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周·大政策要览|医保总额分配向中医医疗机构倾斜 山东常态化开展海内外人才交流对接

大众日报记者 马章安

2020-10-05 14:44:4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9月28日-10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www.shandong.gov.cn)挂出多条政策: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瞪羚、独角兽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省政府新闻办也同步举行了多场新闻发布会,对一系列政策和行动进行细致解读, 大众日报等媒体在第一时间对有关政策进行了报道。大众日报一周大政策要览,带您一起回顾。

获得省级认定的瞪羚、独角兽企业可享受省民营经济发展基金(筹)、政府性融资担保、应急转贷等政策性融资项目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瞪羚、独角兽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9月28日正式发布。

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等显著特征,是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典型代表,日益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保持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培育工作的连续性,大力推进全省中小企业加快实现“跳跃式”发展,决定开展新一轮高成长企业培育行动。具体的支持扶持政策主要有:

财政部门积极统筹相关资金,主要用于瞪羚、独角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人才引进、市场开拓、效能提升、模式转换等的引导支持。初次被认定为省级瞪羚、独角兽的企业,按相关政策实施扶持激励。鼓励市、县政府给予配套资金支持。

获得省级认定的瞪羚、独角兽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享受省民营经济发展基金(筹)、政府性融资担保、应急转贷等政策性融资项目,申请政府股权融资、瞪羚快贷、瞪羚信用贷等多种优惠政策支持,具体优惠政策以相关政策文件、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及各家金融机构有关文件为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有关部门对瞪羚、独角兽企业申报政府股权投资和各类政府性、政策性融资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和重点保障。

建筑市场存在这八种情形将被列入“黑名单”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办法的通知9月28日正式发布。《办法》明确了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的八种情形,同时,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将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通报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办法》自2020年10月8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0月7日。

《办法》明确提出,信用信息由基本信息、优良信用信息、不良信用信息和“黑名单”构成。其中,不良信用信息是指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在工程建设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受到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信息,以及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其他不良信用信息。

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将存在下列情形的建筑市场主体,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一)利用虚假材料、以欺骗手段取得企业资质、个人执(职)业资格、注册证书的;(二)发生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及出借资质,受到行政处罚的;(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或者单位违规使用“挂证”人员,受到行政处罚的;(四)发生重大及以上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或1年内累计发生2次及以上较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或发生性质恶劣、危害性严重、社会影响大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受到行政处罚的;(五)经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认定为拖欠工程款,且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六)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的;(七)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因扰乱建筑市场秩序受到公安机关治安处罚或司法部门认定负有刑事责任的;(八)扬尘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不得新建、严禁严控化工园区项目!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十部门9月28日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化工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文件指出,本《办法》使用省政府公布的化工园区和专业化工园区。文件要求,园区施工化工投资项目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执行《山东省化工投资项目管理规定》,鼓励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高、能源消耗低、污染物排放低、安全风险低的项目,严控限制类项目,严禁淘汰类项目,严格限制新建剧毒化学品项目。除涉及安全环保节能和公共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外,园区内原则上不得新上非化工项目,专业化工园区内不得新上与主导产业无关的项目。

按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规定,安全风险等级为A的园区,原则上不得新建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等级为B的园区,限制新建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建立入园项目评估制度。对入园项目应严格执行省政府《关于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达不到评估评价要求的项目禁止入园。

除此之外,文件还要求园区至少每五年开展一次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制定消除、降低、管控安全风险的对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此前,山东省曾于2020年7月公布了《山东省化工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对未来全省化工园区的发展、能够新建项目等做了明确规定,是未来全省化工园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公务用车平台使用管理办法:便捷派车高效用车透明管车

据9月28日大众日报报道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山东省公务用车平台使用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公务用车使用效率,加强使用监督,厉行节约,有效保障公务出行,省机关事务局、省财政厅日前联合制定《山东省公务用车平台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提出,山东省公务用车平台将纳入平台管理的车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通过规范公务用车调度使用、社会汽车租赁、使用监督和运维费用数据统计分析等管理,实现“管理平台化、平台信息化、车辆标识化”,做到便捷派车、高效用车、透明管车、有效督车。

