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人物|从轧钢工人到“齐鲁大工匠”,“新时代保尔”实践诠释钢铁怎样炼成

大众日报记者 李梦馨

2022-01-21 10:10:4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用李仁壮自己的话说,他起点不高,入轧钢一行,得比别人用更多力;同样的一段路,花了比别人更长的时间,从中级工到高级技师,他用了十三年,其中,助理技师考了三次,技师考了两次。

从一名普通的轧钢工人,成长为“中国质量工匠”“齐鲁大工匠”,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用了25年。入了轧钢这行,就像是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前十年,他在水里潜伏着,等待着,沉默不语地往更深处去,一旦机会来了,借着沉潜的力,便冲出水面,在空中画出完美的弧线。

一定干出个名堂

李仁壮的父亲是莱钢的一名退休工人,在钢厂工作了大半辈子。1997年,从技校毕业后,李仁壮“子承父业”进入莱钢棒材厂做了一名轧钢工人。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但他心里总有一些抹不去的遗憾。

读初中时,一天,李仁壮正跟同学们跑早操,哥哥突然来接他回家,说爸爸想让他考技校。他一向听从父亲的安排,当时没多想就去考了,因为成绩不错,底子强,预考、正式考试都顺利通过了。李仁壮的生活就从这时,分出了一条岔路,他是迷迷糊糊走上去的。

钢厂的生活,比预料之中的还要辛苦,又脏又累。高温的钢坯有1000多摄氏度,稍一靠近,就出一身汗,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黏糊糊地粘在身上,一整天都是如此。工友们开玩笑,说这一行是“夏天穿秋裤,冬天吹风机”。李仁壮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烧得通红的钢条,要在冷床上切割取样,衣服穿少了,根本没法儿接近,夏天也得穿上秋衣秋裤,不然容易烫伤;轧线上要用冷却水降温,高温下因为蒸发,水汽弥漫,烟雾缭绕,看不清轧机里面的情形,得用风机吹散,才能进行操作,所以冬天也得迎着“大风”工作。

最初工厂设备落后,轧钢工艺落后,查尺寸查质量,要不停地从冷床这头跑到轧机那头,耐高温劳保鞋又沉又硬,李仁壮的脚后跟经常磨破,一边流着血一边还得跑。天天与火热的钢条做伴,他身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烫伤。看着儿子工作这么辛苦,父亲有些后悔当时让他读技校。李仁壮偶尔也想,自己如果按照原来的路走,会是什么样。有一回受不住了,他还跟母亲提,“要不我再回去读书吧。”现在的李仁壮谈起这件事,只当是个笑话,可当时的他,切切实实地经历了一番挣扎。一次次的“自我打架”后,他想出了跟自己和解的方式,那就是“干出个名堂”,干出点成绩。既是给自己个交代,也让父母放下心。

李仁壮在技校里学的是锻造,进入莱钢之后,因为水压机车间用人少,就转到了轧钢岗位。到了新岗位上,很多不适应接二连三地来了。工厂的设备一直在改进,从横列式轧机,到半连轧、全连轧,从人工翻钢、喂钢到经验轧钢,从数字化轧钢到智能化轧钢,新技术的变革推着轧钢工往前走。“不学习,就要落后,甚至被淘汰。”李仁壮心里憋着的那股劲儿,就转化成了学习的动力。

平时的工作已经十分忙碌,李仁壮只能一边干一边学。趁着车间大修的机会,他经常钻进漆黑闷热的地沟,爬上高高的台架,靠在满是油污的设备上,一遍遍地拆解安装。工厂、车间组织的技能培训,一场也不落下,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他就像一块海绵,一旦蘸取到知识就疯狂地吸收进去。

