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人物|退而未休,她在耄耋之年仍圈粉无数

大众日报记者 刘兰慧

2023-11-24 11:29:5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林育真,1937年4月生于福建厦门,1954年考入山东大学,毕业后到山东师范大学任教,在职期间曾任山东省实验动物研究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农业生态环保学会常务理事。1999年、2001年、2011年先后三次被国务院及民盟中央表彰。

退而未休的林育真,耄耋之年虽至,却在中小学生中圈粉无数。

她讲着一口略带闽南口音的普通话,娓娓道出自己近半个世纪从事科研和科普的心得。如今,她依然在大自然中继续寻找生态文明的最真答案。

林育真虽然已是86岁高龄,今年在科研和科普园地依然收获颇丰:作为主编修订并出版60万字的教材《生态学》,再版45万字的图书《我的科普图书馆》,新书《小昆虫争霸大世界》已出版,完成了11场公益科普讲座并发表了6篇科普短文……回溯过往,她从1958年工作至今,始终保持着对动物世界的强烈好奇心。

采访期间,翻阅她的“工作日志”及老照片,一页页文字、一张张图片、一本本图书成为了解林育真如何推开动物世界之门的一把把钥匙。

考试,关乎人生的轨迹

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找到人生支点,自强不息是每一个人从原点走向远方的精神动力,也是点燃自身心灯的历程。

成长经历启发着林育真,人生是不断经历困难、经受磨炼,然后逐渐成熟的过程。作为“30后”的她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考试、考核、考评,有三场考试令她记忆犹新。

林育真生于1937年,第二年侵华日军的铁蹄便踏入厦门。在她对出生地鼓浪屿还毫无认知之时,便随父母举家搬迁至厦门内地的农村老家。当时她的老家方圆数十里只有一所由几位归侨和侨眷联手办起的农村学堂,学堂只有几间低矮瓦房,两三位教课老师。她和大多数学童一样,小学6年无论冬夏,都是赤脚“小行者”。

第一场考试是在1948年夏,11岁的林育真参加小升初考试,被福建集美中学录取,因家庭负担不起学费,转而报考了福建省立厦门中学。从老家到厦门只能乘坐老旧的小木船,顺风顺流时船夫张起风帆,船行较快,3-4个小时就能到达厦门;逆风逆流时要靠船夫摇橹,船行极慢,8个钟头才能到达。海上颠簸、惊涛骇浪、晕船呕吐等情状,林育真至今依记忆犹新。

这场考试细节多已模糊,令她难忘的是语文考题中有一道词语“狼狈”的名词解释,她自感没有解答好,出了考场还在想:“狼是狼外婆,狈是什么动物?”有同学笑说:“这回你可要‘狼狈’了”,这令她更加沮丧,以为可能考不上了。

不久,录取名单公布,她居然榜上有名。虽为偏僻农村学童,她却考入当时厦门教学质量最好也是收费最低的公立中学,“狼狈”之情方才日渐释然。这场考试“狼狈”一词深深印入她的脑海,虽然不知道以后该走什么路,成为什么样的人,她却牢记当年“狼狈”的情景,并努力在以后的学习和考试中免遭“狼狈”。

第二场考试是1954年她参加的高考。当时,她所在的班级同学的主流想法是“考得越远越显得志气高远”。

当年厦门高考考场设在漳州市,集体住宿,没有家长随同,6场考试连考三天。最后半天生物考试期间,林育真突然发低烧,感到头重脚轻,咬牙坚持完成了考试。

之后,她被山东大学生物系录取。“在山大求学期间,依靠全额奖学金和国家的培养才得以完成学业,所以应该努力工作。”回忆往事,林育真感慨颇多。实际上早在她的学生时代,考场已经如人生的战场,如果当年不是“小病不下火线”,坚持考完那场生物考试,可能她后来的人生轨迹便不是学习–教学–研究生物科学了。

行驶在成长的大海之中,对于一个内心坚韧的人而言,年龄仅是一个数字,选择学习和驾乘风浪则是人生不变的课题之一。

1989年参加的国家级德语达标考试(GPT)是令她难忘的第三场考试。当时她已达知天命之年且工作繁忙,但是为了争取到公派出国名额,为了能通过考试获得教育部选派的资格,她决定把握这次机会。

尽管她1987年刚从学校的地理系调入生物系,尽管不忍离家远行,但种种现实的情况需要她到欧美去开阔眼界,去学习、了解新兴学科生态学的教学资源、研究前沿以及硕士生培养和实验室的建设。

当时教育部设立的德语考点在上海第二外国语大学,动身前她还在学校忙着上课和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当年坐绿皮火车从济南到上海至少需要十个小时。

到了上海,她一手举着雨伞、一手看着地图找路,两脚泥泞走进考场附近一间宾馆。赶了一天路,听着窗外嘈杂的汽车声,她辗转反侧。

坐在考场里,身为50多岁老教师参加国家级考试也会紧张,林育真是理科教师,自学德语以阅读和翻译为主,而这场考试的第一部分是听力测试,此前她几乎没有机会练习听力,真开考了,她似乎什么也听不到,脑子里全是学校和家里情景,她赶紧提醒自己:集中精力!注意,注意!