《办法》规定,各级各部门(单位)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等特殊需要的车辆外,其他车辆按照“应纳尽纳、应装尽装”的原则,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安装车载北斗定位终端,按照规定要求喷涂标识。新增和更新公务用车,须在办理车辆注册登记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车载终端的安装、信息录入及标识喷涂等工作。

《办法》明确,公务用车使用应当坚持“先申请、后用车,谁主管、谁审核,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通过平台按照规定申请、使用车辆。

《办法》要求,各级平台主管部门对平台管理的车辆使用实施全程监管,包括车辆信息监管、运行状态监管、预警信息提醒;充分运用平台大数据分析功能,对公务用车管理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为公务用车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本级各部门(单位)平台使用管理的监督,健全完善平台监督检查制度,不定期对平台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平台使用及管理规定的进行通报,督促限期进行整改。对情节严重、整改不到位、涉嫌违纪违法的移交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医保总额分配向中医医疗机构倾斜

据9月29日大众日报报道 为为推动山东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9月16日,省医保局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药监局出台《关于加强医疗保障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措施》。记者9月28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政策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山东有史以来覆盖面最广、系统性最强、支持力度最大的中医药医保政策文件,从支持中医药机构和产业发展、完善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等7个方面,制定了20条具体措施。

大力支持中医药机构健康发展是《若干措施》的重头戏。医疗机构区域规划布局适当向中医医疗机构倾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及时将各级中医类定点医院纳入全国异地住院联网结算和省内异地门诊慢病联网结算范围,提升中医医疗机构区域辐射力。今年年底,全省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机构将增加到3100家,群众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就医将实现联网即时结算。

针对中医机构规模小、基础弱,收费低等现实情况,我省在医保总额分配上将向中医医疗机构倾斜,重点向以中医药诊疗收入为主的中医医疗机构倾斜。在医保报销比例上,目前山东基层中医药医保报销比例平均在80%左右,《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参保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住院使用中医药治疗的,合规医疗费用医保报销比例不低于85%,由此,地方可以统筹基金使用情况,调整报销比例,进一步减轻患者个人经济负担,预计将为全省参保群众减轻费用负担约7.5亿元。

《若干措施》提出,探索开展中医日间诊疗支付,重点解决符合住院治疗指征、但非治疗时间可以离院的问题,比如头痛、眩晕、偏瘫等疾病,允许患者当天治疗结束后离院,费用按住院或门诊慢病待遇报销,既方便了群众,也减少了住院增加的费用支出。

同时,为鼓励中医优势病种发展,我省将推广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收付费。目前,省级确定了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收费价格,今年底将扩大到20种以上,今后将加大工作力度、根据群众需求和病种特点持续扩大按病种收付费中医优势病种数量。

今年全省职教本科招生增至1.5万人

据9月30日大众日报报道,9月2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年初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高地启动大会召开,目前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且取得了一批攻坚任务的突破性进展。会上透露,2020年全省职教高考本科招生已增加到1.5万人,省教育厅已研制我国首个本科职业教育标准上报教育部。

山东逐步完善“职教高考”制度,职校学生有更多机会深造提升技术技能。在继续推进高职扩招基础上,重点增加职教高考本科招生计划,由上年的1万人增加到1.5万人。今年,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30万多人,根据学生本人意愿直接就业的有9万多人,继续升学深造的有21万多人。其中,通过职教高考本科录取接近1.5万人、专科(含单独招生)录取超过11.5万人、“3+4”贯通培养转段录取3000余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转段录取近8万人,中职学生升学深造比例超过70%。

全面做好秋冬季疫情应对准备

据9月30日大众日报报道,9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疫情防控措施、交通出行等问题介绍了有关情况。我省将严守安全底线,维护市场秩序,推进文明旅游,让游客“放心开心游山东”。

“目前,我省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总体到位,应急处置各项准备充分到位,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输入性疫情和不明原因突发疫情。”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于成河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9月28日24时,全省已连续165天无本土新增确诊病例,136个县(市、区)均为低风险区,目前正在住院治疗的2例确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住院隔离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1例,609名密切接触者正在接受医学隔离观察。

