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论坛|国际媒体缘何关注中共二十大报告

大众日报记者 马章安

2022-10-22 07:50:5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首场记者招待会

10月17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丛亮,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这是记者在分会场举手提问。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内容提要】

2022年10月22日,大众日报10版(时事)刊发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韩庆娜的署名评论《国际媒体缘何关注中共二十大报告》,文章说——

10月16日,随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全球目光聚焦北京,2500名境内外记者参与大会采访报道,“中共二十大”字眼儿迅速见诸报端。国际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工作报告,细数高频词汇、捕捉全新提法、解读报告涵义,认为本次大会不仅对中国和中国人民,而且将对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格局等产生重要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共二十大的群体性关注,既是中国积极参与世界事务、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果,也反映出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关键作用。

二十大报告是国际社会深刻了解中国“过去”的重要窗口,有助于外部世界对中国“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建立科学认知;二十大报告是国际社会精准把握中国“未来”的关键线索,有助于其看清中国发展与前进的路线图;二十大报告是国际社会学习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佳教案,这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后读懂中国的另一个关键词;国际社会希望通过二十大报告看到“中国眼中的世界”,以此勾画出“世界眼中的中国”,特别是探究中国与世界的相处之道。

国际媒体缘何关注中共二十大报告

□ 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韩庆娜

10月16日,随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全球目光聚焦北京,2500名境内外记者参与大会采访报道,“中共二十大”字眼儿迅速见诸报端。国际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工作报告,细数高频词汇、捕捉全新提法、解读报告涵义,认为本次大会不仅对中国和中国人民,而且将对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格局等产生重要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共二十大的群体性关注,既是中国积极参与世界事务、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果,也反映出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关键作用。

二十大报告是国际社会深刻了解中国“过去”的重要窗口,有助于外部世界对中国“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建立科学认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不同寻常的伟大成就,在历史上第一次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十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6.6%,远高于2.6%的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和3.7%的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增速;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了38.6%,超过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的总和。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4万亿元,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达18.5%,较10年前提高7.2个百分点;对外贸易总额6.9万亿美元,较10年前增长56.8%。尼泊尔学者委员会彭德拉·施雷斯塔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将激励更多发展中国家走上一条现代化的新道路,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也宣告了西方所谓的“历史终结论”的失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发文表示,自2010年中国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仍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成为历史上持续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

二十大报告是国际社会精准把握中国“未来”的关键线索,有助于其看清中国发展与前进的路线图。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被视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行动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对于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指引。外媒普遍关注报告中的“安全”“发展”“共同富裕”等热门词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分析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里强调了国内、国际优先事务,其中反复出现的词汇突出了工作重点。澳大利亚有媒体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维护国家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以及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日本《朝日新闻》表示,中国在过去数十年取得了经济繁荣与发展,全世界都将继续关注中国共产党将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二十大报告是国际社会学习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佳教案,这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后读懂中国的另一个关键词。新加坡一媒体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判断中国对中国特色、中国方式的坚持意味着中国将继续走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

国际社会希望通过二十大报告看到“中国眼中的世界”,以此勾画出“世界眼中的中国”,特别是探究中国与世界的相处之道。多国媒体对中国在未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使命担当寄予厚望。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的稳定、繁荣与世界息息相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所阐明的,“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二十大以后,中国将一如既往,积极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负责任的态度,与国际社会一道,直面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切实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关链接】

聚焦盛会历史时刻 感受中国开放自信

——来自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的观察

“热烈欢迎中外记者朋友采访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醒目的标语,悬挂的中国结,鲜红的背景板,布置一新的采访间……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和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随处可以感受到盛会将至的热烈气氛。

跟随盛会的脚步,这几天,境内外媒体记者陆续入住北京梅地亚中心和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世界的聚光灯再一次对准中国。

“时隔五年再次来到中国,报道中共二十大这一盛会,真是太激动了!”五年前来华报道中共十九大的埃塞俄比亚通讯社记者贝雷克特·西赛说,要了解中国就要先了解中国共产党,全世界都在关注这场盛会,自己能参与报道深感荣幸。

距离大会开幕还有几天时间,中外记者们已经忙碌起来。12日至14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为记者们安排了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品韵古都风华、感受北京城市副中心等丰富多彩的走访和以“科技赋能”、“金融创新”为主题的采访活动。

“这是我第一次报道中共党代会,也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生动回顾了中国过去十年发展的辉煌历程,揭示了中国是如何取得现在的巨大成就,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感知中国、报道中国。”来自菲律宾的记者特里斯坦·诺达洛说。

在诺达洛看来,中共二十大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也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我非常期待聆听中共二十大报告如何为下一个阶段中国发展擘画蓝图。中国的发展也将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机遇。”

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新闻中心记者工作区外一角,整齐摆放着多语种的书籍资料,吸引了很多媒体记者前来取阅。

“看!这本是介绍中国共产党如何决策的,这本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这本是关于北京古都文化的。”来自意大利安莎社的记者法蒂古索·安东尼奥手中抱着一大摞书,兴奋地向周围同事分享自己的“宝贝”。

尽管在中国生活了六年,但安东尼奥坦言对中国的了解还是不够。“总是想再多了解一点,中共二十大正是我们加深认识中国的绝佳窗口。”

“站在这个不足几平方米的虚拟演播厅,可以实现任何场景的自由切换,并能实时与屏幕上的采访对象对话。”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新闻中心的融媒体体验区,几位中央和地方媒体记者在智能化演播室感受沉浸式融屏访谈如何为报道创新赋能,期待在大会报道中能更多运用新技术手段让报道更鲜活。

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新闻中心三层的世纪厅,工作人员正在测试网络信号。15日下午,这里将成为党的二十大新闻发布会的分会场,中外媒体记者可以在这里隔屏向党的二十大新闻发言人提问。

据了解,今年新闻中心专门搭建了网络视频采访系统,境内外记者通过网络视频专线实现与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北京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世纪厅以及各代表团驻地视频采访室的连线采访。

除了多场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和集体采访,新闻中心还将组织两场“党代表通道”活动,邀请来自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各行业的党代表接受采访。记者可以在新闻中心官网上报名并提交采访问题。

为了便于外国记者和港澳台记者采访大会代表,新闻中心12日专门开通了“境外记者采访代表申请系统”,每位记者每天可提交3份采访申请,采访将通过网络视频、书面等方式进行。

“这次来中国,我所看到的是一个开放自信的国家,一个在各方面都取得非凡成就的国家。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来自巴西的记者莱昂纳多·索布雷里亚说,路途再远也要来,因为只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能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新华社记者潘洁、刘奕湛)

【大众日报《环球论坛》专栏作者简介】

韩庆娜,女,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美国对外政策与中美关系研究。

【大众日报《环球论坛》专栏简介】

大众日报国际新闻评论专栏《环球论坛》开栏于2007年5月19日。栏目主打热点国际新闻解读,着力在新闻的深度延伸上下功夫,靠独家权威新颖的观点和论证确凿、鞭辟入理的深度分析影响读者,告知读者“新闻背后的新闻”。

《环球论坛》专栏欢迎读者用户赐稿。如有线索或推荐作者,请拨打热线13964185298(微信),或发邮件至mzamza02@126.com。

欲更快阅读《环球论坛》专栏内容,请下载大众日报客户端;欲阅读更多《环球论坛》,请关注“大众环球论坛”微信公众号。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章安 报道)

责任编辑: 马章安     签审: 刘芝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