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巡抚周馥:青岛长啥样,我想去看看
大众日报记者 鲍青
2018-12-12 11:02:48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1898年,德国殖民者强占胶州湾,拉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1902年,大臣周馥升任山东巡抚,并加兵部尚书衔。
周馥延续了前任山东巡抚袁世凯在山东施行的新政。当然,他也知道这位前任与德国人纠缠时遇到的种种麻烦。他无法容忍在几百公里之外的海滨,迅速崛起一个德国人染指山东的根据地。他决定打破互不往来的原则,亲自前往青岛察看,想“亲眼看一看当地的境况”。
自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德国人就力图把青岛这个人口仅仅两万的渔村打造为“模范殖民地”。他们从德国请来一流的城市规划专家和建筑设计师,按照19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对青岛进行全方位的城市规划。
到了当年12月,周馥正式向德国殖民者提出了访问胶州租借地的要求。他是第一位提出这种要求的清廷高官,因而令胶州总督特鲁泊深感意外。特鲁泊在致友人的信中,描述了在获悉周的这个“几乎无法令人相信的愿望”后的惊诧。但是,特鲁泊并非没有戒备。他在“采取了一些秘密的防备措施”后,接受了周的访问要求。
周馥访问胶州的具体细节,以及他究竟受到什么震撼、得到何种启示,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知其全貌。但这块德国的“样板殖民地”,确实让本就熟谙洋务的巡抚有所收获。周馥访问胶州,本就是想获得强大山东经济的办法。
周馥在青岛期间所发表的谈话,不仅表达了中国想要收回丧失的权利,结束殖民统治的基本意图,也显示出对当下状态的关心。周馥对特鲁泊说:“即使青岛已租借给德国,它仍属于山东地盘”。
在接见中国商人时,周馥除了谈到一些促进青岛与山东的贸易关系的措施,也提到了在青岛设立中国领事机构的积极意义,他还提议派遣一位官员调解商人之间的争端或者协助处理诉讼。
两年之后,他和已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连衔上奏,将济南、潍县、周村三处开商埠,开启了济南乃至整个山东自主探索近代化的序幕。当年,他帮助山东商人通过竞争,迫使德国的山东矿物公司破产。
也在这一年,德国人修建的青岛通往济南的胶济铁路通车。
责任编辑: 傅欣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