我省已全面做好秋冬季疫情应对准备。制发秋冬季防控方案,立足“多病同防”,完善防控措施。充实扩大各级各类疫情处置机动队伍,全省共组建137支流调队、486支采样队、157支检测队、155支消杀指导队和29支医疗队。

在村居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

据9月30日大众日报报道,9月25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山东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有关公共法律服务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条例》对公共法律服务设施建设基准和目标予以明确。规定省、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集中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场所,统一命名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集中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场所,统一命名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县(市、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规定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统筹建设12348热线平台和网络服务平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推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与政府政务服务、紧急求助等公共服务热线平台的衔接联动机制,网络平台要逐步完善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等功能。

为保障特殊群体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权益,《条例》规定无偿公共法律服务应当优先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支出型贫困和低收入家庭、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以及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优抚对象提供,同时鼓励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等法律服务机构在提供有偿公共法律服务时,对上述群体减收或者免收费用。

国家机关不得违约拖欠市场主体款项,不得强制市场主体参加评比培训

据9月30日大众日报报道,9月25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规定,国家规定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各类市场主体均可依法平等进入,各级政府和部门不得颁布施行歧视非公有制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明确规定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推行“证照联办”“一业一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提高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信贷规模和比重。

《条例》明确,依法保护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严禁违反法定权限、条件、程序对市场主体的财产和企业经营者个人财产实施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依法确需实施前述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限定在所必需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

《条例》要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得违约拖欠市场主体的货物、工程、服务等款项,大型企业不得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市场主体有权依法要求拖欠方支付拖欠款并对拖欠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条例》还提出,行政机关不得为市场主体指定或者变相指定中介服务机构;除法定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外,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市场主体接受中介服务。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市场主体参加评比、达标、表彰、培训、考核、考试以及类似活动,不得借前述活动向市场主体收费或者变相收费。市场主体有权拒绝任何形式的摊派和强制捐赠。

11月起,退役军人这样落户

9月30日,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和省公安厅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退役军人落户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确表示,退役军人持退出现役证件、部队开具的行政介绍信(集中移交的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还须持《集中移交退役士兵接收安置通知书》),到安置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开具《退役军人落户介绍信》,凭《退役军人落户介绍信》和相关证明材料到公安部门办理落户。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家属、子女可一并办理落户。

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单位开具的介绍信、退出现役证件、户口本、结婚证和军人公民身份证号码登记表复印件。

军队离退休干部、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和复员干部:退出现役证件、户口本、结婚证和军人公民身份证号码登记表复印件。

集中移交的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退出现役证件、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出具的《集中移交退役士兵接收安置通知书》复印件和军人公民身份证号码登记表复印件。

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非集中移交的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退休士官和供养的退役士兵:退出现役证件和军人公民身份证号码登记表复印件。

安置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退役军人报到时,通过“一门受理”方式,告知办理落户需要的相关证明材料,按规定出具《退役军人落户介绍信》。接收退休和供养退役军人的机构在职责范围内主动协助退役军人办理落户。公安部门在政策规定范围内,优化办事流程,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服务。

《通知》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0月31日。

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山东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方案出炉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实施方案的通知9月30日正式发布。《方案》按照“带量采购、招采合一、质量优先、确保用量、保证回款”的要求,通过约定采购量不低于医疗机构报量的50%、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等多项措施,深化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完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形成机制,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方案》规定了集中带量采购的范围和形式。机构范围覆盖山东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和驻鲁军队医疗机构,鼓励其他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积极参加,采购周期不少于1年;品种范围从聚焦群众反映价格高、医疗机构用量大、患者受众面广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开始,逐步扩大范围;生产企业范围包括经药监部门批准、在中国大陆地区上市的国内外所有生产企业。在采购方式方法上,对申报企业按质量、疗效差异和市场认可度等因素划分评审组,对3家及以上申报企业的评审组进行综合评审,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和恶性低价竞争。

为确保取得降价格、惠民生、促改革的综合成效,《方案》按照相关要求,制定了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落实、使用、结算、质量、供应等政策措施。要求医疗机构按照中选价格、约定采购量进行带量采购,约定采购量不低于医疗机构报量的50%。改变以前由医药机构与药企分别签订合同的低效做法,由各市采购联合体统一与药企签订带量购销合同。《方案》同时明确,各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不得以费用控制、药占比、医疗机构用药品种规格数量要求等为由,限制中选药品、中选耗材的合理使用与供应保障。