但是光靠培训,远远不能补足自己的专业短板。厂里的师傅手头也有几本教材,大家你借我的,我借他的,轮流地看。一次,李仁壮从别人手里借来一本《轧钢600问》,这几乎是所有轧钢工人必读的一本书,他如获至宝,想一口气读下来,又想着能经常拿出来看就好了,于是到处打听,哪里能油印一本。光是印一本书不值当,没有人愿意应承下来,他不得已加钱才印出了一本。这本油印的《轧钢600问》,装订得歪歪斜斜,字迹也不太清楚,但李仁壮始终当成宝贝,一遍一遍地翻看,随着时光流逝,纸张都已泛黄,他还舍不得扔。

电脑、网络普及之后,他学习的阵地就转移到了线上。电脑还是个新鲜事物时,别人都热衷于看视频、打游戏,但李仁壮最熟悉的功能是百度,平日里搞不懂的知识、不明白的问题,就翻书、上网查资料,一定要刨根问底弄个清楚。时间长了,用来演算的稿纸堆了一米多高。

“想学的话,总是能挤出时间来的。而且,一本书摆在那里,只要还没看完,没吃透,就是下了夜班,也得看俩小时再睡,不然总觉得心里有事,不踏实。”李仁壮说。

2012年,李仁壮跟班上几个工友一起报名援疆,到新疆工作。工地离县城有20多公里,周边娱乐场所、购物场所一概没有,只有一片盐碱戈壁滩,生活也如同这戈壁滩,尽是一片单调的白。下班之后,从忙碌的状态中抽离出来,心里总是没来由地空虚,思乡的情绪悄悄地滋长。田彪是同李仁壮一起援疆的工友,据他说有些人为了打发单调乏味的生活,经常聚到一块打牌、喝酒,“但李仁壮从来不参与,自己待在宿舍里学习,我们都佩服他的自制力。”

在新疆的三年,下了白班和上晚班前,李仁壮都要抽出两个小时来看书、刷题。特别是下了晚班,洗漱完毕,一时半会儿睡不着,又是夜深人静、无人打扰的时候,他还能学一个半小时或两个小时。那段时间,莱钢正好开展网上练兵活动,通过答题进行排位,李仁壮总是高居榜首的那个。也许是他劲头太足,连带着同一个车间的工友也纷纷开始网上练兵,分数也都提了上来,甩下其他人一大截。“他爱学习是出了名的。”田彪说。在新疆时,每年有一次探亲假,别人怎么也得带回点新疆特产,李仁壮却揣本书就回来了。

靠着业余的学习时间,李仁壮先后拿下了钳工、电工、电气焊等多个资格证书,有了“大工匠”的知识积累。

绝活:“一眼准”与“一支稳”

对李仁壮来说,干轧钢,虽然辛苦,但却是个有意思的工作。“很有学头,有挑战性。”每个操作环节,琢磨深了,研究透了,就能掌握别人没有的绝技。在成千上万次的摔打下,李仁壮练就了两个绝活,一个是辊缝调整“一眼准”,一个是线差调整“一支稳”。

“一眼准”是高级技师技能鉴定考试的一个考核项目,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准确目测辊缝之间的距离,误差要控制在0.1毫米之内,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扣分。为了练眼力,李仁壮特意从设备组借来一把塞尺,塞尺精度高,方便即测即量。那段时间,李仁壮只要看到辊缝都要目测一下,估摸好了,就用塞尺检验一番。

回家之后,没有观测环境,他就用扳手当道具,调整间隙大小。练着练着,他都有些走火入魔了,看到家里的门缝、地板缝,都要目测一下,估计估计有几毫米。来回次数多了,脑海中也会形成“一把尺”,在半米开外的地方,一毫米是怎样一种概念,也都在一次次练习中渐渐摸透了。在实际工作时,屡试不爽。采访中,走到了二轧车间的轧机旁边,李仁壮用手电筒一照,立马瞅出了辊缝大小,“大概是1.2毫米。”

