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工匠精神,品牌城市建设的金钥匙

大众日报记者 李文明

2016-09-13 21:47:13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作用。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在更高的平台上发展,许多城市不约而同地打起了质量牌。目前,我省17个地市实施了“质量强市”战略,青岛获得“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称号,东营、烟台、济宁、聊城正努力创建中。

众多城市何以把质量放到城市发展的重要地位?质量对促进城市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质量,城市发展的根基

5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全国(两岸四地)综合经济竞争力,深圳位居榜首,香港、上海、广州、台北、天津、北京、苏州、澳门和无锡依次为2到10名。

上述城市能够成为中国竞争力最强的城市,都是在实施城市发展战略中把质量放到重要位置。

“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连年被写进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深圳提出了“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的发展战略。以质量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让深圳经济不断腾飞。201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7296.9亿元;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6957件,同比增长40.84%;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35万件。4月6日,华为在英国伦敦发布其高端旗舰机P9和P9 Plus。该款手机实现了产品价格、性能与苹果手机在同一起跑线上。2015年占领中国智能手机份额的24.4%,领先于苹果的22.2%,成为唯一站稳高端市场的国产手机品牌。

上海市市长杨雄认为,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转型之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必须追求质量,经济转型升级必须体现质量”的工作理念,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强质量技术基础建设,打造更多让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

名列未来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前十名的青岛,一直领跑山东经济,靠的也是从上到下对产品质量、城市建设质量、服务质量的不懈追求。

“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竞争力。”青岛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室主任李从国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介绍,青岛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的时期,不失时机的推动“质量强市”工作,使青岛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品牌城市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竞争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山东,聊城经济相对薄弱。如何在新的一轮经济发展后来居上?聊城市委市政府选择了“质量强市”。市委书记徐景颜在许多会议上强调:“要将质量强市作为聊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

为了打造依靠质量求发展、谋崛起的道路,聊城依托聊城大学,成立了聊城市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推动质量成果转化和应用,承担政府和部门委托质量调研及服务等任务。建成了全省第一个高等教育质量学科——聊城大学质量学院。       

“可以说,质量工作是聊城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新形势下,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抓好质量管理和品牌打造,实现由制造向智造+质造的转型升级。有了强有力的质量作支撑,聊城质造一定能够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潮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徐景颜对以质量强市的战略寄予了深深的期待。  

品牌,城市形象的名片

打造著名品牌已经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城市致胜市场的锐利武器。青岛能够发展成为全球资本落户的国际化经济强市,就是品牌引发的聚集效应,而青岛能够打造出品牌之都的声誉,最根本的力量还是来自对质量的执着追去,来自全市上下各行各业以工匠精神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看到了工匠精神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我省许多城市也把质量放到了重要的位置来抓。

城市品牌对资金、人才、项目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而企业则是品牌创建的核心。基于这样的认识,烟台市以标准化建设促进品牌企业的创建,引导激励全市企业参与311项国家标准、252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提升企业的品牌支撑能力。

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品牌建设。全国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张裕集团、国内最大的花生油生产企业鲁花集团、亚洲最大的果胶加工基地北方安得利等企业通过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持续提升产品品质,用品牌赢得了用户的信赖。烟建集团、飞龙建筑、中昌开发等企业牢固树立质量“零缺陷”理念和精品意识,以优质精品工程打造市场信任的品牌。烟台港集团、振华集团、蓬莱阁旅游等企业把客户体验作为衡量服务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持续提升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获得优良口碑。

最近,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举办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为打造一流的城市品牌,该区以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为契机,展开了黄河古村风情带建设工程。为将这些工程建设为百年精品,他们在建设规划、工程施工、后期管理等方面,聘请了以后德仟博士为首的西班牙巴塞罗那规划设计团队深度参与项目的规划和建设。

该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和民表示,开发区是一个城市开发建设的前沿和窗口,项目建设始终是开发区发展的生命线,没有“大高外”项目做支撑,开发区发展就没有潜力和后劲。

精品,城市文化的见证   

9月6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在今年刚刚过去的汛期,全国30个海绵城市试点中,有19个城市出现内涝。5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指出,经济的粗放发展已经导致许多城市病: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低下、房价收入比过高、医疗卫生水平低等等。

如何突破城市发展中出现的这些弊病?以工匠精神建设、管理、服务城市成为众多城市的选择。  

青岛市围绕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动员全市力量深入实施名牌、标准化和质量强市战略,努力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以质量促转型、以质量促发展,打造率先科学发展的青岛品牌、青岛标准、青岛质量,努力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使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东营市以市民满意检验质量成效。在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过程中,坚持把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质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用质量发展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用群众满意度评价质量发展成效。

“多年来,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一直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刚刚修好的马路,没过几天又‘开膛了’;原本是绿地突然就冒出了一个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小房子、小棚子;来一场大雨就闹洪灾。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缺少质量意识,缺少工匠精神导致的。”省质监局局长张宁波说,以工匠精神规划、建设精品工程,管理城市,就能使一个城市日新月异。我们看到一些城市几十年不变样或者变样很小,就是因为有限的钱都投入到三天一小补,一年一大修上面来了。环境质量也是如此,由于我们过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粗线条、得过且过,导致环境恶化,生态退化,雾霾遮阳。有专家测算,目前有关城市的空气治理,可能要花费几十年的收入,这种不重视质量的发展,导致城市发展缓慢,竞争力降低。

张宁波呼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把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地更加宜居,更加美丽,更具发展潜力。

诚信,城市未来的承载

三鹿毒奶粉事件,使我国牛奶产业遭受重创;

三亚海鲜店宰客事件,给三亚这个美丽的城市蒙上了一层灰色;

最近发生的徐玉玉被骗学费致死事件,使许多人见到陌生电话就挂断……

“欺诈、失信等行为不仅伤害了当事人,而且使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形象蒙羞,使社会付出高昂代价。”张宁波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商业欺诈横行,大大增加了社会治理成本,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生活在一个城市,大家你防我我防你,时时提防,没有安全感,更无自由幸福可言。建设完善的诚信系统已经成为打造品牌城市的当务之急。

2015年开始,我省启动了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这个系统,涵盖了“一网、三库、一平台”,即:“信用山东”官方网站,企业、个人、非企业法人三个公共信用数据库以及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按照计划,五年内,全省要基本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

莱芜市是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型试点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开始以来,先后汇总、整理市级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目录3400余条,区级“双公示”目录5000余条;汇总2015年度以来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15000余条,并导入全省信用信息报送系统,在“信用山东”网站公示。

诚信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  

前不久,宁津县个体户王金明干建筑装修多年,在当地小有名气,往年政府招投标工程,他经常中标,可今年,报名参加城管局的工程招投标,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原因是王金明的一次酒驾被记录在案。

在宁津的诚信体系设信息中,已经600多人被列入首批失信名单,在银行贷款、项目招投标、干部提拔、职称评聘等十多个方面将受到限制,一处失信、处处受制。

新制度的实行,给宁津的诚信建设带来显著变化。2012年底,宁津县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为15.92%,实行新城管理制度建设后,2014年底,这个数字下降到了3.3%。

为推动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今年3月,省质监局制定了《2016年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截至目前,企业质量信用平台中存有信用信息736854条,并实现了质量信用平台与省“信用山东”信用平台的数据对接和共享。搭建了商贸流通领域企业的基础数据库,为214179家商贸流通领域企业建立了基础质量信用信息档案。在聊城市开展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逐步推进省、市两级企业质量信用信息的交互共享。

责任编辑: 刘芝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