为彻底解决医疗机构拖欠货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方案》提出加快药品采购平台、医疗机构、医保结算系统数据对接,通过省、市分级结算管理,实现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和医用耗材实行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30天内完成支付。先行开展国家和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直接结算工作,逐步扩大直接结算品种范围。

对500名基层一线业务骨干开展“定制式”培养

据10月1日大众日报报道,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乡村振兴的短板。从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看,引进人才是打造基层一流人才队伍的有效方法,但内部挖潜,培养“本土人才”更是关键。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教育厅、农业农村厅、文化旅游厅、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从全省农、教、文、卫系统新选派500名基层一线业务骨干,正式开启为期1年的挂职锻炼。目前,这500名基层一线业务骨干,已分赴省直单位研修岗位,开展“定制式”培养。

据了解,我省已连续开展6年基层人才挂职研修工作,共有1100余名来自全省基层一线的业务骨干参加挂职研修。该项目激发了省市人才资源优势,释放了基层人才成长潜能,搭建了上下联通桥梁,畅通了人才培养通道,帮助基层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多面手”人才,受到基层广泛好评。

常态化开展海内外人才对接交流

据10月1日大众日报报道,记者9月30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为深入实施“人才兴鲁”战略,打造新时代人才聚集高地,吸引更多海内外高端人才来鲁创新创业,第十一届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暨首届人才发展大会(以下简称“第十一届海洽会暨首届人才大会”),将于10月14日至30日举办。14日开幕当天,山东将发布人才发展蓝皮书、“十强”产业人才开发路线图,揭牌山东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举办山东人才发展战略论坛。

第十一届海洽会暨首届人才大会由省委、省政府主办,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共同承办。大会围绕我省重大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突出“汇聚海内外智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主题,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建设智能化网络信息云平台,常态化开展人才对接交流活动,为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与海内外高端人才之间信息交流、资源共享、项目对接架起桥梁。

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周春艳介绍,我省安排了38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人才交流活动,其中,线上活动17个,线下活动15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6个。主要包括引才宣讲、人才高峰论坛、人才对接洽谈活动、高端专家服务基层等4大板块。具体安排上,引才宣讲16场,由全省16市有关领导同志宣讲推介各市的人才政策;人才高峰论坛10个,由省内高校或科研院所组织,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人才参加;人才对接洽谈活动和高端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共12个,根据基层发展需求,邀请海内外高端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对接服务。

努力打造永不落幕的人才盛会,我省建立“不断线”的对接机制和“常态化”服务体系:通过在平台一次报名,即可在全省范围内参与重点扶持项目遴选;简化优秀留学人才引进流程,实行来鲁工作签约承诺制,签约后暂无法来鲁报到的,用人单位可保留岗位12个月;建立创业咨询辅导机构和创业辅导专员队伍,每年组织5期以上海外留学人员来鲁创业训练营,为初创留学人员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推动建立海外留学人员创业投融资机构联盟,定期开展路演推介活动;将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政策向留学回国人才延伸支持,消除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后顾之忧。

举办2020年“留学回国人员来鲁创业大赛”,是第十一届海洽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此举旨在以比赛方式遴选优秀海归人才创业项目,集成全省创业政策、服务、平台资源,支持更多留学回国人员在山东领(办)企业、落地发展。根据安排,报名从9月30日开始在线上进行,初赛于10月—11月进行,决赛预计将于12月上旬举行。

我省调整优化常态化防控方案,将开展疫情防控全民大培训

据10月2日大众日报报道,秋冬季是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需警惕流感和新冠肺炎叠加的流行风险。记者从省卫生健康委了解到,针对秋冬季和“十一”假期,我省印发了第四版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进一步调整优化防控措施,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

强化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医疗机构监测、人群监测、症状监测、环境监测、社区监测、零售药店监测和疫情线索举报等多渠道监测网络,搜集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一旦发现疫情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

为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我省部署建设城市检测基地和公共检测实验室,组建机动支援力量。目前,全省具备检测能力的机构达598家,其中医疗机构398家,疾控机构153家,第三方机构47家,日最大检测能力达到107.2万份。