切分轧制是棒材生产中常用的工艺,一根钢坯轧制成扁钢,再通过三切分或四切分等等,得到三根或三根以上的成品。怎样控制成品尺寸的均等,是一门技术活。这一步骤套用行话来讲,就是“线差调整”。李仁壮说,要想精准地调整,降低轧废率,在预装预调这一环节就要安置妥当,有句话叫“七分准备,三分上线”,线下调整好了,线上就不用手忙脚乱。在一次次实践中,李仁壮也练就了“一支稳”的本领,调整时间大大减少,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技多不压身。李仁壮对这句话很有感触,“你所学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浪费,都有用得着的时候”。他平时锻炼的这些技能,果真就在关键时候派上了用场。

2016年,“鞍钢杯”第八届全国钢铁行业职业竞赛举行,这项赛事每两年一届,分工种进行,对于某一工种的工人来说,每八年才能轮到一次,有“中国钢铁行业的奥林匹克”之称。

经过车间、工厂和公司三级选拔,李仁壮获得了参赛资格。彼时,距离正式比赛,还有五个月的时间。每天,完成日常工作后,李仁壮就自己挤时间学习,工作的时间是固定的,只能从吃饭睡觉上挤时间。有时候,一天三顿饭就变成了两顿饭,一顿饭缩短到5分钟,睡觉的时间更是一再被压缩。但更大的挑战还在于,他平时干的是棒材工艺,比赛要比的则是高线工艺。李仁壮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

好不容易,李仁壮等来了一个去永锋钢铁学习的机会,终于可以近距离地接触高线生产设备了。可没想到,由于人家要正常生产,五天里,李仁壮都只能在一边看着,根本没有动手调整轧机的机会。心里着急,走路、吃饭、睡觉都在想,但无奈只能空手回去。后来,终于从朋友那里听说永锋有两天的维修时间,李仁壮赶紧自己开车去了一趟,在现场盯着,一有机会就拆装调试,逮着机会就向现场的师傅请教,设备摸熟悉了,心里的石头也总算落了地。

到了正式比赛,前两场考理论和答辩,李仁壮自觉发挥得不太理想。最后的实操比赛,相当于背水一战。“要不然,考砸了,真没脸回去。”比赛的前一天晚上,他把自己关在宿舍里,用筷子、牙签和信纸制作了模拟压下指针,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在0.5mm-5mm的范围之间来回模拟调整。

实操比赛要求在二十分钟内,调试好四架轧机的辊缝,安装两套滚动导卫。但设备具体什么情况,都得靠现场摸索着来。前两架还算顺利,到第三架,反反复复调了多次,辊缝还是不对,没办法,李仁壮用了“归零”调整法,四架轧机终于调试好,抬眼一看,时间已经过去了19分钟。两套导卫还没安装,孔型和间隙不一的导卫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时间紧张,李仁壮只能靠平时的经验目测,等到装好了,哨也响了。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李仁壮随着志愿者的指引往成品方向走,当看到吐丝机里一圈一圈地吐出红钢来,他终于长舒一口气。裁判从头、中、尾三段取样,拿千分尺转圈测量后,宣布全部为C级精度。李仁壮知道,他成功了!

最终,李仁壮在全国59家参赛企业中获得第十名的好成绩,被授予“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在李仁壮看来,这是他入行以来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2007年在厂里的“技术比武”中胜出,2016年在全国大赛中获奖,2021年“五一”前夕,李仁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走进人民大会堂领奖……这些重要的节点,串起了他与钢火日夜做伴的日子,是被无数滚烫的钢筋堆砌起来的。现在,作为模范人物,除了日常工作之外,他还要经常宣讲。但问起他的经验来,他最常说的还是“不过干好了本职工作”。


随身三宝:卡尺、手电、笔记本

李仁壮的家乡单县,做木工的人很多。小时候,他经常蹲在旁边,看木工做活计,用米尺测量,用墨盒打线,耳朵上掖着支铅笔,随手取下画道线,再用凿子凿,刨平……老师傅始终不声不响地在那里埋头干活。有时候他看累了,跑到一边去玩,再回来时发现,桌子、椅子、柜子都做好了。