当耳麦里传来长篇有关“酸雨的形成和危害”的德文报告并提出十几个问题时,她完全放松了。“酸雨”是她熟悉的科普内容,后面的语法和阅读理解等考题也迎刃而解。

走出考场,林育真确信自己能达标。不过,她总感到,年过半百参加的这场“国考”,自己也算“撞上了一点儿运气”。当然,自信会给人带来希望,也会给人带来力量。

德语,多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

尽可能地拓展人生的长度和宽度,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要去习得和完成的课题。林育真选择自学德语作为这个课题的答案之一。

1960年妇女节,林育真见到几幅精美的瑞士地图,其标注和说明皆为德文。于是,她的内心萌动求知的念头,希望自己能够看懂德文地图,进而掌握一门新的语言。

自此,林育真开始了自学德语之路。坚持自学之路殊为不易;1962-1964年系领导要求她脱产两年进修自然地理学几门课程,每门课都要提交考试成绩。1965-1966年她被派遣到山区当“四清”工作队员,任务艰巨。

面对多重困难,她之所以还能坚持学习,关键在于有极好的德语启蒙老师——20世纪30年代留学德国获得理学博士后归国从教的孙方锡。1963年,学校领导请孙方锡开办面向全省免费的“业余德语班”,起初60多人报名听课,到结业考试时仅剩6人参加。当年孙方锡教授德语不仅没有收益,还拿出许多德文图书和字典送给学生。

1966-1976年期间,林育真依然没有放弃学习德语,她利用手头德文版的《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和《毛泽东选集》以及国家印发的德文对外宣传材料等对德语进行温习。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抓革命,促生产”方针指引下,山东省开始引进部分西德的设备、仪器及发明专利,想不到这为林育真带来了“学以致用”的机会。

1968-1976年期间,林育真曾先后应邀为省内一些工矿企业、研究所、医院和大学翻译了数十万字西德进口机器、仪表的应用、保养指南和专利说明书等。例如,为山东新华印刷厂翻译“罗兰两色胶印机”,为山东矿山设计院翻译自由运转离合器,为济南柴油机厂、济南油漆厂、济军总医院、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博山陶瓷厂实验室、济南铅笔厂等单位翻译多种科技资料。直到1978年,山东省教育厅原督学袁驼先生出访西德,他带回的《西德教育综合报告书》也是通过学校领导转交林育真笔译全书。

当时林育真承担翻译的许多资料大多超出她从事的专业范围,她也知道,由于那时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尚无专业德语教师,才会找到她这个非专业自学德语的人;她也明白,承担这些艰巨的任务,没有任何报酬或奖励,有的只是应负的责任。多年之后,她为自己当年能够勇敢果断接受并细致认真地完成这些重要工作而感到自豪,也为能够给社会作出贡献而欣慰。

国家恢复高考之后的头两年,山东省高考德语试卷的评分也是交由林育真独自负责。20世纪80年代中期,她曾分别在山东省科技馆和山东师范大学开办的德语培训班担任讲课老师。

无疑这些磨炼夯实了她的德语基础,成为她后来能够顺利通过国家级德语达标考试(GPT),并被公派到德国深入课题研究的关键。

克服困难掌握德语的过程,既是林育真学习生涯的一个缩影,亦展现了她不懈努力的性格。53岁的她安排好老母亲和家人的生活,于1990年首次公派飞出国门前往西德。

通过持续的学习和不断的自我提升,林育真开始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她对“世界”较为切实的感觉是从离开家乡的那一刻开始,她到了一个陌生环境生活,用开放的态度去熟悉和理解别人的语言、思维、行为方式,甚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情感,从而建立起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在德期间,林育真用德语作为工作语言,通过积极努力及申报课题,她先后获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王宽诚(香港)研究基金、德国菲利普大学及哥廷根大学动物研究所等机构的课题和资助,后续又多次赴德国实施并完成多项有关昆虫生理生态的国际合作研究课题。

回国后,她还多次受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外办委托,专业接待来华讲学、访问交流的德国学者,组织安排他们在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及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作学术报告,共同取得丰硕的国际学术交流成果。

林育真因此在天南地北结交了不少相关领域的朋友,彼此在生态和动物研究中切磋探讨,留下了深厚的情谊,也感受到学术和生活的双重乐趣。

如果将人生视为发掘自我潜力的旅途,学习和应用德语让林育真在常人要考虑退休的年龄,抓住自己创造的机遇,向着一个新领域跨出探索的脚步。

即使在古稀之年,她仍能鼓起勇气应用网上字典以及Corel Draw等软件,完成40万字《地球的生态带》、16万字《向动物学习》的德译中书稿,并分别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为此,德方教授作者多次诚挚邀请林育真再访德国,她因要照顾年迈老伴不能远行,却深深感受到德国同行的热情和友善。