秋冬季防控,重在“多病同防”。我省加强对秋季高发的流感、诺如病毒病等的防控,指导各级疾控机构积极与厂家对接协调,加强疫苗采购调配和应急储备,努力满足群众接种需求。开展秋冬季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发动群众清洁家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从源头上预防秋冬季传染病发生流行。

同时,充实扩大各级各类疫情处置机动队伍,全省共组建137支流调队、486支采样队、157支检测队、155支消杀指导队和29支医疗队。各社区(村)调整充实由基层干部、志愿者等组成的社区防控队,学校、公共场所等单位按照“一校一案”“一企一案”的要求,强化健康监测,严格落实卫生清洁、消毒通风等防控措施。对入境来鲁人员落实健康检测等服务措施,严防疫情输入。

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前,督查发现有些单位场所防控措施不严不实,群众防疫意识开始松懈,发热门诊和实验室检测不规范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省将开展“疫情防控全民大培训”。具体做法是针对秋冬季新冠肺炎、流感等的流行特点和防控要求,编制各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手册,组建讲师团,深入防控一线开展培训宣讲,为每个单位培育1支疫情防控队伍和1名疫情防控指导员,推动落实全行业防控措施。开展“疫情防控大演练”,提升突发疫情联合调查和协同处置能力。

重点人群“应检尽检”

据10月3日大众日报报道,近日,青岛发现2例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后,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控制住了疫情,没有新发病人员和无症状感染者,这取决于及时主动的检测发现、快速精准的调查评估和科学高效的果断处置,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青岛市的2例无症状感染者是在对青岛港大港公司冷链食品相关“应检尽检”人员进行定期例行检测时发现的。记者从省卫生健康委获悉,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我省不断加强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应检尽检”人员包括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接触者,境外入鲁返鲁人员,疫情重点地区入鲁返鲁人员,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本人或家庭成员为密切接触者的、14天内本人或家庭成员有疫情重点地区(含境外)旅居史、接触史的、21天内所居住社区(村居)发生疫情的学校师生员工等。

定期检测人员,包括所有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所、疾控中心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和药店工作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屠宰企业、集中交易市场(农批市场、农贸市场)、冷藏冷冻仓库、商场超市、专营店、餐饮服务单位、客货运场站、冷链物流、外卖快递等行业(场所)直接接触冷冻冷藏肉类、水产品及包装物的从业人员,以及其他无防护状态下与上述人员有直接接触或参与相关工作的冷链食品相关从业人员。

此外,根据核酸检测能力和有关政策规定,对其他人群实施“愿检尽检”。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应对有需求的单位和个人开放检测服务,并提供检测证明。强化检测结果信息共享和社会化应用。

同时,我省严把疫情输入关口,加强口岸疫情防控。进一步统筹协调所在省份航空、陆路和水路入境来鲁人员管控,积极对接当地政策要求和工作安排,做好各类入境人员筛查管理,保证无缝衔接和闭环运作。

车辆船舶内部每日至少彻底消杀一次

据10月4日大众日报报道,今年“十一”黄金周是检验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的第一个超长假期,旅游、探亲等多种客流叠加,我省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多措并举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据了解,全省道路客运、城市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出租汽车和水路客运等领域,严格落实交通运输工具、场站和服务区通风消毒、人员测温等措施,对车辆船舶内部、乘客接触的设施设备、乘客和工作人员接触空间、行李舱等区域,每日至少彻底消杀一次,候车室、餐厅、商店等公共区域、客运车辆、船舶等至少每4小时通风一次,乘客口罩佩戴率、体温测量率,站务司乘人员口罩佩戴率、体温测量率均要达到100%。

铁路和机场的室内场所,根据人员密度采取不同频次的防控消杀措施,加强对卫生间、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用设施和高频接触部位清洁消毒,保持良好通风,必要时进行人群控流。铁路车辆和航空工具每天清洁消毒。

欲了解更多政策信息,请到省政府网站(www.shandong.gov.cn)查阅,或阅读《大众日报》等媒体报道。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章安 整理报道 策划 刘江波)

责任编辑: 马章安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