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婧”观深变⒃|从旁听投委会所想到的

大众日报记者 宋弢

2020-12-21 18:58:5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在深圳,除了我所在的实训公司竹云,我去的次数最多的就是前海母基金了。听过多次小预审、大预审、投委会,从好奇到逐步熟悉思考,是一段很有意义的学习沉淀的过程。

一、贯穿始终的“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

如果弄不清楚市场的逻辑,不会运用资本的力量,那在深圳是举步维艰的。在当下的时代,除非你想被淘汰出局。否则“靠天吃天、靠山吃山”的惯性思维、经验型粗放式的“守摊子”管理已是穷途末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围绕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等谋事,善用资本的力量做事,才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之道。

在这里研究的投资项目无一例外的拥有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特质,都是源自市场、成长于市场、顺应了市场,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被资本看中,被资本赋能,从而在投资中获得了资本以及加速成长的其他要素。而决定投资的过程更是一个科学严谨务实的过程,其实无论是政府、国企、民企,这个议事的过程都值得借鉴。

二、一份全面详实的投资建议书

(一)建议书的构成

包括了基本情况、投资逻辑(项目亮点)、竞争对手分析对比、组织结构和管理团队、专利技术情况、资产负债、收入和利润情况、前十大客户情况、回报测算、投资方案、投资风险等。用SWOT来总结,对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分析有调研、有数据、有事实,有理有据。

(二)正方与反方的会上PK

同样的立场、不同的方法,其根本都是为了从不同角度进入项目,从PK的方法共同论证项目可行与否。正方的成员主要是投资团队,论述基于投资建议书。反方的成员是独立风控团队由财务、法律、行业研究人员组成。论述主要是外部专家意见,之前类似投资项目论证意见和投委会成员讨论意见和二级市场估值判断等,一正一反的思想碰撞和方案完善,便形成了一个全面、科学、扎实的投资决议。

一旦形成投资决定,其利益机制将把相关者全程绑定,合伙人和投资经理强制性个人跟投,员工选择性跟投。项目投资形成后,还要对企业进行雪中送炭式的后续服务,比如围绕其产供销进行资源整合,帮助解决疑难杂症,指导企业规范化运作,帮助进行资本运作。投资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新的赋能过程的开始,直到资本找到合适时机退出。

三、他山之石,学习微妙之处

会议的过程就是汇集意见、解决问题、达成一致的过程,如果企业的每一次决策都能对标类似标准,决策的科学性、严谨性、权威性则可以达成质的提升。

工作方法处处留心即可学习,比如写一篇调研报告、上会汇报一个项目议题、在研究会上发表自己的建议,每一招、每一式都可依此来完善提升,既体现出水平也提高了效率。从形到神,假以时日便可形神兼备。

投委会的规程与之极度一致,讲究工作方法、注重研机析理,掌握其规律和内在机制,无论是国资还是民资,同样能够达到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弢 整理)

责任编辑: 王菁华 李忠运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