科普,“科”与“普”相得益彰

从事科普工作后,林育真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人与动物世界”的故事。

每次出发做公益讲座之前,她做好了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案,虽未具体到每一个细节,但核心的思想是确定的,即希望通过动物科普课堂,让小朋友意识到动物是什么,动物之于每个人有什么意义,然后去培养孩子们对动物世界、科学世界的想象力。

及至晚年,她仍为之孜孜不倦的,只有科普。她在科普的道路上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2003年,66岁的林育真退休,但她认为,退休不是专业工作的休止,更不是奉献社会的终点。2004年她主编的《生态学》教材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此后每隔1-3年都会有新著推出。

2005年《动物精英》,2007年《生命玄机》,2010年《地球的生态带》(译著),2011年《生态学》(第二版),2013年《向动物学习》(译著)、《隐秘的昆虫世界》、《生态与生物多样性》,2017年《我的科普图书馆》(一套三册),2020年《地球不能没有动物》(一套十册),2022年《超级昆虫大发现》,2023年《生态学》(第三版)、《小昆虫争霸大世界》……

世界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人的一生中会经历足够多的变化,林育真不变的是对科普的坚持。退休后的笔耕不辍,尽显林育真教书育人的初心依旧。

2015年她加入科普报告专家团,讲好科普课成为她热切的追求,林育真觉得,科普的目的不仅仅是普及科学知识,还应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科普工作者因而还必须拥有人文情怀、承担社会责任。优秀的原创科普作品,必定建立在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长年教学经验的积累,科研能力的砥砺,以及科普创作的磨炼,为林育真的科普作品提供了基础保障。

她承认时代在变化:“如今孩子们的阅读量越来越少了,相比传统文字读物,科普书有很大的优势,相比一篇阅读之后很快就会忘记的文章,图文并茂的图书会更容易理解。”

通过不断琢磨,她把自己创作的科普书中主要内容浓缩精炼,精心制作PPT,先后准备《超能力神奇蜘蛛》《神奇的动物世界》《昆虫世界探奇》等精品科普课,无论是在学校、社区、书城,还是在城市、郊区、农村,一有机会她都会去作公益演讲。

讲座现场,只见她通过提出一系列启发式问题,运用生动活泼的讲解,“解密”动物的体貌特征,破除听众对动物的各种误解,引导听众走进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

她坚持做“科字当头”的科普,让自己的作品和科普课尽可能地具备“四性”——原创性、系统性、趣味性以及前沿性。

原创性即科普书的体系结构、知识内涵、语言风格、呈现方式均为作者原创;系统性则是精准进行全景式立体论述,紧扣主体,前后连贯,逻辑严谨,系统全面;趣味性为讲究有料有魂,有气势,有情致。语言有趣有味,页面赏心悦目,图片真实清晰,天然奇趣,引人入胜。前沿性是指反映相关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新方法、新成果,呈献给读者最新的动物信息。

2018年、2020年、2022年山东省首届、第三和第五届科普创作大赛,她的科普书均获评一等奖;

《地球不能没有动物》一套十册被国家科技部纳入2020年度全国百种优秀科普作品之列,并于2022年入选中宣部出版局推荐的全国百种优秀出版物名单,2023年被评为山东省第5届“奎虚奖”优秀图书奖;

2021年《我的科普图书馆》一套三册荣膺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这也是山东省科普类首获科技进步奖的图书作品……

扎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学科知识,使得林育真撰写的科普文章视野开阔,角度新颖,见解独特,文字有趣。

尽管打造出了诸多“科”字当头的“硬核”科普作品,但林育真总是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本可以更努力,可以做得更多更好。面对鼓励和赞誉,她真诚地说:“忝列榜单,感谢科普团队的支持和帮助!”

如今,林育真欣喜地发现自己的科普“朋友圈”越来越大。不久前,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正式揭晓。有一群平均年龄高达77岁的老人,他们以“银发知播”群体的身份,被授予集体奖项。

林育真也正努力像其他银发族科普者一样在努力地触网、学网、用网。同时,她也关注到“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的UP主“狐主任”张辰亮正凭借大众化以及接地气的科普风格,深受广大网友喜爱。

燃灯人缓缓走过,点亮一盏又一盏灯,也为更多人打开了动植物学的大门。林育真始终觉得,做公益不仅仅是帮助,更是平等尊重。她走在校园里,看着孩子们在操场上打闹的身影,远处的蓝天和高山,也见证着这一切改变的发生。(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兰慧 通讯员 韩品玉 报道)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