说:“申侯这家伙把封地的城墙建造得那么美观坚固,您知道为什么吗?我可听说了,这是准备将来叛乱的。您想,楚文王对他那么好,结果文王一死,他立马跑路,您觉得他会和您一条心?”

郑文公一听,不禁勃然大怒。此时,恰巧齐国借口郑国背叛自己三番五次兴师问罪。郑文公眼珠一转,把背叛齐国的责任推给了申侯,命人砍下申侯的脑袋,向齐国求和。靠耍嘴皮子吃饭的申侯,最终死在了别人的嘴巴上。

申侯死了,但古往今来,申侯的徒子徒孙依然生生不息。不得不说,申侯是个情商极高的人,饶是精明强干的楚文王也心甘情愿地看他胡作非为,并为他想后路。跑到郑国后,很快又被宠信,还混成了高干——郑国大夫,这说明申侯的确有过人之处。

但是所谓“淹死的都是会水的”,申侯们赖以存身的技巧说来也简单,那就是对“恩主”要“像神一样崇拜,像婴儿一样照顾。”“恩主”丢一个眼神甚至刚有想法,这里就已经完美落实。

天长日久,“恩主”就矮化成了“小奶狗”,对自己言听计从。申侯们就可以狐假虎威,发号施令,予取予求。或者“恩主”因感激在心,投桃报李,在势力范围内照顾一二,申侯们便轻松赚得盆满钵满或者附驥尾而腾达。但是,也保不齐“恩主”那一天会马失前蹄,顺带把申侯拖个半死或者为了自保让申侯当替罪羊。

所谓的靠山,有时不过如此而已。

国学成语故事:

夏,郑杀申侯以说于齐,且用陈辕涛涂之谮也。

初,申侯,申出也,有宠于楚文王。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曰,“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后之人将求多于女,女必不免。我死,女必速行。无適小国,将不女容焉。”既葬,出奔郑,又有宠于厉公。子文闻其死也,曰:“古人有言曰:‘知臣莫若君。’弗可改也已。”

——《左传•僖公七年传》

责任编辑: 武宗义     签审: 王如林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