李仁壮对工匠精神的最初印象,就来自家乡的木工。自己当上轧钢工后,他经常想起小时候看木工做活的场景,有时候也觉得自己跟木工其实是一类人。不过,他的法宝,不是墨盒、米尺和锯子,而是卡尺、手电和笔记本。只要换上工作服,人到了岗位上,这三件东西就从不离身。他说,游标卡尺,量成品尺寸、调轧机和导卫,都离不开它;手电,用来看轧槽、看导卫、看红钢,是“第三只眼”,发现肉眼看不见的缺陷和隐患;工作中冒出来的想法、问题,都被及时地记在笔记本上。这么多年,卡尺磨损了一把又一把,手电从铁皮手电到LED手电,现在已经进化到强光手电,用过的笔记本更是数不清了。

他的这些习惯,在工友当中传开了,像张猛这样的年轻员工也跟着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工作了三年多,他手里也存下了一本本笔记。现在的李仁壮,已经是工友们眼里的“大拿”,眼“毒”手“牛”,但只有他心里清楚,自己是怎样从一个毛头小子,一步步成长过来的。记得刚工作的时候,有一回,因为操作不熟练,他接连轧废了5次钢,产生了十多吨废品,生产被迫中断3个小时。每次回想起这件事,李仁壮都十分懊恼、痛心。后来的生产中,他更想比别人多动一点脑子,这样既能少费一些力气,也能避免一些损失。

目前厂里的生产设备算不上最先进,生产中总会碰到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一点小改小革,就能让生产方便不少。以前,切分轧制时调整线差要用到一根叉扳手,因为调整丝杠本身就有间隙,得调个五六下、七八下,花上三五分钟才能调好。而且操作时人要靠近高度运行的轧机,一不小心就被冷却水溅了一身,衣服湿了还是小事,要是碰上跑钢,甚至会造成身体伤害。

有一次,李仁壮去修车,发现修车师傅用套筒扳手拆卸轮胎的螺丝,他突然就想到,要是用到调整线差上,说不定就能提高效率。有了想法,说干就干,他最终研制出一套线差调整工具,用到生产上,半分钟不到的时间就能调整好,高效又安全。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改造发明,累计起来李仁壮已经有200多项,他还总结编写了《平立交替轧机切分轧制操作法》《16规格三切分轧制操作法》。在他的带领下,班组连续四个月无责任轧废,11次实现了“万吨无轧废”,四次打破班产纪录,钢材综合成材率提高0.2个百分点。

2016年4月,李仁壮的车间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要生产出一批高强度的螺纹钢。国际标准对尺寸偏差的要求是±0.5毫米,但这批产品严格到了±0.1毫米,这意味着生产操作要比以往精确数倍。时间紧,任务重,相当棘手,生产接二连三地出现线差不稳的问题,一时突破不了难点,好多同事都愁眉不展,仿佛进入了死胡同。

李仁壮和工友们只能一遍遍地翻笔记、查资料、问专家,反复试验,试图寻找突破口。终于,一次放大中轧料型的尝试,让问题迎刃而解。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他们顺利完成了任务。李仁壮和工友们是后来才知道的,原来这批螺纹钢是用于“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架底座。2016年11月3日,看着“长征五号”火箭飞向太空的直播,李仁壮的心情比别人都要激动。

作为一名轧钢工人,最感到自豪,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莫过如此了。走在外边时,他时常打量着身旁以一根根钢筋为骨架的高楼大厦,铁路,桥梁,隧道……说不定其中就有哪一根钢筋出自自己之手。像李仁壮这样的轧钢工人,制造出了一座座城市的筋骨。在最火热与最坚硬之间,他是最平凡的轧钢工,也是最不凡的大工匠。(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梦馨 通讯员 党浅 报道)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